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书迷正在阅读:她软、野蛮缠绵、精神体是幻想系如何贴贴、谁家清冷白月光天天咬人腺体啊、十三夜、命剩两年,假千金发疯撕剧本了、八零军婚:娇软美人被硬汉宠上天、诱宠军婚,娇软知青拿捏高冷军官、错撩权臣后,我被娇养了、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
		
		    身为亲王,他有权利参加每日的早朝。    只是他今日来得有些迟,迟到李璟已经起身,准备退朝回家。    有些朝臣已经吃完了捎带进来的零嘴,掸掉落在衣服前襟上的芝麻粒,准备去吃一顿正经早饭。    还有些朝臣昏昏欲睡,想回去睡个回笼觉。    这个时候,门开了。    一道斜斜的影子落入殿内,那是初升的红日,从东南方,照亮李策的身影。    李璟惊讶地看着缓步而入的弟弟,从高高的御案上走下来。一边走,一边吩咐道:“去给楚王拿把椅子,去端参茶,把早膳也送进来……”    笑容在李策的唇角散开,让他一双寒星般的眼眸里,稍稍露出温暖。    “不必了,”他开口道,“本王不是来用饭的。”    他不是来用膳的。    朝臣向李策看过来。    看他挺拔的身姿,看他俊美的脸庞,看他郑重的神色,看他眼中的寒光。    他来做什么?    朝臣们不敢议论,却敢猜想。    听说楚王行将就木,活不了多少日子了。    有些朝臣决定今年过年,不去楚王府送礼了。还有些朝臣则偷偷采买丧葬用品,准备倒手卖给礼部,赚一笔银子。    有朝臣惋惜他将要英年早逝,还有朝臣则惦记着,等李策死了,自己家的儿子有没有机会,去求娶一下叶娇。    众人各怀心思,但是有几个人,心中却如闪电落下,瞬时生起一丝希望。    不会是……    他敢吗……    他能吗……    大理寺卿崔玉路向李策看去,直到听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答案。    “本王请谏彻查裴衍贪腐案,本王手中,有裴衍贪腐银两去处的实证!”    李策的声音不大,却如响雷,震动每一位朝臣。    崔玉路瞬时出了一身热汗,感觉自己浑身发麻、站立不稳。他觉得脸上有些热,抹一下,竟是泪水。    终于,终于有人肯出头了!    不惧权势、不怕报复、伸张正义、肃清朝堂!    李璟距离李策只有几步,此时也停住脚。    他张了张口,不敢问出他心里的疑问。    半晌,是兵部尚书问了出来。    “楚王殿下,”宋守节年龄大了,说话却仍声如洪钟,“裴衍贪腐银两的去处,是哪儿啊?”    他盯着李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李策转头看着他,正色道:“太子李璋。”    大殿静如午夜的皇陵,只是这安静中,仿佛有大唐历代先祖的视线,在李策身上聚集。    这安静,静得人声鼎沸。    他说出来了!    他不想活了!    ……    第392章 惊天大案    不是没人怀疑过太子。    皇子的薪俸不多,但这些年来,太子豢养护卫、培植暗探、拉拢朝臣、左右朝事,又在肃清肃王、魏王势力时,狠辣果决,得到宗室和几位老臣的支持。    这些,都要花钱。    钱从哪里来?    皇帝是不会给的。皇帝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羽翼丰满抢夺权柄。    那就只能从裴氏那里拿。    众人眼明心亮却又闭口藏舌,是因为他是太子,是国之储君,是皇帝庇护的嫡子。    为求公道忤逆圣意,如何能活?    众人看着李策,似乎被某种力量震慑,不敢反驳质疑,只能把视线挪到李璟身上。    看吧,李璟又要跑了!    朝臣已经摸清了李璟的招数。    困难的问题抛给宰相,麻烦的问题扔给六部,但是若有关系到生死的,就干脆攥紧拳头跑路。    因为这些日子跑得有些多,眼看他已经瘦下来,肚子都不再鼓着了。    奇怪的是他今日并没有跑。    他攥紧拳头,又无措地松开。向李策走了两步,脸上已看不到关切紧张,只余一片煞白。    慌乱、惊骇、焦灼、担忧,接着是错综复杂的崩溃,像戴着一副凝固在脸上的面具,许久都没有变化。    “小九,你……”终于,李璟道,“你还病着,是不是病糊涂了啊?”    起初他的声音还很清澈,说到最后,已经有了哭腔。    求求你收回你说的话,我不想你死,也不想站在你和太子中间,看着兄弟相残,左右为难。    这是他一直担忧的事,而这一天,还是来了。    “本王很清醒,”李策对着李璟温和地笑,缓缓道,“五哥既然监国理政,这么大的事,该禀告父皇才对。”    亲王弹劾太子贪腐,当然是震惊朝野的大事。    李璟的心揪着,像被人用磨细的石针扎下去,一阵阵刺痛。    禀告父皇……让他一怒之下,杀了你吗?    李璟向外看了一眼,头脑混乱,刹那间已忘记去往长生殿的路该怎么走。    “殿下,殿下?”长公主送给他的小内侍刘振提醒道,“奴婢为您引路。”    一个时辰后,李璟带回了皇帝的旨意。    从宣政殿到长生殿的路也不过一刻多钟,其余的那些时间,没有人能猜到发生了什么。    皇帝如何大发雷霆,如何愤怒生气,如何责骂发狂,如何气到昏厥,惊动了御医。    这些,前朝无人知晓。    他们只知道皇帝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