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淡水鱼女配 第267节
    “什么好东西?”    平江好奇。    “鸡枞!”    “那味道才鲜香呢!”    “用油炸一道, 再用来拌面, 那味道绝了!”    剧组的人听得咽口水。    感觉手里的腊肉菌菇都略逊了一筹。    “久闻大名!”    “我以前在这边下乡的同乡就跟我念叨过!”    “说那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让他久久不忘!”    “现在, 我也算要有口福了!”    “咱们不是要待半年的时间吗?谁说不定还真能尝道!”    平江笑道。    “那就要看运气了!”    村长呵呵笑。    。    接风宴,吃得宾主尽欢。    村长给剧组安排的住宿, 就在村委会旁边闲置的几间屋子。    一个人住一间时不可能了,只能男女分开, 住个大通铺。    至于去村民家借住。    两方都没想过, 没得找一些麻烦事。    屋子之前就被人打扫过一遍了。    里面的床这些都有, 大家只要铺好自己的铺盖就行。    。    周蕊先回了一趟家。    家里还是走时的那样。    被子这些可能被家里的人拿出去晒过, 季=所以也闻道什么霉味。    锁上门, 去了老屋。    一进门, 家里的小白和小黑就摇着尾巴迎过来。    周蕊摸了摸它们的头。    尾巴摇得更欢快了。    “弟妹,忙完了?”    付大嫂从店里出来。    “那边也没有我要插手的地方。”    两边都有人安排的好好的。    根本用不到她这个中间人。    “弟妹,正好你回来,我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    付大嫂季拿了两个板凳过来。    周蕊接过。    “什么事?”    “就是付春!”    “她不是年龄大了一点,上学的成绩也勉勉强强,但她自己不想继续上了!”    “想学一门手艺!”    付大嫂也不知她大闺女哪来的想法。    好好的学不上,非得去学什么手艺。    那不是老一辈送不起孩子读书,才会想出的谋生路。    或者家里养不起的,直接送给别人,帮着养几年,名义上说是去学手艺,实际上就是给人使嘴的。    现在村里的条件这么好,竟还想着学什么手艺。    付大嫂和付大哥本来一听自己闺女这么说的时候。    心里就窜上怒气。    但因着付春的性子不是那种外向的,好不容易跟父母提了要求。    估计自己都提了好大勇气。    要是换成付冬,估计大棒子早就呼身上了。    夫妻俩最后只能耐着性子,让她说说原因。    “我读书成绩也一般,将来也不知能读到哪呢!”    “还不如像穆爷爷那样,有自己的一门手艺,起码也能养活自己!”    夫妻俩没想到,竟是被村里的穆老爷子影响了。    不过也能想到,穆家这一年,赚得可是让人眼红。    但人家也会回馈一下村里。    所以,并没有眼红病上门找事。    周蕊听了。    想了想付春的性格。    倒是有点能理解。    小姑娘就不是那种争强好胜,外向的人。    倒是没想到,人家活得还很清醒。    知道自己的劣势,早早地就给自己想好了出路。    不是每个孩子对学习都能一直兴奋下去了。    在慢慢的学习过程中,主观客观的环境,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有的会打了退堂鼓,自暴自弃。    有的则会很快清醒地,给自己换一个方向。    付春就属于后一种。    周蕊倒是挺赞赏的。    “那她想学什么?”    “刺绣!”    “也不知是不是小时候,被我带歪的!”    付大嫂突然有点后悔。    当时就不应该让付春学什么针线活。    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也没有现在的环境和眼见。    自然觉得女人的一生,不就是嫁人生子吗?    这针线活做得好,到时候挑对象也是个加分项。    婆家也会满意。    周蕊对于大嫂曾经的想法,到没有说什么对错。    毕竟,当时的能力,他们也尽到自己的能力为小辈谋划了。    除了一些极品,谁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得好呢!    但现在,环境变好,人思想也变了。    自然不再固守着老思想。    “我到觉得挺好!”    “她要是真喜欢,找个真正的师傅带一带,说不定以后真能比读书还出息!”    周蕊倒是很赞同。    刺绣啊!    这要找到一个真正厉害的师傅,后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将来,手艺人多吃香啊!    更别说这种华式高定的手艺。    那真是高定天花板!    一针一线,都是价值不菲。    不过    “学还是要上的,起码不能让自己成个文盲吧?”    虽说那行业不看学历,但有学历也是好的。    “家里就不要给她压力,能读到哪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