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书迷正在阅读:女尊:重生纨绔王女,夺嫡追娇夫、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风月窈窕、暴发户女儿的导演路、蔫儿玉、天朝仙吏、我爹我娘分居七年后、古代流放日常(穿书)、重生暖宝:霍六爷的心肝儿娇宠!、朕岂可为炮灰攻乎[穿书]
		
		    天子搭在幔帐上的手指随之轻轻一颤。    应长川不是没谱的人,昨夜他始终在问江玉珣的感受,并强压本能顾及着对方的身体。    因而江玉珣身体虽然疲惫,但是并未受什么伤。    听完江玉珣的话,他垂眸深深地看向床榻。    确定榻上的人精神还好后,应长川这才俯身摸了摸他的长发,并在江玉珣耳畔轻声道:“好,爱卿等等孤。”    “嗯。”他懒懒点头。    疲惫感如潮水一般再一次向江玉珣袭来。    他忍不住轻叹一口气,将自己的脸埋进了被褥中。    酸痛与疲惫感交织在一起姗姗来迟,江玉珣觉得此刻自己的身体好似被人从中间劈成了两半。    他不由皱紧了眉,呼吸也变得有些沉重。    天一点点变亮。    江玉珣下意识想要用衣袖遮住眼睛。    不曾想下一刻他的眼前忽然暗了下来。    ……这是什么情况?    还未缓过神来的江玉珣艰难地回头朝窗外看去,并看到应长川不知何时站在了屋角,他眼前原本无遮无拦水廊上忽然……多了一道竹帘。    这里竟然还藏着一道机关!    临水的小筑原来有一道竹帘,只是被卷起挂在了窗楣之上。    直到现在才被天子放下。    江玉珣:?!    ……应长川的心眼未免太多了吧!    他将“震惊”两个大字明明白白的写在了脸上。    天子在此刻转过身,笑着对江玉珣道:“好好睡吧。”    应长川表现得格外坦然,似乎已不怕在江玉珣面前展露自己的本性。    -    煮个梨汤对应长川而言颇为简单,他甚至压根没有动用厨房的炉灶。    应长川将切好的梨放到了原本用来温酒的泥炉之中,不消片刻甜腻的果香便溢满了整间卧房。    屋角的那盏白玉博山炉里,也在此时点上了安神的熏香。    江玉珣的确是疲惫得过分,不消片刻他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往常喜欢乱动的他,这一次也变得格外安分。    今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内侍官乘船将昨日的奏报送到了岛上,此时它们正整齐地堆在榻边。    然而今日天子却第一次将公事暂放在了手边。    应长川静静地坐在床榻旁,小心把江玉珣的手握在掌心并反复用视线描摹他的面容。    仿佛怎么也看不够似的。    一时间,房间内只剩下了泥炉内木柴燃烧发出的碎响。    此时,世上似乎只剩这座小小岛屿,与岛上的二人。    ……    江玉珣不但疲惫,昨日耗尽体力的他也分外饥饿。    半个多时辰过后。    江玉珣便被屋内的果香唤了起来。    等江玉珣挣扎着睁开眼时,应长川已盛满一碗银耳雪梨汤,并小心将它端在了手中。    这一觉并没有缓解江玉珣的疲惫,反倒令他身上的酸痛变得愈发清晰。    本想用手臂撑着身体坐起来喝梨汤的他,竟然连抬起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应长川这体质还是人吗?    应长川差不多一夜没有睡,但眼下连半点乌青都没有。    发现这一点后,江玉珣心中居然生出了几分嫉妒之意。    一回生二回熟。    此时他似乎已将应长川“天子”的身份忘到了九霄云外。    累得起不了身的江玉珣索性继续“耍赖”道:“我好像起不来了。”    应长川很是配合地坐在榻边,他轻抚江玉珣的长发并假装发愁地问:“那该怎么办?”    竹帘将阳光切成细条。    小小的卧房变得格外昏幽。    江玉珣忍不住轻轻咬了咬唇,末了还有些忐忑地抬眸看向应长川:“要不然……陛下喂我?”    ——这简直是正合应长川之意。    天子将江玉珣半揽在怀中,待热气散后方才将甜汤送到江玉珣唇边。    他的动作格外耐心。    与战场上那个杀伐果断的天子简直不像一个人。    炖煮了半个多小时的银耳雪梨汤格外细腻。    一口下去如将春风咽入腹内。    江玉珣咽喉也逐渐不像方才那样干痒发痛,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得正常。    虽说已经清醒,但江玉珣的身体仍不太舒服。    他喝了半碗甜汤便停了下来。    卧房内光线昏暗,一时间难辨昼夜。    身处其中的江玉珣再次生出倦意。    见状,应长川收起瓷碗,轻轻扶着江玉珣躺回榻上。    ……昨晚的事归根结底也是自己找的,江玉珣并不是存心想要报复应长川。    见对方转身去放碗勺,他忍不住开口叫住了应长川:“……等等,陛下。”    “怎么了?”被竹帘滤过一遍的阳光,将应长川的眼眸映得格外温柔。    “陛下也有一晚没有休息了吧?”江玉珣认真地看着他说,“你真的不困吗。”    平心而论,江玉珣此言没有半点问题。    然而昨晚刚在这一点上翻过车的他,说完这句话心中就拉起了警报。    ……应长川千万别又误会了什么!    自己真的不是在质疑他的体力。    江玉珣立刻补充道:“你别误会,我没有那个意思。”    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慌与懊悔后,应长川难得停下脚步,并反思了一瞬……自己于阿珣心中的形象,是否有些不大正经?    ※    夏风中逐渐多了几分凉意。    围绕小筑轻淌的溪流也氤氲着多了些雾气。    一场小雨过后,暑气荡然无存。    第一片落叶自小筑不远处那棵柳树上坠了下来。    昼夜颠倒之下,十日的时间也变得格外快。    按照应长川原本的计划,这十日两人还要到昭都、月鞘岭上闲逛一番。    可谁知最后竟一步也没有离开燕衔岛的地界。    弹指之间就到了下岛的日子。    明日便要重新开始工作,生物钟绝不能再乱下去。    江玉珣虽然还有些困,仍强忍着没有在白天睡觉。    榆木制成的马车上铺了厚厚一层软垫,江玉珣靠在放了棉质靠枕的车壁上,并将车帘撩开小缝朝窗外看去。    知不觉立秋已过。    往年这个时候,百姓已开始准备收获粟米。    但如今亩产更高、营养更好的小麦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怡河两岸百姓日常所需,甚至于填满了粮仓。    他们也不再执着于播种粟米。    而是在夏收之后,在田地里种满了白菜、菠菜等蔬菜。    ——上过学堂的百姓都知道,与“吃饱”同等重要的还有“吃好”。    除了肉食以外,各种各样的蔬菜与茶叶也必不可少。    此时田间地头满是正在种植菠菜的百姓。    不远处还有人在零碎的土地上开着荒。    有了新的效率更高的农具以后,能够参与劳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除了青壮年男子以外,孩童与妇人也能够拿起工具收割、垦荒。    自今年起,大周凡是青壮年劳动力不分男女均可单独立户、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