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7
    变故。若真出点什么意外,刀琴剑书虽在,可吕某却知未必有用。是以,特恳请宁二姑娘,菩萨心肠,拉他一把。”    本是寻常一句托付,听来却颇觉沉重。    姜雪宁未解深意:“能出什么意外?”    吕显只愿近两年来那些蛛丝马迹是自己杞人忧天,可到底不好对姜雪宁言明,只道:“但愿是吕某多想吧。”    说完却听外头车夫一声喊:“城门到了。”    他整个人登时一惊,差点跳将起来撞到车顶,跌脚悔恨道:“坏了,坏了!”    姜雪宁茫然极了:“什么坏了?”    吕显二话不说掀了车帘就要往外头钻。    然而此时马车已经停下。    金陵城的城门便在眼前。    谢危的马车静静等候在城墙下。    他一身苍青道袍立在车旁,注视着从姜雪宁车内钻出来的吕显,瞳孔微微缩了一缩,又向车内的姜雪宁看一眼,原本面无表情的一张脸上扯出一抹笑,只向吕显淡淡道:“你似乎很闲?”    吕显简直汗毛倒竖!    人从车上下来,几乎条件反射似的,立刻道:“宁二姑娘请我上马车的!”    姜雪宁:“……”    不是,虽然是我请你上的车,可这有什么要紧吗?    她还没反应过来,刚想说“是这样”,结果一扭头,正正对上谢危那双眼。    也不知怎的,浑身激灵灵打个冷战。    那一刻,对危险的直觉,让她下意识否认甩锅:“不,是吕老板说有事找我!”    吕显:?????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他瞬间转头怒视姜雪宁――    怎么能随便甩锅呢,这他娘会出人命官司的好不好!    然而谢危的目光这时已经轻飘飘落回了他身上:“吕显?”    吕显:“……”    又不是人姑娘的谁,还他妈醋缸一个。求求你别喊了,再喊你爷爷我当场死给你看!    第192章 滚出去    正所谓是为兄弟两肋插刀者,往往还要被兄弟和兄弟的心上人插上两刀,吕显觉得自己小命休矣。    他心头憋闷,又不敢把锅甩回去。    开玩笑,姓谢的胳膊肘都拐出了天际,能信他?他敢说姜雪宁一句,天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吕显绞尽脑汁,想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岂料谢危看起来并无什么异常,反而轻若浮尘似的一笑,续道:“既然不闲,那还不赶紧回去忙?”    吕显顿时一愕:“诶?”    谢危却是看都不再看他,径直转向姜雪宁道:“此行我回金陵,乃是回乡祭祖。与你同路,明面上只说机缘巧合遇到,本与姜侍郎姜大人有故旧,便顺路捎你一程。所以这一路并不直奔边关,先按回京的路走,什么时候再改道向西,路上再看。”    姜雪宁也是错愕了一下,才明白他的意思。    原本她就疑惑,谢危这样的天子近臣,一朝离开京城,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倘若没个合适的理由,只怕不好。倒是忘了,这人明面上乃是金陵谢氏的子弟,回金陵祭祖是个再充足不过的借口。    而与她同行,也好解释。    毕竟她离开京城已有两年,姜伯游要接她回去也说得通。    这人倒是,任何时候都思虑周全……    拿自己当挡箭牌呢。    姜雪宁心里嘀咕,面上却很快答应了一声:“好。”    谢危便道:“这便启程吧。”    姜雪宁本来就没下车,此刻又答应一声,便要钻回车里。    不过临转身时,却没忍住瞅了吕显一眼。    真是,看这人方才如临大敌的架势,搞得她以为是他们无意中犯了谢危什么忌讳,要出点什么大事,让她跟着紧张了一把。    结果啥事儿没有。    这人没毛病吧?    这一眼虽然简单短暂,可吕显何等精明之人?一愣之后,立时回过味儿来,品出了其中的怀疑与不屑,一时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气得干瞪眼。    也不知是不是觉着这场面有趣,谢危笑了一笑。    吕显更觉闷得慌了。    刀琴剑书都在,一人赶车,一人骑马。    随行的还有先前在观澜楼下看见的那十数名身着劲装的护卫,个个高手,都跟在了两驾马车旁边。    这会儿天天刚亮,城门口笼着一层薄雾。    谢危也上了车去。    一行人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了城。    诚如谢危所言,倘若他们直奔边关,落入有心人眼中,难免露出端倪,只恐误了大事。所以此行并不朝西北方向的滁州而去,反而是上了去往扬州的官道。    姜雪宁昨晚没睡好,马车上正好补觉。    这两年她出行不少,所以车厢里打造得很是舒坦,倒也没什么颠簸的不惯。    只是睡醒之后,便觉无聊。    一开始还撩开车帘朝外头看看,可江南风光也无非是这样,天上既不会长出树,地上也不会飘着云,看多了便觉得没什么稀奇。    这一路除了赶路,就是歇脚。    人倒有大半时间都在车上。    她只好看书。    毕竟提前也料到了路途遥远,所以带了几本闲书路上看。    可一则车上看书格外费眼睛,二则闲书也不怎么禁读,才过六七天就已经被她翻得差不多了。    “唉,无聊……”    躺在自己车厢里,姜雪宁把最后那本书扔到了角落里,盯着车厢顶上木质的纹理,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掀开车帘一看,外头是衰草遍地。    这段时间他们一路往北,已经走了上千里路,江南的风景也渐渐改变,天气也越来越冷,远山的红叶上都凝了一层薄薄的寒霜。    谢危的马车就在前面不远处。    这一路他们除了在驿站或者客店停下来打尖歇脚,几乎都待在自己的车上,很难碰上面,倒跟不认识似的,话都很少说上一句。    实在闲的时候,姜雪宁偶尔也会想到这个人,思考一下与这个人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