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海岛小夫妻,养崽撩夫甜蜜蜜 第38节
    因为想办的事情多,这回出门她肯定不能带着两个孩子。于是早早地就和楼下的孟菊英商量好了,让军军和小海洋今天在她家里玩一天。    这次的虾晒得挺成功的,五十三斤虾一共晒出来了十三斤半的带壳虾仁。    虽然带壳,但因为当时煮虾的时候江嘉意放了盐和卤料,虾干的滋味很好,咸淡合适,连虾壳都是可以直接吃的。    江嘉意算了一笔账,十块钱的虾晒了十三斤半,一斤合下来也就是七毛多的成本。    她之前打听过,这时候寄包裹一斤的价格是一毛二分钱,十斤就是一块二,加在一起成本也不足一块钱。    而云县那边的虾干绝对不可能卖一块钱一斤。    不光价格会比这个高很多,关键是有钱也买不到!    江嘉意其实有个打算,就是想和爸妈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搞代购。    她这里把虾干制作出来寄回去,那边爸妈帮忙在厂里或者亲朋好友中推销一下。    对外肯定不可能说是卖的,但这时候物资紧缺,大家托外地亲友帮忙买些特色食品日用品都是非常正常的。    谁家有点这样的资源,大家都恨不得求着扒着想让帮忙给代买,她觉得这事儿不见得做不成。    云州岛这边买海鲜又不限购,还不需要票,真的是太占优势了。    只是具体怎么操作,中间的流程和细节要怎么搞,必须捋清楚,做隐秘,绝对不能给家里还有哥哥埋下祸患,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但这都是后话了,也不着急,此时还是先把东西寄回去再说。    江嘉意没有把十三斤虾都寄走,主要是她背不动。    十斤虾就已经把她的背包撑得满满的了。    她刚把出门要带的东西收拾好,正想带着孩子下楼的时候,没想到孟菊英却先敲响了房门。    江嘉意打开门,道:“嫂子,我们正准备下去呢。”    孟菊英手里拿着个小竹篮,竹篮里放着四块葱油饼。    那葱油饼是刚烙出来的,扑鼻的香。    孟菊英将竹篮往江嘉意手里一塞,说:“小巧刚烙的,我给你拿几块过来,你带上中午吃,就不用在外面买饭了。”    江嘉意谢过,接过来闻了闻,赞道:“小巧的手艺真不错!”    孟菊英显然对于这个侄女还是很喜欢的,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孩儿。    她笑着点头:“小巧这丫头就是嘴碎,心眼儿不坏。你别搭理她,要是哪天再听她说啥不中听的,你告诉我,我收拾她!”    江嘉意笑笑没接这话,而是问:“嫂子,你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孟菊英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的尴尬,但还是笑着说:“你这人啊就是机灵,啥事就没有你看不出来的。”    她说着往江嘉意跟前凑了凑,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小江,我看你衣服怪多的,能不能找条裙子借小巧穿穿啊?就穿一天,用完就还你。”    借裙子?    江嘉意没有想到孟菊英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请求。    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    这个时候大家东西都不多,家里能买得起新衣服的更是少见。    谁家有点什么事,在亲朋好友间借件衣服穿穿是常事儿。    在原主的记忆里,之前下乡的时候谁要是有件新军装,很可能一个村子的小伙儿结婚都会来借。    甚至能连着借好几年,直到把那衣服穿到旧的不行才罢休。    只是江嘉意毕竟不是真的这个时代的人,让她把贴身穿的裙子借给别人穿还怪别扭的。    特别还是借给林小巧。    光想想她的心里就强烈的抵触。    江嘉意思忖了下,进了里屋。    她在带来的行李包中翻找了一通,然后找出了一条粉红底儿印着绿叶黄碎花的的确良连衣裙。    那连衣裙很新,看得出根本就没有穿过几次。    这裙子是原主结婚时候的婚裙,当时还是她爸妈专门买了给她寄到村里去的。    原主曾经非常珍惜这条裙子,除了结婚那几天穿了穿,过后就一直放在箱子里再也舍不得拿出来了。    所以虽然好几年过去了,裙子依然很新。    