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渭阳君的汇报,秦国底蕴
    “君上,您醒了。”    “君上,需要个您准备朝食吗?”    五更和徐福立刻围了上去,恭敬询问。    嬴烨看着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不由感慨:果然修行无岁月。    只是感悟总结多年的武道,也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没想到已经过了一夜。    嬴烨背负双手,摇了摇头。    对于陆地神仙境的修为来说,即便几年不吃不喝,只需要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就可以活下去。    享受美食也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已。    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享受一日三餐,体验生活也满足口腹之欲。    没时间的时候就算不吃也没什么。    而且还没参观大秦的王宫呢!    嬴烨淡淡开口道:“朝食就不用了,早就是听闻咸阳宫殿群美轮美奂,先去看看。”    “是,属下这就安排!”    徐福恭敬领命,弓着腰打开了大门。    随着一行三人踩着楼梯来到正门口,外面瞬间沸腾了起来。    “来了来了。”    “在哪呢?”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别挤我!”    “……”    无论是嬴姓子弟还是咸阳的百姓们都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张望。    想要一睹武安君真容!    估计要不是有全副武装的屯兵持戈维持秩序,恐怕都有人冲上去要签名了!    渭文君和渭阳君对视一眼,急忙迈步迎了上去了。    其他宗室子弟也急忙跟上。    恭恭敬敬行礼道:“嬴姓一族子弟拜见武安君!”    嬴烨站在台阶上,目光俯视下方恭敬行礼的后辈,坦然受了一拜。    虽然都是封君,可辈分差距摆在那里不是?    心里不由有些感慨。    当年的秦国是何等的贫穷,只能靠着以战养战的方式延续。    征召入伍更是不论身份。    连自己和两位兄长也不例外。    三位公子都上战场了,其他宗室子弟又怎么可能避免呢?    连年征伐导致伤亡无数,宗室子弟也逐渐减少。    哪像现在,下边乌压压的一大片。    “唉~!”    嬴烨感慨的叹了口气,开口道:“都起来吧。”    “谢君上!”    宗室子弟这次站直了身体,目光好奇打量。    不得不说,上方的青年和宗庙内悬挂的画像还真是一模一样。    一百多年过去了,岁月竟然没在他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都不用展露实力,单凭能容颜不老就已经是境界的一种表现。    习武之人能延缓衰老,保持身体活力。    年纪越大,容貌越年轻,越能证明境界高。    这是武道公认的。    嬴烨看着乌压压一片的宗室弟子,淡淡开口道:“既然已经见过,都散了吧。”    渭阳君和渭文君低声交流了几句。    渭文君点头转身招呼宗室子弟们有序散去。    毕竟,如此多的人堵在大街上也不是个事儿。    既然宗室迎接老祖宗的事情已经让有心人看到,目的也就达到了。    若是继续堵在这里惹老祖宗不高兴,那就得不偿失了。    嬴傒目送渭阳君率领宗室子弟离开,街道也恢复了正常。    伸手虚引道:“大王听闻君上归来特送来王驾,不知君上要去何处?”    哒哒哒~    一辆外观奢华的马车缓缓停在了三米之外。    御者搬出小马凳,恭敬垂手站在一旁。    嬴烨也不客气,登上马车道:“去王宫!”    渭阳君挥手示意。    御者立刻抖动缰绳,架势马车向着王城的方向驶去。    五更和徐福骑在仆役牵来的马上,紧跟在左右。    宽敞华丽的车厢里只剩下两人。    渭阳君端起一盘红枣,恭敬的说道:“这是刚摘的,请君上品尝。”    嬴烨拈起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    不得不说,现在红枣和后世经过改良的无论在口感还是水分含量都没法比。    尝了一颗便没有兴趣。    饶有兴致的询问道:“这个时辰,秦王应该在上早朝吧?”    渭阳君恭敬的回道:“却是在章台宫早朝!”    随即挠了挠头讪笑:“原本嬴傒也要上朝的,只是听闻君上归来,才休沐一日。”    两人坐在马车里闲聊。    也把目前宫中的局势了解清楚了。    毕竟,徐福已经出海三年,提供的消息也都过时效了。    嬴烨只是知道历史的走向,却并不清楚细节。    更何况史书由胜利者书写。    记载大多是春秋笔法,又有几分真,几分假呢?    突然    嬴烨冷不丁问道:“我大哥在何处?”    渭阳君神情一滞,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不由想起谱牒上的记载,献公有三子。    三子嬴烨,出海后再无记载。    仲公子嬴渠梁,也就是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孝公。    长子嬴虔骁勇善战,被封为大将军,是变法的鼎力支持者。    可惜后来公子嬴驷杀人,嬴虔作为太傅被追责处以劓刑。    从此不再以真面目示人,深居简出多年。    直到惠文王继位之初,才和士族联手把商鞅处决。    嬴烨相信,以大哥的武道天赋只要潜心修习必能踏入天象境。    即便已垂垂老矣,但凭借天象境的境界也肯定还活在人间。    嬴烨看着对方一脸犹豫,支支吾吾的模样。    开口道:“怎么?不方便说?”    渭阳君急忙道:“君上有问,嬴傒不敢有任何隐瞒!”    “在惠文王继位几年后,大将军就搬至骊山,百年来再未下山过。”    “或许是因为杀了商鞅的缘故,还发出族令。”    “除非有亡国或篡权之危险,否则大秦底蕴不得干涉朝政!”    “我等宗室才在朝中势弱,被外臣把控了权力!”    “也正是有底蕴的震慑,外臣才不敢篡位。”    “大秦,依然是嬴姓!”    嬴烨听了讲述,微微颔首。    对于大哥的命令,倒也能理解。    底蕴,就如同后世的蘑菇蛋。    只是一种威慑手段。    不到最后时刻,通常是不会轻易动用的。.    一旦动用将没有赢家。    当然,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是两回事。    就像后世一句名言:当五大善人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你最好是真的有!    否则就会成为被欺辱,被吞并的目标!    春秋列国混战数百年,那些手中没剑的已经被吞并。    这才形成了七国争雄的局面!冬风必达的大秦,我都陆地神仙了,系统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