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402节
    “轻松了可能不会珍惜, 与其日后栽跟头倒不如现在多经历点事,年轻也经得起折腾。”    话虽是这么说,褚怀良也知道这个道理。    但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现在经历的还少呀。一手抓起来的彩电生产线,竟然被自己给背刺了。”    那个无往不利的高南雁, 被自己人坑了。    怕不是很快就要成为那群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真是越想越来气。    “怕什么,谁人背后不说人, 谁人不被人说?”    孙副部更沉得住气, “你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别总是这么一副经不起事的样子, 再这样下去, 未来怎么挑大梁?”    “我可不是高南雁。”    “但我记着你说的话, 你会帮她。你想要帮她,就得站得足够高,才能够有这个能量。”    褚怀良冷笑一声,“明明是她有野心,怎么我还得跟着一起努力。”    “你们是老革命战友,不守望相助还指望别人吗?你觉得指望贺铮成吗?还是指望贺兰山去从政?”    贺铮能成为司长已经是破格提拔,再往上走撑死了也就是个副部长。    贺兰山……    贺兰山的身份敏感一些,虽说也不是不能从政,然而海外归来人士能够做的有限,即便是爬上去,其实话语权也不在核心圈。    最适合努力的是褚怀良。    毕竟褚怀良起点高。    另外就是乔常水,但乔常水那个部门是新店刚开张,乔常水能混成什么样也说不好。    他更年轻,虽然是个要紧部门,但又容易被人摘桃子。    不像褚怀良稳。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褚怀良没好气,“我真是祖上烧高香才认识了她。”    看着气呼呼离开的人,孙副部无奈的笑。    祖上烧没烧高香不好说。    但祖上嫌弃的人却又是最上心的那一个。    两人虽然没一起扛过枪,但那份情谊一点不掺水。    不需要有任何怀疑。    就是不知道,罗成新那老东西到底打算把这事折腾多大。    他上了年纪是越来越保守,胆小了就想着能安稳退休就行。    但老罗跟变了个人似的,过去四平八稳的人,如今倒是行事乖张让人猜不透。    莫非真被高南雁近墨者黑了?    孙副部想不明白,打电话过去没人接。    他又打电话到计委去。    秘书说话极为委婉,“领导最近血压有点高,身体不是很好。”    言下之意,您就别再说那些事来刺激他了。    显然,于主任这个老狐狸又要躲在后面了。    这次事发突然,孙副部可不觉得是计委跟四机部一起搭台子唱戏。    希望,只是些小鱼小虾,别再涉及到敏感人物,不然这事更难善了。    ……    四机部在除夕这天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清查。    这事让半导体行业内的人一个个的头顶惊雷。    生怕什么时候这雷就在自己头上炸了。    罗部长亲自带队,几个副部长从首都出发去往各个大城市。    过年?    过个屁年。    先把自己的账本整出来再说。    清查工作来的突然,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半导体行业内的工厂没有准备。    除非平日里就一套完整的假账本。    否则,现在但凡是账目有问题的,想要抹平账目可不容易。    有心虚的整宿睡不着觉,也有行得正坐得直,该干嘛干嘛的。    倒是一副众生相。    从芜湖无线电厂掀起的账目清查工作,南雁作为掀起风浪的人,也得到了部里的指示。    她负责芜湖地区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    要知道,这边厂家还真挺多。    在将无线电厂里里外外查了一个遍后,除夕的下午,南雁飞往上海。    芜湖无线电厂外,第一个被她清查的就是上海光学仪器厂。    这一副大义灭亲的姿态,让长三角地区喜忧参半。    看不惯厂里头那些偷偷摸摸行径的人,已经在准备实名举报。    而平日里手脚有些不干净的,则是四处打电话想法子看怎么把这事给平下来。    一个敢把自己大本营搅得天翻地覆的人,你说她对谁能有好脸色?    南雁的“恶名”经此一役那可真是如雷贯耳。    包括罗部长在内,四机部的几位部长级人物处理事情手段不同。    但没有人像高南雁这么强硬,强硬到眼里头是容不得一点沙子。    一个女同志,半个多月四处跑,把自己搞成了让众人闻名丧胆的女夜叉。    消息传到香江那边去,弄得梁金生和柳明嵘都目瞪口呆。    这母夜叉的称呼竟然还出口转内销了。    这找谁说理去啊。    便是连李平看到这则长篇累牍的新闻都感慨万千,香江有什么资格嘲笑内地?    黄赌毒还少嘛?    那可真是五毒俱全。    报社更不用提,阿敏没少跟他说报社里的那些事情。    如今竟然还有脸嘲笑内地。    十五的月亮怕不是都没香江记者的脸大。    想了想,李平决定帮个忙。    他认识的高南雁十分擅长利用报纸媒体的宣传力。    那如果把内地的清查风暴、整顿贪腐,在香江媒体界扩大化呢?    虽说现在传媒界太多的腐败分子,可也未尝没有良心尚存的人。    争取这些良心尚存的传媒人士,散发那些小宣传手册,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毕竟香江的底层人民,苦黄赌毒久矣。    李平这个法子很快就被柳明嵘注意到,这位大学出身的大哥笑着推波助澜一把。    身在泥潭中,其实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初心到几时。    但在自己还能够保持初心时,且先做点事吧。    香江这边的舆论很快便起来了。    倒也不是报社们多有良心,只是现在批评贪腐能够得到广大市民的信赖,瞧瞧那小报都销量暴增,大报自然不会错过这阵东风。    卖出报纸比什么都好使,报社们说的违心话多了去了,这点不算什么。    来自香港的舆论很快就被内地察觉到。    《解放军报》率先就这事在头版头条发表文章。    “看来军区倒是还挺支持她。”    古今中外都有这么一个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    有部队的支持,其他机关报也纷纷下场,这场起源于芜湖无线电厂的清查账本,整顿贪腐,先是发散到四机部,然后又扩散到其他诸多单位。    倒是成为八十年代开始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事件。    而作为掀起风浪的南雁以及四机部,则是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清查风暴吹起时,被计委那边喊去谈话。    于主任怎么可能不生气?    知道这两人谁都不是一己之私。    但是这事闹腾的太大了。    要不是后来香港那边都在闹,指不定怎么收场呢。    “我知道你俩的本事比天大,可怎么就敢这么相信那边?”    万一香港那边不跟上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