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李希颜的新课程,《齐民要术》
    朱梓和李希颜一天没有出潭王府,第二天张全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由五十府兵一人双骑护送回应天府。    朱梓要给老朱送一份大礼。    “殿下,你在皇宫中不学无术,原来是去看这些奇淫巧技了啊?    虽然老夫大多看不懂,但能从你的描述中看出,确实都是很实用的巧技之术。”    看着远去的骑兵队伍,李希颜看向朱梓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赏,甚至可以说是赞叹。    在皇宫,他只是教导皇子们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儒家知识,对于其他的并不关注,    为此朱梓这个皇子,被他从小胖子,一直打到大胖子,现在他只要一拿出戒尺,朱梓就能反射性地伸出左手掌心准备挨打。    但是没想到,曾经他以为是朽木的潭王,竟然是一个内秀之人,且喜好墨家机关之术,并且还真的学有所成。    一个犁耙日耕千亩,哪怕他是大儒,也从不曾想到会有这么神奇的器械。    “老师,弟子只是学了一点点皮毛,却这些小技终究不是正道,还请老师多多教导。”    朱梓心中有几分得意,但还是谦虚了一句。    “胡说!    你所学之技,皆是助农、兴农之技,这么可能是小技,当时大术而。    你当记住,民以食为天!”    “是!”    见自己的谦虚反而被李希颜训斥,朱梓一愣,随即认真听李希颜的讲解。    虽然,儒家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但更有‘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正在的儒家大儒,都是不会看不起农民,更是不断有大儒深入田间地头,总结农事,并为之著书立学。    “殿下,今天老夫,就给你开门新课,就讲《齐民要术》。”    “是!”    朱梓听到李希颜要教他《齐民要术》也是一愣,没想到这位大儒还精通这部农学经典。    对此他也是非常期待的,虽然在前世他经常听见《齐民要术》的大名,但真的没看过,现在能系统学习也是巨大的幸运。    只是,他心中还是有点怪怪的。    他一个大明戍边亲王,却学起了种田知识,怎么看怎么古怪啊。    ……    李希颜的面子很大,当天下午朱梓的体力训练课,变成由五名同知大都督府参事中的王凯琦教他“庄稼把式”。    真的就是庄稼把式,正经的武术技巧,是农民武者结合种地动作,发展演变出来的武术招式,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上阵杀敌。    嘿哈~嘿哈~    在王凯琦的指导下,朱梓拿着锄头,一板一眼的挖地。    “沉腰,扎马。殿下庄稼把式最重腰马。”    砰~    在朱梓震惊的眼神中,王凯琦将锄头轻轻一挥,整个锄头就深入地面;    再看看自己用尽力气都不能铲入地面的锄头,朱梓也是惊了。    农村出身,真的干过农活的朱梓,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锄入地的人,就算是在沙地上,也没有人能做到。    看来庄稼把式是真功夫啊。    啪~    “殿下,抬肘,扬锄,挥击。”    “嘿哈~”    在王凯琦的指导下,朱梓开启了另类的种地生活。    早上起来先跑步,扎马步,然后是周德兴的军略学习,然后是李希颜的《齐民要术》学习,    午饭后小憩片刻,开始下地敛息‘庄稼把式’,接着是行军政务学习。    剩下的时间,就是他处理政务的时间了。    每天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就算铁铉回来了,朱梓都不被允许乱跑。    李希颜只是说了铁铉一句:“如果连简单的政务都处理不来,你这个王府长吏可以去死了!”    铁铉就乖乖退下了。    铁铉看着一脸期盼的朱梓,赶紧转头离开,他要是敢继续请求朱梓去处理政务,估计会被一旁的周德兴,用长枪捅个对穿。    他也知道朱梓来银川后,一直没有机会沉下心学习,这几位皇子师,可能是真急了。    他只能等朱梓这节课结束了,才能询问朱梓意见了。    至于自己处理?    他倒是也有那能力,但是怕办错事了。    一直等到朱梓完成今天的《齐民要术》学习,他才小心靠过来问道:    “殿下,铁栅栏已经运过来,您看是安装在哪里好?”    “你拉上那工部的三个大匠,以三位大匠的意见为准,他们才是专业的,他们说放在哪就放哪。”    “殿下,不是让郑少泽这位前工部郎中来决定?”    “听我的,郑少泽的理论知识可能有,但是动手还是要看大匠的。”    “下官明白了。”    铁铉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立即去安排铁栅栏的安装。    他这边刚刚离开,李希颜就从门外冒了出来,摇着头说道:    “殿下,你是亲王,是决策制定者,是统筹者,而不是管理者,更不是执行者,您所要做的是决策,而不是当保姆。”    “而且铁铉这小伙子的资质不错,有辅宰之姿,现在却太依赖殿下了,殿下要适当放手。”    “多谢老师教诲,弟子明白了。”    朱梓躬身行礼,心中直呼受教了。    他可是记得铁铉可是被朱元璋赐号“鼎石”的大才,未来可是胜任兵部尚书,挡住朱棣的能人。    现在的铁铉确实有点长歪了,被他当成普通管家用了。    确实应该适当放权,给他更多事务,将他培养起来了。    ……    离开潭王府,铁铉立即派人去一号铁匠铺,接三个大匠,自己则召唤他带回来的车队向黄河岸边而去。    一走就是85里,等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是下午,郑少泽带着大小工匠百多人,还有一千多青壮已经等在这里。    “铁大人,久违了。”    “郑~郑兄,久违了。我们开始吧。”    见到郑少泽,铁铉只是淡淡点头,比起朱少安可就冷淡多了。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那就开始吧,小人……”    “三位大匠出来说话!”    铁铉不给郑少泽客套的机会,直接大声打断。    “铁大人~小人等在此。”    郑少泽身后三个大匠级别的工匠赶紧走出来,脸上都有三分喜色。    铁铉扫了三个满头灰发,身体壮硕的老者说道:“我带回来的是拇指粗的铁棍,长的二十丈,短的五丈,你们有什么建议?”    一个高大老者站了出来道:“大人,这铁棍细了点,想要做成栅栏有点难,小人的建议是在堤坝的前面钉下去,最好是三根铁棍合一起。”    “嗯~”    又一腿长手长的老者站出来道:“大人,如果铁棍不多的话,最好是散开点。”    “对,只要在堤坝中心设下栅栏就够了,可以节省材料。”    铁铉点头全部同意,其实可以安装栅栏的办法就那么两三个,根本没有什么说法,他所要的效果,是降低郑少泽这个前工部郎中的权威。海听疯的大明第一逍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