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街道办张主任。
    晚上几人正在吃着稀饭。    虽然家里不缺粮食,但是晚上这一顿,一直以来都是习惯性的煮粥。    偶尔才吃一顿干的。    不过今晚单独烧了一碗海鲜汤。    鱿鱼,鲍鱼、海螺之类的贝类放了一些进去。    适量增加一些营养。    周小米一边看着碗里的一块鱿鱼,一边嘀咕着,“哎,哥,你啥时候能带我出去看看大海啊。。”    听到小米的话,周小川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这季节去海边干嘛?冻不死你。”    “再说了,你这去一趟晕车难受的不行,连吃饭都吃不进去。”    周小米见哥哥拿自己晕车做幌子,立马死鸭子嘴硬的说道:“我现在不晕车了。可以去了。你看你,夏天你说我晕车,冬天又说太冷,你就是不想带我去。哼……”    周小川闻言笑了笑。    这也怪自己。    中间形容了一次大海的样子,又答应有机会带她去看看。    只是感觉这小家伙晕车不方便。就被搁置了。    这一耽误就过去好久了。也没想起来再去…    不过这时间确实不对,虽然是春天,但是海水还是比较冷的。去了也玩不了。    不过这小丫头就是嘴硬,明明晕车晕的要死,就是死不承认。    于是便调侃道:“行啊,那我过两天把厂里的车子开过来,让你试一下,看你晕不晕。”    周小米闻言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哼,试试就试试。”不过最后说话的时候,声音已经低不可闻了。    “行了,等天热了我再带你去玩,这样可以了吧。”    自己说过的话,还是得做到的。而且他也看到了周小河跃跃欲试的眼神。    现在小家伙长大了,也变的含蓄很多。    听到周小川的话,小家伙这才满意。    哥哥从来不骗自己。    想到了什么,又在心里说道,之前答应没兑现的不算。    用勺子舀了满满一大勺的海鲜汤,夹了一块鱿鱼,乐呵呵的在那里吃着。    周小川见状轻笑着摇了摇头,孩子就是好哄。    等明天估计就忘记的一干二净,等哪天再想起来的时候,估计到时候又要闹腾一次。    说话间。院子外面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杨月梅站在堂屋门口看了一下,看清了来人赶忙招呼,“张主任,您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来人正是街道办的主任,张远芬。    年龄大概五十多岁,身穿格子褂,一头短发显得十分的精神。    只是额头上有一道伤疤。显得有些狰狞。    对方经历了当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负责后勤保障。    一路枪林弹雨跟着队伍走了过来。    额头上的伤就是被流弹片打到了,好在不深,不然命都没有了。    当年所在的队伍就地转业的时候,她同样跟着一起转业了。    被安置为妇女主任。    现在也是自己这条街的街道办主任。    为人十分和气。    街道里的大事小事只要找到她,基本上都能代表组织解决。    算是这条街说一不二的主。    不过这个和气也是分人的,你要是不给她面子,那可是没有好果子吃。    枪林弹雨走过来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    还真没几个怕的人。    有不满的人私底下称呼其为笑面虎。    张主任手里拿着一个本子,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哦,我过来登记一下人口。看看有没有藏人。”    说完轻轻嗅了嗅屋子里的味道,“哎呦,这吃的什么啊?这么香。像是海鱼吧?”    没等杨月梅说话,周小川将话接了过去,“是啊,张主任,厂里司机去海边带的一些鱼干。”    “一会张主任走的时候带一点过去。”说完对着杨月梅示意了一下。    让对方去屋里拿一些。    张主任见状赶忙摆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忙好了我还要去下一家呢。”    周小川见状也没有再去客气。    三年困难时期,没有交集,以后最多算是锦上添花。    张主任看着眼前的一家人。    对于这一家人,她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    为啥?    因为麻烦少啊!    街道附近的人,这些年谁家没点闹心的事情。    不是今天谁家孩子偷了谁家东西。    就是谁家不讲道理干了啥事。    或者两家人发生口角,产生摩擦。    就连那三年定量减少都有人去她那里闹。    说白了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让她去做主。    可是这家人,这几年安安分分的没给她找一点麻烦。这样的人家作为街道办的,谁不喜欢。    周小川闻言便明白怎么回事了。    精jian回农村已经到最后的时刻,今年也是最后一年。也是最为严厉的一年了。    估计上面崔的比较紧。    简单点说就是指标没有完成,这是要继续完成任务呢。    说白了,周小川他们一家其实应该也算是这一类,不过打着擦边球。    可算可不算。    现在周小川已经通过高中毕业分配到了工作。    这件事也就和他们无关了。    这和农村上来务工,安排户口的人还是有区别的。    “张主任,您这话说的,我们肯定是支持上面政C的。怎么可能会藏人。”周小川在旁边笑着说道。    想到藏人这个说法,还真的无语。    现在不回去的人,你们直接就断了粮本。    没有粮本就没有定量,平价买什么都买不到。全靠钱买谁能吃的消。不回去都不行了。    根本没有藏人的必要啊。    不过前两年确实有不少的人这样做,就是希望看看有没有变化。    这都快五年了,政c没有任何的松动,而且更加的激烈。    人们也逐渐失去了信心。    坚持不下去的,还是纷纷回到了农村里。    不过这是对方的事情,和他也没有关系。    张主任也知道现在的形式,只是区里崔的比较紧。    没有那么较真,在家里随意的看了一下,又在家里询问了一遍,重新登记完了便离开了。    周小川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暗想这几年过来还是太独了。    就连街道办的主任这个地头蛇,都没特地去打好关系。    而且这个张主任,以后肯定就是街道G委会的主任了。    看来以后有机会的话得去弥补一下了。    不过他也不是特别的在意,在他看来自家没什么问题。只是防一下小人而已。薄荷也会上火的脑海带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