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书迷正在阅读:女尊:重生纨绔王女,夺嫡追娇夫、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风月窈窕、暴发户女儿的导演路、蔫儿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书)、重生暖宝:霍六爷的心肝儿娇宠!、朕岂可为炮灰攻乎[穿书]
		
		    待其余内侍官离开后,转得头昏脑胀的桑公公终于停了下来。    他一边于心中默默警告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一边又忍不住好奇地一个劲地朝舱门偷瞄。    不会吧……难道天子与江大人真的……?    ……    接连喝了三杯水,卡在嗓子眼里的米糕终于被他咽了下去。    江玉珣深吸一口气,总算是一点一点地缓过了神来。    伴随着咳嗽声的暂歇,船舱内忽然鸦雀无声。    江玉珣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茶盏。    冰冷又光滑的触感自指间传来,令他的大脑逐渐清晰。    此刻,江玉珣从脸到指尖皆已红透。    站在一旁的天子,也终于缓缓放下手中的东西,垂眸略为疑惑地向江玉珣看去:“爱卿方才为何噎呛?”    延迟意识到应长川真的给自己倒了水的江玉珣,无比惊恐地抬眸朝天子看去。    ——卧槽,我刚才都干了什么?!    他立刻站直身子,老老实实回答道:“回禀陛下,咳咳……臣,臣方才想吃米糕,没料到竟不小心卡在了喉咙里。”    说完下意识朝应长川瞄去。    “米糕?”天子不由挑眉,看向了桌案。    半包在荷叶中的米糕,正在月光下泛着盈盈光亮。    看上去没有半点杀伤力。    “对……”江玉珣下意识解释道,“米糕是南地的特产,臣小的时候很喜欢吃,味道还不错。”    由于心虚,他越说声音越小,到了最后与苍蝇嗡嗡没什么区别。    应长川好歹救了自己一命。    见对方好奇地打量桌上的东西,解释完米糕是什么后,江玉珣下意识地同对方客气了句:“不知陛下可有兴趣尝尝?”    ——反正皇帝陛下吃穿用度都极其讲究,定然不会接受自己的邀请。    江风吹过,把淡淡的甜香吹至应长川鼻尖。    就在江玉珣以为天子要开口拒绝之时。    对方竟忽然含笑道:“好。”    江玉珣:……?    等等,这不对吧!    应长川挑眉:“怎么,爱卿可是不愿?”    “臣……方才是在客气。”    “孤知道。”    ……他怎么也理直气壮起来了!    -    江玉珣完全没有料到,事情居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他隔着荷叶,小心掰了一小块米糕送给应长川。    天子细细端详一番,竟然真的将它送入了口中。    应长川没和我开玩笑,他真的吃了?    江玉珣不由惊奇起来。    应长川虽然不像古装电视剧里的皇帝一般,吃喝之前都要用银针试毒。    但是他真的不怕我在米糕里面投毒吗?    想到这里,江玉珣下意识开口道:“……陛下。”    “怎么?”    江玉珣:!!!    意识到自己刚才想说什么后,他迅速闭嘴并快速摇起了头。    同时,应长川也已尝完了手里的东西。    “爱卿方才想问孤何事。”    “臣,臣方才想知道……陛下不怕这米糕内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吗?”江玉珣的语气极其认真。    说完后,心便是狠狠一沉。    江玉珣啊江玉珣。    我看你压根没资格怪所谓的“debuff”,你是真的管不住自己这张嘴!    自己死不够,还想九族消消乐吗?    丢过不止一次人的江玉珣,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升。    他绝望了仅仅三秒,便迅速缓过神来开始找补:“陛下实在过分信任臣,臣因此有些惶恐,并没有其他意思,请,请陛下明鉴!”    说着,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躬身行礼。    辰江上的月亮,明亮又沉静。    不同于闪烁的灯火,别有一番静谧之态。    立于外舱的天子,身上的玄衣要比往日松垮许多。    而江玉珣不仅只着了中衣,且至今仍赤着脚。    恍惚间,就连君臣之别都淡了那么些许。    应长川细细用丝绢拭手,同时漫不经心地问道:“那爱卿可有此意?”    “自然没有——”江玉珣立刻摇头。    “是吗。”    假如应长川出事,整个大周都会随之倾覆。    想到庄岳常说的“为官之道”,江玉珣立刻看着应长川的眼睛无比真诚地说:“臣……或许比这世上任何人都希望陛下无病无灾。”    应长川的动作不由一顿,并缓缓抬眸向江玉珣看去。    这话从旁人口中说出,应长川心中定然不会起半点波澜。    ——身为天子,他听过太多的恭维与讨好。    然而当说话的人变成江玉珣,简单的语句,似乎多了几分特殊的意味。    应长川早已发现,江玉珣从不同自己撒谎。    船舱内,方才咳过一场的年轻侍中,眼睛还微微泛着红。    江玉珣面对明月而立。    此刻辰江上的月色自天际倾泻,全部倾洒于他的眼底。    视线相对的那一刻,江玉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末了移开视线轻声说:“假如可以,臣希望陛下能够长命百岁。”他的语气真诚极了。    身为天子,应长川听惯了“万岁万万岁”。    可江玉珣是头一个如此认真的愿他长命百岁之人。    明月随着风一道轻摇。    在辰江上荡出了一圈又一圈的银白涟漪。    应长川的心底,忽然在此刻生出一两分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隐秘喜悦。    -    “啊切——”江玉珣又打了一个喷嚏。    “江大人您真的没事吗?”童海霖手下一顿,略带关切地转身向身边人问,“若是着凉的话,还是去吃点药休息休息吧,我们的事也不急于这一时啊。”    昭都与桃延郡相距千里,童海霖到了这里之后便有些不适。    原以为过两天就能习惯,谁料到他竟越发严重起来,这几日上吐下泻,脸色也变得蜡黄蜡黄。    担心再被江玉珣传染,他不由攥着毛笔,默默地向一边挪了挪。    看出对方的嫌弃,江玉珣揉了揉鼻子凑近过去:“没关系,童大人请放心,我昨晚吃夜宵时着了凉,不传染的。”    昨晚应长川走后,便令桑公公进来送了姜汤。    但穿着中衣在外面站了一会的江玉珣,还是有些小小感冒。    童海霖将信将疑地看了他一眼:“好吧。”    说话间,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池沼中的地已经快要整理好了。江大人之前说的‘塘浦河网体系’,我也有了一些眉目。”    江玉珣垂眸地图上看去。    应长川武将出身,比大部分人都清楚地图的重要性。    将东南三郡纳入版图以后,便派人于三郡间行走绘制详细舆图。    此刻,桌上便有一张,且已被童海霖画得满满当当。    童海霖一边抚须看图,一边轻声对江玉珣说:“江大人之前说的没有错,疏积排涝非常简单,单凭百姓之力便可开出足够田地。”    “但若是任由百姓随意开挖,那东南三郡便会彻底乱了套,难以形成河网体系。”    江玉珣轻轻点头。    百姓自挖河渠,的确能够解决一时燃眉之急,并更为省工省时。    但是却会给后世留下不小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