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热血
书迷正在阅读:玩我吧!满朝文武全是乱臣贼子!、织明、谍影岁月、从西汉开始摆烂、长安之上(讨逆)、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妖途(NPH)、掌中玩物(剧情+H)、合理关系(1v1 先婚后爱)、含烟(伪骨,强制爱)
		
		    蓝义凛然应命。    神勇军的事目前没时间处置,但后续会有恶果出来。    太后新丧,大宋最具权势的人死了,皇帝年轻不服者自然会趁机搞事情,所以现在,汴梁周边的禁军不动就是功劳。    按照规矩稍后都会有赏赐,算是安抚军心,而神勇军就别想了,他们只祈求不要被发配,至于赏赐,那是做梦。    所谓的赏赐,实际上就是赵祯的买路钱。    各路大神请了,某现在要掌权了,你们赶紧来站队吧,乖乖的别闹哈,最好效忠一下,这样大家都好。    用赏赐换忠心,这像不像是做买卖?    这就是买卖。    那些重臣和帝王都不懂军队,他们依旧把军队当做是朝秦暮楚的青楼女子,却不知道去探寻原因。    所以这个赏赐给出来就是买卖,接了这些赏赐的军队就是生意人。    这样的军队哪来的战斗力?    唯有万胜军!    他们今日用果敢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在京城禁军万马齐喑时,宛如一轮红日冲天而出。    赵祯会为此感到欣慰吧?    秦为希望赵祯能从这里面看出些东西,别再用老手法去统御军队,折继祖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近前看了蓝义一眼。    “军主……”    你确定要听秦亮的招供吗?    蓝义楞了一下,然后笑道:“某去看看那些兄弟。”    他找了借口离去,折继祖才低声道:“说是什么诸葛先生的谋划,每个细节,包括怎么煽动,都是诸葛先生一手教的……甚至是他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都事无巨细的交代了,其心思缜密让人害怕!”    “恩,的确是个很细心的人。”    秦为拿了口供,指着边上的那些将士说道:“看好他们。”    “是,某保证不让他们踏出营地半步。”    蓝义信誓旦旦的模样并未让秦为有半点欣赏。    对于这个都指挥使,秦为觉得他更像是个文官,奉迎的那一套很是熟练,却不知统军作战的本事可有几分。.    大宋的军队目前就这尿性。    所以后面韩琦率军进攻西夏时,大伙儿配合的就像是一坨狗屎,最后自然是一败涂地,直接让赵祯对大宋的武力绝望,进而对大宋绝望。    现在他多么憎恨西夏这个叛逆,以后就多么无奈憋屈。    憎恨又能如何呢?    打不过啊!    一国之重首在军队,军队站不直,这个国家也站不直……国将不国!    秦为带着人出了营地,刚出营门,就听到马蹄声轰然而来。    “是骑兵!”    营地里的神勇军将士们开始了骚动。    “这是陛下派来镇压咱们的,要杀人了!”    “快跑啊!”    里面一阵混乱,秦为骂道:“杀你大爷!老子在此,谁来杀人!老子若想杀人早就镇压了,还等你们逃跑?都安静!”    “万胜军……列阵!”    万胜军在折继祖的指挥下在营门外列阵,瞬间肃杀之气弥漫。    骑兵轰然而至,当看到营外的阵势时,他们勒住战马,随后有人喊道:“谁在前面!”    秦为摇摇头,觉得赵祯终究还是大胆了一把,竟然敢启用骑兵来援。    “某秦为!”    “秦大人?”    一个将领带着人警惕的上前,等看清是秦为和折继祖后,就诧异的道:“秦大人,逆贼呢?”    “在里面。”    将领在马背上往里面看了一眼,见神勇军的将士们都乖巧的站在角落里,不禁讶然道:“竟然就镇压了?”    秦为在想着诸葛先生的事儿,就不耐烦的道:“难道还要厮杀一场才好?”    将领尴尬的拱手道:“如此某得罪了。”    骑兵闪开,秦为对折继祖说道:“看好这里,回头陛下那边会记得你。”    折继祖看了那些骑兵一眼,眼中有些警惕之色,“秦兄小心半路被人截杀,要不某带人送你回去。”    “扯淡!”    秦为笑道:“外面有北伐军在,有狄青带队,某安全的很。”    大宋军神,这个称呼可不是浪得虚名。    也许狄青现在还欠缺一些名气和战绩,但他的武力值已经到达了名将的位置,只等时机便好……    狄青挑眉道:“秦兄放心,不管是谁来,某誓死护着您。”    “走!”    秦为担心宫中有变故,就急匆匆的带着人走了。    来援的就是骁骑军,那将领满怀立功的心思来到这里,没想到竟然扑了个空,心中不爽,就下马问话。    “怎么镇压的?”    万胜军的人不搭理他,将领有些怒气,就来找折继祖。    “这位是……折家子?”    折继祖拱手道:“折家折继祖。”    将领肃然拱手,然后问道:“敢问折郎君,先前这里……真的谋反了?”    折继祖点头,他们来时神勇军都炸营了,说是谋反也不为过。    将领还是不甘心,“六千余人谋反,三千人怎么镇压下去的?”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调侃之意。    大抵觉得折继祖是在夸大功劳,毕竟这年头军中夸大功劳是痼疾,从古至今都有。    夸大功劳只是小毛病,那些杀良冒功的才是大问题。    折继祖在盯着里面,闻言就说道:“秦大人一人上前,逼退了神勇军?”    “一人逼退神勇军?”    将领觉得这个牛笔吹大了,就干笑道:“怎么逼退的?”    折继祖淡淡的道:“战绩!”    将领愕然,折继祖补充道:“从南到北的不败战绩,西夏、交趾、辽国……以及那些京观。”    “战绩……”    将领恍然大悟,“是了,秦大人杀敌无数,南北都有战功,那些京观更是提振了大宋武人的士气,这样的人若是逼过来,除非是铁了心要造反,否则谁能不退?”    这便是一人一刀的传奇。    将领回身看着威风凛凛的骑兵,唏嘘道:“看着好看,终究没杀过人,没用啊!”    冷兵器时代,没有杀过人的军队只是花架子,可去哪里杀敌?    将领看着北方,憧憬道:“若是有机会和秦大人并肩作战,上战场、杀贼寇!那会有多快意?”    折继祖淡淡的道:“要上阵,先严厉军律,为将者首当其冲,要以身作则。”    将领尴尬的道:“这个……阶级之法在。”    阶级之法就是要一层压一层,把军中的声音给压制住。    谁敢反抗上官,打死勿论。    折继祖说道:“所谓阶级之法,就是要压住下面的将士,让他们有话不敢说,有冤不敢诉,迟早会被取消。”    “谁说的?”    将领觉得阶级之法才是大伙儿的福利,早已在军中根深蒂固。取消谈何容易?    “秦大人。”    “秦大人?”    将领笑了笑,觉得这不可能。    可看着折继祖笃定的模样,却有些不敢确定,那个人做成了许多大事,阶级之法说不定真会被他给掀翻了。    宫中渐渐稳定,有人劝赵祯打个盹,他拒绝了。    他很清楚,这一段时间里,许多人会盯着他,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陛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能不能控制住局面?    是强硬还是和之前那般的软弱?    赵祯在登基的那一刻就有了觉悟:帝王必须要板着脸,什么情绪都不能轻易外露,否则臣下会依此揣摩你的秉性,进而会谋求夺取你的权利。    君臣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是不见硝烟,但却惨烈,刘娥算是强势的,可她终究不是帝王,那些人怕她却不敬她。    那么朕呢?    赵祯的嘴角微微下撇,看着有些冷酷之意。    朕不仅要让他们怕,还要让他们敬……这才是帝王!    以前他刘娥受制约只能忍耐,可现在刘娥去了,他的机会也来了,仁慈不过是人设,权利才是最终目的。    “陛下,秦为求见。”    那下撇的嘴角恢复了正常的角度,赵祯点头,眼中多了些满意。    秦为进来,还未行礼,赵祯就微笑道:“如何了?”    “神勇军都虞侯秦亮是……”    秦为看了一眼周围,赵祯冷冷的道:“都滚出去!”    那些内侍和宫女纷纷退了出去。    秦为微微皱眉,说道:“一个叫做诸葛先生的人教唆谋逆,秦亮带着一百余心腹在军中挑唆鼓噪,神勇军炸营,臣侥幸赶到拦截……”    他说的很轻松,可李章却知道不轻松。    吕夷简也知道,谁都知道,这些简单的话语里隐藏的危机,若是当时神勇军失控,秦为就会被乱刀砍死。    赵祯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说道:“为何行险?”    行险?    秦为一直没注意这个,此刻被提醒,他不禁有些后怕起来。    “臣当时忘了。”    “忘了?”    赵祯不禁失笑,说道:“旁人大抵会吹嘘自己当时是多么的无畏,多忠心,可你却说忘了……”    宰辅们也笑了起来,气氛渐渐融洽。    王臻说道:“陛下,秦为年轻,说话却直爽。在那等时候,他估摸着也没法去想为什么。等想到了,估摸着也怕了。”    赵祯讶然,“是了,朕却问的有些傻。”    就如同是后世那些傻缺记者追着见义勇为者问话:“请问您在救人之前是怎么想的?您是出于何种心境呢?”    怎么想?    想个屁!    那就是本能反应!史小刀的大宋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