但这裙子是化纤布料,穿着不透气,一出汗就贴在身上难受得很。    加上这花色实在是辣眼睛,江嘉意无论如何是不愿意穿它的。    之所以带着过来,还是因为当初打包行李的时候母亲硬塞进来的,说她穿着好看。    这裙子是爸妈买的,她没好意思强硬地拒绝。    可她真不会穿。    江嘉意觉得不光自己,就算是原主应该也不会想再保留这条裙子了,毕竟看见它就会想起那段失败的婚姻,还不够膈应呢!    于是她把连衣裙拿出来塞到了孟菊英的手里,跟她说:“嫂子,这裙子你拿回去给小巧穿吧,等她穿过之后也不用还我,你给月月改改,让她过年穿。”    孟菊英看着手里这条差不多全新的裙子顿时惊讶了,连忙说:“可用不着!我就让小巧穿一天,穿过之后洗干净立刻给你送回来。”    江嘉意笑了:“我说真的。这裙子我穿着有点瘦了,我这人针线不行,也不想改。你要是不嫌弃就给月月改改,权当我送她的。”    孟菊英暗暗打量了一下江嘉意的身材,只觉得她应该比小巧还更瘦一点。    主要是小巧在乡下劳作惯了,更粗壮一些。    只是江嘉意执意要送,孟菊英也不好再推辞。    主要还是这裙子真的太好看了!    这样的花色,这样的做工,一看就是在大城市买的,绝对不是手工缝纫的。    而且,买这么一条裙子得用多少张布票啊?    孟菊英觉得反正他们家现在肯定买不起。    找机会给军军买点东西吧。    孟菊英在心里琢磨着。    孟菊英知道江嘉意心里对自家侄女还是有芥蒂,不然不会一再强调这裙子是送给月月的。    可她并不在意。    这样才更说明人家小江大气啊!    对小巧再不喜欢,人家也没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掉在地上。    想到这儿,孟菊英心里对江嘉意更喜欢了些。    为了表示亲近,她特意解释道:“哎呀,小江,我真不是故意来给你添麻烦的,我也是没办法。    这几天我家老林一直张罗着想给小巧介绍个对象,这不是看得差不多了,就想让她和人家见见面。    主要是这安排的时间太赶了,我现去撕布回来给她做也来不及,所以就想着先到你这儿借一件让她应付一下。    回头我啥时候有空进城再去给她买。”    听到要给林小巧介绍对象,江嘉意也来了精神。    主要是她想知道介绍的人是谁?    是不是自己熟悉的。    她立刻问:“林政委看上谁了?”    孟菊英一笑:“我都不知道呢!他弄了一张纸,写写画画的,搞得跟什么似的,特别认真。我也不认识啥字儿,我都闹不明白他到底写的啥?”    听说林政委为了给林小巧介绍对象,竟然还搞起了筛选,江嘉意不由得咋舌。    也真心觉得那丫头别管人品咋地,运气是真不错!    至少叔婶儿对她是真好。    告别了孟菊英和两个孩子,江嘉意坐轮渡进了城。    南江市虽然是第一次逛,但江嘉意来之前已经打听清楚了主要路线,所以倒也淡定。    下了轮渡后她首先去了邮局,先将虾干邮寄了出去。    之后她给妈妈打了个电话。    原本江嘉意的打算是碰碰运气,如果妈妈不在的话那就找人捎个话,让家里注意接收包裹就行了。    可没成想把电话打到食堂的时候还正好赶上妈妈当班儿。    江嘉意妈妈刘巧凤在食堂上班,是面点师傅。    听到女儿打电话过来,她连手都没来得及洗就跑出去接电话了。    “嘉嘉,出什么事了吗?”将电话一拿起,刘巧凤就紧张地问道。    “没事儿,妈,你别急。我打电话就是跟你说一声我寄了个包裹回去,是自己晒的虾干,写的爸的名字,你们注意查收一下。”    “嗐,你寄啥包裹啊?有东西留着自己吃!”    听了这话,刘巧凤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天打电话到部队,虽然当时女儿表现得很镇定,可挂了电话后刘巧凤一直担心,怕她心里难受。    这几天一直惦记着,还想找机会再打个电话过去安慰一下。    没想到女儿不仅没事,竟然还有精神给家里晒虾干!    看来是真想开了。    听着女儿在电话那边碎碎念,刘巧凤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只觉得丈夫说得对,闺女的心可真大!    不过孩子想得开做父母的自然高兴。    “妈,我包裹里放了一封信,你和爸好好看看。”江嘉意交代道。    她在信里写了她的打算,今天打电话主要就是想强调一下这件事。    “好,好。”刘巧玲忙不迭地答应:“包裹一到我们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