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卖祖产
书迷正在阅读:玩我吧!满朝文武全是乱臣贼子!、织明、谍影岁月、从西汉开始摆烂、长安之上(讨逆)、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妖途(NPH)、掌中玩物(剧情+H)、合理关系(1v1 先婚后爱)、含烟(伪骨,强制爱)
		
		    北宋,天圣三年,东京汴梁。    冬雪未至,秋冷微寒。    汴梁城东的城隍庙里躺着一个脸色蜡黄奄奄一息的年轻人。    几个同住在这间破庙里的乞丐,正准备将面前这个将死少年扔出去。    “住手……”秦为刚一张口,又换了语气:“两位大哥行行好,小弟只是偶感风寒,并不传染的。”    人在屋檐下,示弱才识时务。    一个壮年乞丐皱眉道:“万一呢?你若是死在这儿,到时便会有人报官,开封府的衙差们一来,咱们可就住不下去了。”    说着,乞丐招呼其他同伴们动手,将秦为扛起来就要往外走。    秦为用力挣扎了几下,忙道:“慢着,我有钱!”    有钱?    几个乞丐的动作同时一顿,不不可思议的扭头看向他。    城隍庙这种地方,除了乞丐,就是偶尔来祭拜的香客,不过也多是些穷人,毕竟有钱人是不会来这种破庙里拜神的。    “你敢框我……”    壮年乞丐松手将秦为放下,狠狠地瞪着他。    秦为喘着粗气,点点头:“有,真有!”    壮年乞丐四下打量着秦为周身,催促道:“有钱还不快给老子拿出来?说不定老子一好心,就同意你在这儿住了。”    风寒导致秦为整个人都开始摇晃,无力道:“身上没有,我给你个地址,你去叫人来,到时每人一百文,绝不食言!”    壮年乞丐威胁道:“小子,若是敢骗我你就死定了!”    “城西甜水巷,左手第二条巷子第三家,到了就说有位姓秦的故人求见,然后你带他来见我,许给你们的钱一文不少。”    壮年乞丐皱眉想了一下,点点头,对手下的一个小乞丐使了使眼色,示意让他照着秦为说的去做。    ……    这已经是秦为魂穿宋朝的第三天了。    三天来,无数陌生的记忆在脑海中流转。    他叫秦为,一个穷到发指的读书人,家中除了自己,就只剩下爹娘留给他的一间祖产。    以当今汴梁城里的物价来算,在城西那种人口集中且繁华地段上,能够拥有一套三间砖房的院子,绝对算不上穷人!    只是前些年,他那死鬼老爹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却又屡屡碰壁,坐吃山空呐!    老爹死后,便只剩下了秦为一人,好死不死也是个只知读书的呆子。    两代人连着作……    再有钱的人家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为了心中的做官梦,无奈秦为只好四处借钱。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秦家本就不多的亲戚,被这对父子俩多年来轮番借钱借物,有人与其交好就见鬼了。    不等秦为多想,只听得几声脚步走近。    刚刚那个去报信的小乞丐终于回来了,还带了一个身穿灰布长衫的男子。    来人也是年轻人,名叫胡聘,二人是大小长大的邻居,看样子比秦为大了几岁,模样还算周正,只是看面相有些奸猾,一双小眼睛像极了黄世仁。    低头看了看秦为,不由得皱起眉头:“秦兄这是咋弄得?某还以为你早被那些人催债的人打死了,谁曾想你被仍这儿来了,某这些日子可是找你好苦啊……”    饥饿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秦为显得有些气若游丝,叹道:“莫说闲话了刘兄,知道你眼馋某那祖宅也不是一两天了,今日帮某一把,那宅子两百贯给你……”    两百贯委实算便宜了。    近年来大宋经济繁荣,作为国都的汴梁城自然物价飞涨。    原价至少五百贯的宅子,眼下两百贯就能到手,胡姓青年自然欢喜,上前便将秦为扶了起来,也不管他身上的哄臭和风寒。    “秦兄果然大气!某就说嘛,秦兄吉人自有天相……”    二人说话间就要往外走,几个乞丐赶忙围了上来,壮年乞丐道:“每人一百文,可还算数?”    秦为恍然,点头道:“当然算数,胡兄麻烦了……”    胡聘:“……”    ……    五天后,秦为的病势好转不少,人也精神了许多。    坐在小院的枫树下,看着满地落叶,整个人仿佛呆滞。    “秦兄!某来了……”    门外响起胡聘的敲门声,秦为缓过神自嘲地笑笑,开门将胡聘迎了进来。    “胡兄来得真够早啊!”    秦为没好气的笑笑,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地契,递给了胡聘。    胡聘也不拖沓,将地契收好后,又拿出一张钱引递给他:“秦兄够爽快,某也不墨迹了,这是两百贯钱官引,秦兄可以随时拿去官府换现钱出来。”    所谓官引,便是官方出的钱引。    宋时纸钞还未时兴,而主要流通货币却又是铜钱。    铜钱笨重,占积很大,许多大额的交易多有不便,所以大部分人就会选择拿铜钱去换官方出的钱引。    当然,也有许多有钱人家,喜欢在家里屯铜钱。    用这些人的话来讲,什么官引钱引,说白就是一张纸,什么都没有真金白银摆在眼前看着实在。    秦为接过官引,收好后又笑道:“胡兄早年便放弃了考取功名,如今弃文从商也是风生水起啊!”    胡聘苦笑一声,摇摇头道:“嗨!自古士农工商,这年头从商虽说也不算丢人,但也比不过功名在身风光不是?”    胡聘和他是从小长大的邻居,二人年幼时也常在一起读书,后又一起考取功名。    怎奈难兄难弟……    二人纷纷落榜后,胡聘选择了从商做生意,这些年来小打小闹不过也还算不错。    而之前的秦为却和自家老爹一个德行,毅然回家复读,准备来年再考。    这些年来,胡聘没少接济秦为,甚至连他老爹下葬时,也是胡聘召集了街坊邻居们一起出资,帮他给老秦办了丧事。    这也是为何值五百贯的房子,秦为会一口答应两百贯卖给胡聘。    胡聘愣了少许,又问道:“怎么?听秦兄话中之意,莫不是心灰意冷不打算再考了?”    秦为叹口气,诉了诉身上这件早已洗得泛白的长衫,自嘲道:“一次不过便要再等三年,白白浪费了好光景,再过三年某就二十了,再不想办法挣钱娶妻生子,秦家这香火恐怕就要断在某身上了……”    胡聘有些惊讶的看着他:“秦兄这是想要从商?”史小刀的大宋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