分卷阅读40
    后日便要准备入宫,大约待个三到五天,跟着宫里的女官,粗粗学一学宫廷的礼仪,了解一下宫廷里的禁忌,免得犯了什么错闯出什么祸。    这一时若实在学不会或资质太差,便会被委婉劝退。    而后各自回家待上几日,才是真正入宫伴读。    基本都住在宫中,每隔九日能回家一日,直到学完了先生们安排的学业为止,估摸会有大半年的时间。    ——这绝对是个好机会。    姜雪宁只要一想到入宫伴读,就头大如斗,圣上的旨意下来当然不敢明目张胆说不去,所以一定要有个合适的理由。    若学不会礼仪,或资质太差被“劝退”,可不正好遂了意?    她打定了主意要“消极怠工”!    *    午后。    棠儿、莲儿在屋里给她收拾打点第一趟进宫需要准备的东西,又说届时进宫要见到那么多世家小姐,少不得要带点见面礼之类的,最好晚些时候出去买些。    姜雪宁坐在窗边看闲书,听得嘴角微抽。    “知道的说是去伴读,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走亲戚呢。”    莲儿嘟嘴:“姑娘进宫,当然是要万事准备周全,这回奴婢们又都不能跟进去,谁知道宫里那些宫女什么样呀?这回用不着,下回还能用呢。且我们姑娘可是唯一一个原本没呈上去名字却在伴读名单里的人,什么都能输,排场不能输!”    姜雪宁一听这茬儿就眼皮跳。    果然还是找个牙婆来先把这丫头卖了吧?    怎么就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她埋着头从盘子里捡了块蜜饯来吃,随手翻着书看,也不管她们怎么折腾了。    反正她没打算在宫里待太久。    只是这也不能说出去。    若叫人知道她故意耍心机、玩手段不想入宫,只怕惹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没有。    只是才又翻了没两页,忽然听得“啪”一声响,似乎有什么小东西打到了窗扇上。    姜雪宁抬了头看去,外头只一片日影。    刚要低头继续看书,又是“啪”的一声轻响。    这一回打在了窗棂上,弹了一下,滚落到她书上。    她捡起来一看,竟是枚金黄的松子,还开了个小缝儿。    手指用力一捏便开了。    原来是炒松子。    熟的。    姜雪宁没看到人,但已知道是谁来了,没忍住笑:“府里这院墙砌了跟没砌似的,若叫我父亲知道你又不声不响不走正门进来了,怕又要发一阵牢骚了。”    “可这回不是没让他瞧见么?”    燕临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只从墙下那棵树浓密的树荫里现身,纵身一跃便跳了下来,今日穿了一身藏袍的长袍,腰上悬了个不大的荷包,手里还抓着一小把松子,笑着踱步到她窗前。    “除非你去告状。”    好些日没见,他竟好像晒黑了一点点,原本俊俏的一张脸上,也多了一道浅浅的擦伤,还好不深也还好不多,并未真的破了相,只是在原本的贵公子气上添上了一分硬朗,更显得灼灼炽烈。    姜雪宁问他:“怎么弄的?”    燕临多少还是有些在意这张皮相,闻言抬手摸了自己脸颊一下,咳嗽了一声,道:“去通州大营的时候,喝了一点酒,没忍住要跟父亲几个部下比比武,拳脚无眼,伤着了一点。不过没大碍,军中的大夫说了,放着过两天就好。”    丰台大营和通州大营两地,历朝来都有驻军,为的是拱卫京师。    但自从二十年前平南王谋反挥兵进犯京城,而丰台、通州两地都来不及反应、无法及时入京平乱之后,先帝便在京中设立了禁军,选两营中的佼佼者出来编入其中,守卫京城。    到得本朝,沈琅登基后,又进一步加强了禁军。    只因他是当年平南王谋反一役的亲历者,对藩王谋反的危险和大军驰援的缓慢有极深的阴影,所以丰台大营与通州大营在军中地位越发下降。    勇毅侯府是朝中执掌兵权的几家勋贵之一,主要管的是距离京城远一些的通州大营。    至于距离京城更近的丰台大营,则由诚国公府掌管。    而如今最重要的二十六卫禁军,却由皇帝自己与兵部共同掌控。    由此可见,虽然说燕氏与萧氏乃是京城中两大可以比肩的勋贵望族,可诚国公府萧氏乃是当今圣上沈琅的外家,明显要比燕氏更得信任一些。    也不知勇毅侯府的事情背后是什么人在推。    姜雪宁望着燕临,道:“周寅之怎么样?”    燕临看了她屋里忙碌的丫鬟一眼,只把手里那一把松子放在了她靠窗的桌上,手一撑窗沿便翻了上来坐下,一条腿垂在外面,一条腿却在窗沿上屈起,顺手便拿了她一块蜜饯来吃。    然后才道:“这人有点意思的。”    他回想了一下,竟露出颇为欣赏的神情来:“我是离京之前见他的。不卑不亢,沉得住气,可能因为本是锦衣卫,对朝中大小事情都很了解,应该是个能办事的。只是我觉得这人堪用,倒不仅仅因为此。近来有件跟他有关的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    姜雪宁好奇:“京里最近出了刺客,不太平,我都没出门,也没关注外头。是什么事?”    燕临便道:“此人养了一匹好马,甚是喜爱,每日都要自己亲自喂,京城里没什么开阔地界儿,若有时间还要带去京郊跑马。可前不久他在卫所里处理公务时,家里忽然来了小童急传说他的马病了,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此人当即向长官告假,回家看过那马之后,竟然拔了自己佩刀亲手把马给杀了。”    姜雪宁忽然愣住。    燕临却笑起来:“第二日他去镇抚司,长官问他,你的马还好吗?他说,马死了,我杀的。长官大为诧异,问他缘由。他竟说,这匹马他养了两年多,便如自己亲人一般,可马儿患病,他实不忍见它痛苦,索性给它个痛快,免去一番折磨,也算还了那马跟他两年多的情谊。”    那匹马……    姜雪宁哪里能不知道?    当日她去找周寅之时这匹马还好好的,何至于就病到要死,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