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武勋兑现
书迷正在阅读:看上相亲对象的Alpha姐姐(gl,双A)、摘花(1v1,H)、署名:无、不再沉默、见微知著(弟妹 H)、有家男仆店、西沉寂静地 (校园 h)、三国之江东霸业、秦昊苏容妃、魔教圣女非要嫁给我
		
		    “殿下!”    朱谊汐归来不过三日,襄阳城暑气益浓,梅雨天气似乎都要散去一般,太阳悬挂高空。    朱谋大汗淋漓地跑过来,满脸笑意。    孙萱见了,满脸通红的起身,扭捏着双腿,快步离去。    朱谊汐嘴里一笑,擦了擦手,对于朱谋的到来,很高兴。    参谋司设立后,第一个确定的官吏,就是朱谋。    作为宗室,又隶属于郃阳王系,三十来岁,精明能干的朱谋,就成了朱谊汐的得力干将。    参谋司共有考功、搜讨(招募兵卒)、粮饷、医署,水师,器械,六曹。    朱谋身兼最为重要的考功、粮饷二曹,所有的功勋、饷钱发放,以及后勤辎重等。    “怎么那么迟?”    朱谊汐递上水壶,问询道。    “嘿嘿,说起来,宗主你也熟悉,就是朱谊泉,您认识吧!”    朱谋饮了口水,眉开眼笑。    “知道,西安城中的举人,少有的宗室出身。”    谊字辈,五行属水。    朱谊汐想了想:“怎么,他找你什么事?”    “嘿嘿,他跟着逃出了西安,如今又从汉中到了襄阳,就想求我谋求一缺。”    朱谋颇为得意道:“当初他正眼都瞧不着我,如今却低头做小,别提多痛快了。”    “举人,宗室出身!”    朱谊汐思量着,说道:“让他去担任县令吧,待会我让军政司安排一下。”    经由朱谋提醒,朱谊汐这才想起来,自己当初从西安撤离,可是带走了不少人。    这些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他的乡党,可靠性不言而喻,至少比那些留守的闯军任免的强多了。    到时,可以安排一二。    心中想着,朱谊汐却对朱谋说道:“这是军政司草拟的赏赐,你瞧瞧。”    “将校们倒是大方,只是底层的兵卒,太过于吝啬了吧!”    朱谋粗略地一看,瘦脸上满是抱怨:“酒肉那是应有之义,要是按照上面所说,兄弟们出生入死几个月,月饷都有一两,赏赐却不过五六两,忒少了。”    “这要是弄不好,怕是兵变。”    听到这番话,朱谊汐不以为忤,反而认真道:“这就是我叫你来的深意。”    近五万人,每人十两,就是五十万两,若是再来几次,谁搞得起?    所以,只能引诱兵卒们,放弃钱财,选择土地。    “军政司在武昌府,预留了大量的土地,以作奖励。”    说着,朱谊汐认真道:“比如,奖赏五两银子,如果选择土地,就会获得十亩地,这岂不比五两银子强?”    “您是说,让我鼓励兵卒,以银换田?”    “不,是以功勋换田。”    朱谊汐摇摇头,说道:“每经一次战役,可获一点至五点功勋,你们考功司进行计算。”    “如果普通兵卒想要换钱,那就一点功勋,可以兑换一两白银,或者两亩地。”    “至于军官,功勋点等于兵马的十分之一。”    “功勋点?”朱谋愣了,这又是一个新词,好特别的感觉。    良久,他才理解清楚,双目放光,认真道:    “如此一来,以后只需按功勋点的多少来进行赏赐,增减算筹,虽然麻烦了些,但却也很公平。”    “既然明白了,那就去做吧!”    朱谊汐摆摆手,让其退去:“正好,此次可以施行,尽量让大家都换成土地。”    “遵命!”朱谋拱手,马上离去。    ……    汉阳王回来,开始发放奖赏的事情飞快在军中传扬,人人翘首以待。    将校们不急,普通兵卒可是急切地很,哪怕多两斤肉,二两酒,也是好的。    陈铁牛吃着饭,双眼望着菜饼和鱼汤,就是没什么精神。    “铁牛,怎么了?”一旁的大汉问道:“吃饭都没精神,你在想哪个娘们?”    哈哈哈哈——    一瞬间,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关于女人的话题,军营中总不会厌倦。    陈铁牛倒是习惯了,他抬起头,嘟囔道:“这些日子,月饷额都存着,还欠缺了些,如果大王在赏赐些,额就能成婚,取个婆姨了。”    “你小子,南方婆姨有什么好?米脂婆姨才好着呢!”    “偷偷摸摸存那么多,你小子,难怪旬休都不出去。”    “这也是他运气好,大王按月发饷,从不亏欠,要是在以前,没让你典当婆姨,就算不错了。”    此话一出,众人默然。    三边营中,都是边镇精兵,其中的苦楚,难以计量,对于如今能吃饱饭,月月发饷,都感觉是在过神仙日子。    “额不像你们,裤腰带一松,月饷就没了,你们只能快活一时,额可是能快活一辈子呢!”    陈铁牛神气十足地说道。    众人默然。    这也不怪他们,实在是以前穷多了,生怕今日发饷,明日就没了,再者说,战乱频繁,朝不保夕,还不得及时行乐。    存钱的太少。    “哐啷,哐啷——”    突然,响起了一阵锣鼓声,众人纷纷放下饭,忙望去。    “大王发下赏赐,按千总来排队!”    呼啦啦——    所有人都火急火燎地排去。    “三边营,历经散关、仙人关、襄城、武昌,承天,荆州,共六仗,每人计六点功勋。”    朱谋大喊道:“你们可以换六两银子,或者十二亩地。”    “啥是功勋点?”    “怎么才六两啊!”    所有人都议论起来,对这样的改革,颇有抵触,也很闹不明白。    所以,轮到他们领取时,一个个问个不停。    不过,在上好水田的诱惑下,一个个到底选择了土地,不要白银。    “乖乖,在榆林,一亩水浇地,可得五六两呢,便宜大发了。”    “嘿嘿,还是大王照顾俺们,这跟白发的没什么两样。”    “一点功勋,就是一两银子,或者两亩地,二选一。”    轮到陈铁牛时,他听了好几遍,才憋红了脸,道:“额攒了五两银子,能换成十亩地不?”    此话一出,一旁的朱谋惊了,随即忙道:“这可不行,功勋点换的土地,不能变卖,所以才那么便宜。”    陈铁牛满脸遗憾:“额都要田。”    于是,考功司在功勋簿上陈铁牛的名字上,盖了已兑的章。    “签字,这是凭证,你拿好!”    朱谋盖上自己的印章,又盖上李继祖的章,如此才算齐全。    拜识字功课所致,陈铁牛会写自己名字。    于是陈铁牛的地契上,呈现这般:    武昌府,咸宁县,兑水田十二亩。    签字——陈铁牛。    印章:考功司朱    李继祖印    “这样,我就有了十二亩地了?上好的水浇地?”    陈铁牛犹难相信,这竟然是真的。    “没错!”    朱谋再三解释道:“只需把这个,交给县衙,立马给你兑现,若是不与你,到时候他们哎呦惩戒。”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