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93节
    贺红棉执意请客,南雁也没再多说什么。    倒是贺兰山,借口给她们拿橘子水的时候,先去结了账。    他是唯一的男士,这些是他应该做的。    火锅店里,刘焕金想了想,跟南雁说起了自己一时兴起的念头,“南雁你了不了解胶花,咱们国内做这个的多吗?”    “胶花?”南雁愣了下,很快就意识到为什么这个名字听起来这么说了。    那著名的香江大亨,不就是做胶花起家的嘛。    国内的话,“好像没怎么有,妈你想做这个?”    “我寻思着看能不能做,如果可以的话,想做这个试试看。”    “哎呀焕金你要做这个的话可以请我给你做顾问啊,我在美国生活几十年,对那边的审美还是很了解的,可以给你提供意见呢。”    贺红棉十分的热情,她很欣赏事业型女性。    “那要不你跟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好了。”    贺红棉迟疑了下,她今年五十五岁,倒是到了退休的年龄。    在退休返聘还是选择退休之间,其实贺红棉也有些迟疑。    “南雁你觉得呢?”    “你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没关系的。”南雁笑了起来,“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刘焕金还没转过弯来,倒是赵留真意识到问题所在。    这要是成了南雁的婆婆,贺红棉做生意就不太合适。    显然贺红棉是有些心动的,但又顾虑到南雁的工作。    赵留真觉得这话自己想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你说南雁都不在乎,自己劝贺红棉不合适。    但拉拢人一起做好像也不太好,感觉太不顾及南雁了。    “我再想想吧,等过几天想好了再说。”    刘焕金也没着急催人答应,又说起了制作胶花的事情。    南雁第二天特意帮忙打听了下,国内倒也有几个胶花厂,不过是在广东那边。    北方这边还真没有。    “倒是有备案想要做胶花厂的,但这都备案小半年了,好像还没搞起来。”    胶花厂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原材料。    塑料。    当然,也不止塑料可以用,还可以用黏土、绢花。    南雁那会儿桌上摆的是绿植,那是真的。    现在嘛哪有那么多养得起绿植的人?    “高副部长你打算做胶花厂?不过这不是你们四机部的主营业务吧?”    南雁笑了起来,“没有,我帮人打听打听。”    那边笑了起来,“您可真是忙,今天不是要办喜宴吗,怎么还在帮人打听事。”    “也没什么事,谢谢,改天有空请你吃饭。”    南雁挂断电话,想着回头可以问问季长青,瞧那边有没有搞出来点新花样。    胶花,其实市场空间还是蛮大的。    鲜活的绿植栽培不易,家庭养殖也容易枯败,打扫的时候更麻烦。    即便欧美也有着巨大的胶花市场。    但再去做那些初级产品抢占欧美市场没意思,要做的话应该做一些更为精致的,更栩栩如生的那种。    这是个麻烦事。    南雁抬头看向外面,发现贺兰山正站在门口,他穿着一身西装。    “不怕冷?”    “有点。”    南雁找来了一件羽绒服给人穿上。    男士羽绒服款式简单,但十分暖和。    “暖和吧。这叫爱屋及乌,你这是占了我的便宜。”    贺兰山看着笑盈盈的人,“是。”    “那你有什么表示?”    贺兰山不假思索的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了两张存折,“都给你。”    一张是他这些年工作发的工资津贴和奖金,除了生活开销的一部分,剩下的都在这里。    另外的则是外汇存单,那是他在美国时的积蓄,回国后没怎么动。    “不是很多,但是我全部家当了。”    人民币一万出头,美元的话有五万多点。    “这么多!”南雁觉得这人简直太豪横了,“万元户都很稀奇的贺兰山同志,你怎么能说这些钱不多呢?”    真的很多了。    南雁都想着拿钱去买几套四合院了。    虽说刘焕金给了她一套做嫁妆,贺红棉又买了一套给她和贺兰山当新房。    但谁还嫌弃房子多呀。    万元户再稀奇,也不会有南雁稀奇。    “都是你的。”    南雁笑了起来,“那是,你也是我的。”    她把这些收了起来,“这些钱交给我处理,随便我处理是吧?”    “你的你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真是太大方了。    南雁垫脚亲了一口,“那我们去民政局。”    周末民政局是不上班的,罗部长打电话通知了一声,让帮忙给开个窗口。    这几年结婚证也发生了些变化,首都这边已经从大红奖状变成了小本本。    只不过还没那么规范化格式,各地还不太一样。    不过可以贴相片了。    贺兰山还是第一次和南雁合影。    脱掉羽绒服和西装外套,白衬衫显得整个人带着几分学者气质。    虽然白衬衫比较千篇一律,但红底衬托下的确好看一些。    现在都是胶卷相机,洗照片还需要点时间。    贺兰山把拎来的喜糖分给工作人员吃,在那里频繁张望。    因为这还被工作人员打趣,“贺兰山同志你不用担心,没人会抢走你的新娘。”    南雁跟着一块调侃,“别看我们贺兰山同志斯斯文文的,其实也很能打的,他可是学过功夫的,而且厨艺好得很。”    “那高副部长往后就有口服了。”    南雁笑着看耳垂发红的人,夸你呢咋还不好意思起来了。    照片洗出来后,很快就粘贴在结婚证上,下方压上钢印。    照片、印章齐全,这结婚证凑齐了各方要素后,有了法律效力。    贺兰山将这结婚证收到羽绒服口袋里,藏在里面的手指紧紧捏着那个小本本。    另一只手则是牢牢抓住南雁。    生怕人丢了似的。    “贺兰山。”    南雁对贺兰山的称呼随着情境不同而改变,相识之初是贺先生,后来是贺兰山同志,小贺同志。    这般正经喊他名字,不带怒气的时候,并不多见。    “别怕,我们是夫妻。”    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会丢下你的。    作者有话说:    褚怀良:总觉得你们两口子性别不太对。    更啦更啦更啦    第201章 新婚假期    喜宴不怎么用南雁操心。    罗部长统管, 南雁的两个秘书当副手,又有四机部的同志帮忙,陵县那边带来的烟酒副食品都摆上桌。    还没上菜, 其他的倒是十分周全。    罗部长感慨,这娘家比亲的还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