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七章:试试吧
书迷正在阅读:玩我吧!满朝文武全是乱臣贼子!、织明、谍影岁月、从西汉开始摆烂、长安之上(讨逆)、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妖途(NPH)、掌中玩物(剧情+H)、合理关系(1v1 先婚后爱)、含烟(伪骨,强制爱)
		
		    还是那句话,这些事情应该有人做,可他却不希望是秦为。    前方多么艰险,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啊!    秦为却笃定的摇摇头。    谁敢借钱不还!    你当这是民间借贷吗?    然后他接着解释道:    “他们不敢……在那些百姓的眼里,朝廷就是庞然大物,碾死他们比碾死蚂蚁更简单,而且……他们有了本钱种出了粮食,可土地却是拿不走的,若不还钱,他们的土地就会被收走,这个账百姓们还是算的清的。”    说句难听话。    历来都是民怕官,还没有哪个朝代是官怕民的。    不还钱,他们也得敢啊!    秦为看着小皇帝和宰辅们,叹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少小离家老大回,落叶归根……陛下,若非不得已,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谁愿意去暴动?”    大殿内安静了下来,人人都在思索着秦为的话。    大宋的财政情况毫无疑问是紧张的,而根源就是出自于那庞大的军费。    三冗三冗,最多的就是军费。    那不是军队,而是吸血鬼。    把大宋的血液抽干的吸血鬼。    也许这些问题赵祯心里也是清楚的。    可这些对目前的他来说根本就是无暇顾及的事情。    赵祯现在最关心的是皇权,是怎样才能从老娘手夺过属于皇帝的权利。    直到多年后,他大权在握之时也曾想过要改变这些现状。    然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革新,也曾壮志勃勃的想要大宋掀开那些压在身上的沉重枷锁。m.    可结果就是,顺风顺水惯了的赵祯,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叫挫折。    所以现实给了他一个无情的小嘴巴。    然后这个可怜孩子就被抽蒙了——咋办?那些人太凶悍了,干不过啊!    那算了,朕认怂了,咱不干了还不行么。    然后作为皇帝的赵祯率先折戟沉沙,紧跟着范仲淹等人遭受了灭顶之灾。    老赵,你不仗义啊!    大家失败不打紧,问题是你干倒半路跑了,我咋办?    得罪了那些人,你能认个怂继续坐你的皇帝,可惜了那些一心为国想要大展宏图的范仲淹等人,却被现实无情的抹杀。    此刻还好,一切都还不算晚。    赵祯还没有成为那个优柔寡断的仁宗,也不会被一点恐吓就惊得后退。    至少现在他背后还有一个权倾朝野且手段狠辣的太后坐镇。    刘娥!    这个女人才是大宋的定海神针,至少现在,她的位置无法取代。    “不妥。”    张之白摇头道:“此事就怕万一,若是真定府发生了混乱,这京城周边也不安生。祖宗的考量自然是对的,我等……”    “张相!”    秦为诚恳的向他做了一揖。    不为别的,只为当初他与张士逊开战之时,张之白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还出手帮他解决了不少朝中争论。    尽管秦为心中清楚,这一切都是刘娥的授意。    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对张之白的感激之情。    然后他拱手道:“养不活那么多军队怎么办?”    这个……    是啊!养不活怎么办?他们是会乖乖的等死,还是继续造反……你以为编为厢军就没事了?    军队若是没了钱粮,他们造反可比百姓要凶恶多了!    秦为很想一巴掌把这些人都抽醒。    别再故步自封的讲什么祖宗之法了,祖宗要是知道你们把大宋嚯嚯成这样,估摸着得气的从皇陵里爬出来。    “他们会不会因得不到钱粮而暴动?”    秦为的问题让人没法回答。    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养不活军队是妥妥的。    然后那些被从百姓变成了厢军的灾民,他们会再次选择造反。    而且这回他们手里拿着的可不再是锄头木棍了,而是朝廷发放给他们的盔甲刀剑!    秦为无奈的摇摇头,叹道:“就算他们不造反,可总会有入不敷出的一天,老的百姓成了厢兵,新的百姓又被逼得造反,咋办?”    赵祯被这话给触动了。    是啊!    军队不但是个吞金怪兽,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一旦军队不稳,大宋能安稳?    他摇摇头。    这事儿是要仔细斟酌考量了。    以工赈贷真的可行吗……    可满朝君臣都没看出大宋目前的状况,他又是怎么一言道出的?    回想起当初在大相国寺那日,秦为曾与他说过了很多话,多到他甚至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会发生。    赵祯有些感慨。    你进了朝堂,身后还有王臻这样的肱骨之臣做靠山,可你却并没有忙着结党,而是选择一条最难走的路。    赵祯想起了当初创建司事局时初衷。    说句脸红的话,他当初之所以决定要创建司事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想夺权而已。    可秦为却不止是为了这些,又或者说他本就志不在此!    他是个有心的,而且真的是想为大宋好!    若群臣都是这般勤勉,朕还担忧什么呢?    赵祯觉得很满意,于是就点点头,说道:“要不试试吧,地方官吏要盯紧了,周边的……要盯紧了,稍后让枢密院派人去那边也盯着……”    张之白还是有些犹豫,出班道:“官家,祖宗之法……若是有人造反……悔之晚矣!”    祖宗就是这么做的,这些年下来没见灾民造反,这就是成效啊!    换句难听话。    这个……咱能不折腾吗?    就算以后有人造反了,但只要不是在咱们这些人的掌权时期,那就和咱们没关系。    只要不背锅,就是好现象!    “是啊!陛下,还是招为厢军吧!”    宰辅们大多支持按照老规矩来处理,就连向来主张革新的吕夷简,这次也站在了祖宗之法这边。    赵祯在犹豫着,他的目光转动,看到了群臣脸上的忧虑。    再转过去,他看到了眉头紧皱的秦为,对比强烈。    他亲手选择的臣子在为了大宋而忧心忡忡。    而这些百官尊崇的宰辅们,却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哎!    这对比瞬间就明显了。    这一刻赵祯庆幸自己选择了秦为,他鼓足了勇气说道:“试试吧,真定府那边多派些驻军过去,可以试试。”史小刀的大宋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