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朱梓不智?吕氏小心思
    “说吧,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    见吕氏吞吞吐吐,达定妃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才一副为难的说道:    “是尚膳监的人,他们怕潭王殿下送来的东西有毒,所以要仔细检查,这一来二去就耽搁了。”    “砰~混账,我儿还能来毒害我不成?”    听到这话,达定妃愤怒的一拍身前的木箱,愤怒说道。    这话可是有点大不敬,也有点危险了。    这不是在说朱梓想要谋害皇宫中的所有人,包括皇帝朱元璋了吗?    这不就是在说,朱梓要造反吗?    达定妃越想越气,胸膛不断起伏,紫鹃和吕氏赶紧上前将她扶住。    吕氏赶紧又解释道:“定妃娘娘勿气,我听太子说,这样的检查对八弟也有好处,八弟必定是没有坏心思的,但是运输途中难免有不三不四的人接触,难保遇到坏心思的人。”    “哼~”    达定妃听此稍稍平复了一下怒气,但还是问道:    “我记得尚膳监的苏重,已经在尚膳监待了有五年了吧,怎么还会如此?”    “苏重原是常家的仆从,入宫后也一直追随父皇,深得父皇信任,自然会更加尽职尽责,小心谨慎了。”    “常家啊?    嗯~我知道了。”    说起常家,达定妃自然想到了常遇春这位鄂国公,还有已故的太子妃。    但她和太子妃可没有什么交情,也没有什么龃龉啊。    这突如其来的为难就更加奇怪了。    “前段时间,潭王殿下写信来说,允熥性格木讷胆小,有些像他,想要太子将允熥送去银川调教调教。    想来常家的人知道了,心中不喜,故意报复吧。”    “是吗?”    达定妃这下信了大半。    自皇太孙朱雄英死后,常家几次想要将朱允熥抬为皇太孙,但朱允熥的性格不为朱元璋所喜,反而是朱允炆更会做人,很得朱元璋喜欢。    这涉及到了下一任太子,甚至是下下任皇位的争斗,朱梓贸然掺和进来绝对是不智的。    只是这吕氏估计也没安好心啊。    “定妃娘娘,您说,这八弟心疼侄子,想要带着身边调教是多好的事情啊,常家那些莽夫竟然以为是八弟要祸害允熥那孩子,当真是狼心狗肺啊。”    “确实不该啊!”    达定妃心中想的是,朱梓不该如此不智。    “就是嘛,八弟如此有善心,还有如此陶朱之能,有他教导允熥,将来做个逍遥王爷绝对绰绰有余。”    “嗯~”    吕氏见达定妃的脸色渐渐恢复平静,知道火候到了,随即告辞离开。    “定妃娘娘,这八弟的年礼,还有些给其他贵妃和皇子的,儿臣还要去送,就不多耽搁了。”    “那就麻烦你了,你先去忙吧。”    “儿臣告退。”    退出达定宫的太子妃吕氏并没有亲自去送上门年礼,只是打发了太监宫女去送。    至于她来这一趟,是因为太子朱标自背痈好了之后,又有朱梓留下的一些养生方子调理,身体越来越好,也多了些精力。    现在朱标都开始亲自教导起朱允熥了,这让吕氏嗅到了危机。    她现在虽然被抬为太子正妃了,但是在满朝文武眼里,朱允炆,都不是皇太孙的人选。    朱允熥才是!    哪怕朱允熥有诸多不堪,远远不如朱允炆。    但在“立嫡立长”的规矩下,朱允熥还是最有资格成为下一任太子的人。    她也是有成为皇太后的野心的人,所以自然会想一些办法了。    将朱允熥赶走,让他远离皇帝朱元璋,远离太子朱标,就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说朱梓主动提起要调教朱允熥?    呵呵~那是不可能的,朱梓又不是白痴,怎么会提出这么弱智的要求。    倒是之前朱梓在为朱标治病的时候,多次提起要带着朱允炆好好调教的话。    朱梓这个不学无术,在课堂上成绩还不如侄子的家伙,似乎对于朱允炆有什么大不满,总是说朱允炆就是欠调教。    这次,她就是要想办法,将朱允熥送到那个‘不学无术’的朱梓身边,最好把朱允熥培养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商贾才最好。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就算不成,让达定妃,以及齐王,潭王对常家起芥蒂也是不错的结果。    ……    达定宫中,达定妃看着吕氏远去的背影,眉头微皱。    “这吕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还是让梓儿远离夺嫡之争的好。”    自小朱梓和朱榑就被达定妃教育成,不可妄想皇位,当个逍遥王爷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两人都没想过夺嫡之事。    而且太子朱标对于这些弟弟确实很好,所有弟弟都服他,更是息了所有王爷夺嫡的心思。    但是,到了下一代,因为皇太孙朱雄英的早夭,可就出了不少龃龉了。    达定妃打定主意,不让两个儿子参与这凶险中。    至于找尚膳监的麻烦,有的是机会;找常家的麻烦,她才不去呢,少不得会给两个儿子带去麻烦。    她是一个冷静而明智的母亲,并不是无能妒妇。    “娘娘,这些肉干,收哪啊?太多了,有两三千斤呢。”    紫鹃看着满地的木箱,有点无奈,这肉干虽然风干的很好,但是放久了也会坏,又不可能天天吃。    潭王殿下可真是奇葩的,竟然送这样的年礼。    “倒出一半,让人给齐王送去;剩下的一半我宫中的人再分一半,人人有份。    剩下的都给我收好,本妃要慢慢吃。”    “哈哈哈~慢慢吃,你要吃到什么时候去啊?你自己一个人能吃完?”    达定妃的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朱元璋爽朗的笑声。    他也收到朱梓的年礼了,肉干九斤,奏折九封。    在其中三封奏折中,朱梓连续九次写到一句话:“人到中年不得已,水杯里泡枸杞。”    还有一封奏折里写了一道黄芪药膳鸡,利尿,防浮肿,防痈疽。    再徐达和朱标身体越来越好时,老朱就相信朱梓的医术不错了;    当朱梓治好天花瘟疫,并且有延安府痢疾瘟疫事件作对比后,老朱就更加信任朱梓的医术了。    至少在养生一道上,他相信朱梓比相信太医更多。    这不,听说朱梓只送他九斤肉干,还说只是给他解解馋的;但是给达定妃这里不仅送来了两千斤肉干,还有两箱精品药材,他就等不及跑来了。    当听到达定妃这一半又一半的风下去他都有点心疼了。    “参见陛下~”    宫女太监们跪下了,达定妃起身行福礼。    朱元璋快步走上前,拉起达定妃,边向那些木箱走去,边问道:    “老八这小子,给你的书信中是不是有食疗方子,或者直接就是药方?”    “好像没有。”    “没有吗?不应该啊。”    朱元璋说着,自己动手在那两箱药材中翻找了起来。海听疯的大明第一逍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