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切都会有的
头痛,头痛,头痛! 每次喝高了都这样! 妻子田馨评上高级职称,林弘毅高兴非常。因为醉酒后头痛难忍,他原本很注意适度饮酒,但今晚却还是为此喝得很尽兴——超量了。 有经验的老司机都懂:喝“美”之后、头疼之前,夫妻生活超和谐。 江湖传说,喝了陈年茅台酒可以助性?是,还是不是? 总之,林弘毅酒后“行事”很勇猛。 他无法自拔地和田馨痴缠不已,像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连番陷阵那样。 ……事罢。 林弘毅疲惫而满意地躺好安睡后,却不时地被头痛欲裂的感觉困扰。 终于忍耐不住,他睁开了眼,只见屋内一片黑暗。 婚后家里总有妻子安放的长明灯,除非意外停电,否则绝不会这般黑暗。 “咔哒、咔哒、咔哒”,有轻微的声响在静夜中传来。 这声音是闹钟秒针移动的声音。虽已有多年没有听过,但小时候留下的深刻记忆不会错。 可是家里的老式闹钟早就扔掉了,两人结婚以后用的都是电子闹钟。怎么还会听到机械秒针走动的声音? 管不了许多,林弘毅实在是头疼,想要起来去吃片“芬必得”。 不能打扰身边熟睡的田馨,他自己伸手去摸床头柜。 第一个抽屉里是和谐用品,第二个抽屉里有芬必得,他记得很清楚。 手伸得很长,却摸了个空,他险些掉下床去。 床头柜,飞了? 心中诧异的林弘毅坐起身,双脚伸去探寻拖鞋。 怎么是硬邦邦的人字拖?不是妻子买的“亚历山大麦昆”拖鞋? 想到爱妻,林弘毅的头疼减轻了不少。 她,真是老天爷赐给他的宝贝。 总算不枉他苦追三年,直到33岁才抱得美人归。2006年国庆,26岁的田馨终于成了他媳妇。 娶到最心爱的女人,嫁给无尽关怀自己的男人,是林弘毅和田馨都觉得是这辈子最骄傲、最幸福的事。 两人最为遗憾的就是:他娶她晚点了,她嫁他迟点了。 其它的遗憾,便是两人没有一儿半女。 但这只是外人羡慕看着二人幸福生活而产生的,不是这两人的。 林弘毅宠妻,舍不得田馨承受生育之苦。 除此之外,他倒也大方地承认:爱是自私的。即便是亲生子女,也是“第三者”。不能,也没必要让孩子占据妻子或者自己的心,淡化两人彼此的爱。 林弘毅的话,田馨听来满是温暖、甜蜜,很是感激、赞同。 婚后至今,二人一直丁宠,日子逍遥自在。 工作事业再忙碌,家里也养了两只做了绝育的猫咪作伴:一只美短,公猫,名字叫做米勒;一只森林猫,母猫,名字叫做辛妮。 林弘毅对丁宠生活很满意,坚定信念地要和田馨,幸福、性福到天荒地老。 想到娇妻,此时的他,又有些蠢蠢欲动。 他把双脚收回床上,伸手去摸旁边的妻子田馨,却没有意料中的温香、温软——扑了个空! 林弘毅顿时慌张起来,连那双人字拖也顾不得穿上了。 心急如焚的他,立刻赤脚奔去墙边,想要按亮屋内的吸顶灯。 没有摸到开关,他只摸到一根细绳。来不及多想,他赶紧使劲拽了一下。 “啪”的一声,屋顶的一只日光灯管,立即用雪白的光亮,将这间屋子照得清晰无比。 屋中陈旧的衣柜、写字台、木靠背椅、小书架、小闹钟,甚至还有一个煤炉子摆在墙角……。 更不管有什么陈设了——田馨,他最为心爱的女人,不见了!!! 林弘毅眼见屋内状况,心中惊骇万分。 “啪”,“啪”,“啪”! 不敢相信眼前现实,林弘毅连续拽了数次灯绳,再发现了墙上挂着的,小日历本上的年月日。 他终于确认了:现在是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晚上八点,不是二零二一年的五月一日凌晨! 蓝海湾公寓二百多平米的居室房,变为了三十年前处于槐榆胡同内,自家四合院里的一间小屋! 阔大的落地窗、意大利家具、猫咪米勒和辛妮,与心爱的田馨一起,不见了!!! 眼前的巨变,冲击着本来心理素质很好的林弘毅。 急得冷汗淋漓,急得心肠百结,又能怎么样?! 呆站了许久,他走到衣柜的穿衣镜前。 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林弘毅呆住了:浓眉大眼,身高一米八零,这都没有变。但镜子里不是四十八岁俊逸潇洒的自己,而是十八岁的瘦削文弱的“他”。 这是怎么回事? 默然转回木质单人床坐下,“吱嘎”声音响过之后,他抱着脑袋苦思冥想。 他终于确认:饮酒过多……。我这是,这就是如同传说中的传说那样——重生了! 但是,我的田馨在哪里?! 屋内的木框窗户玻璃,透出室外暗黑的夜色,他觉得身上有些发凉。 沉思许久,他挺直身子笑了起来:这是上天恩德啊!——要让我去掉往日遗憾,更加精彩地活一回!可以帮到更多人!尤其要能够更好地宠妻! 这样想着,林弘毅激情满怀:今生不可拖得太久,一定要尽早娶到田馨! 转而,他又哑然失笑:可是,可是那个小可爱田馨,此时还在杭城的一家小学上学,只有十一岁啊! 笑声还没发出,他已经听见院子里有人在喊:“弘毅,去烧壶开水!” 母亲贺翠莲带着焦虑的喊声,从北屋传来。 催促之下,他赶紧将白衬衫的下摆塞进蓝裤子的腰里。 再套上小夹克,他弯腰穿鞋——当然也不是“杰尼亚”休闲鞋了。 系好白底红色条纹的“回力”牌球鞋的鞋带,他快步走到屋门处拉开小木门。 一阵温和的夜风迎面吹来。 这个年代的春天多风沙,还要治理多年后,京城的天空才会保持更多的澄净。 还好。今晚的天空中,没有从内蒙等地刮来的沙尘。 一轮明月悬在东南的夜空,将银色的光辉洒满京城。 林弘毅稍微辨识一下,也就记起这座小四合院各处的位置。 他走进旁边的自己小厨房,拽了靠门处的灯绳。 黄色的电灯泡温暖的光亮中,他找到放在地上的铝制水壶,拎起来走去院内的水池子。 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入水壶中,林弘毅又是浮想联翩。 这个时候,国内改革不断深化,股市已于去年年底——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十九号鸣锣开市。 各种计划经济中产生的票据,如布票、油票、肉票、粮票、米票、面票,甚至公开半公开的彩电票等,都随着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到来,已经或者即将逐步退出流通。 粮本、副食本等各种本本,将只留下户口本。 未来的中国,“天生我材必有用”,各路人才将更加各展其能。 国际要事,目前最大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实施着“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已经打响。 苏联,将于未来的几个月后解体……。 这些都不是林弘毅最关心的,他只关心如何能与田馨,尽早开始更美好的生活。 水壶已经接满,关上水龙头,林弘毅再仰望了天空明月暗祷后,就转回小厨房。 将水壶放在液化气炉的灶台火眼上,他拿起一边的火柴盒。从里面抽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侧面的磷面猛地一划。 “嚓”的一声,一团青烟冒过后,火柴棍前端立即闪出一簇小火光。 他左手拧开灶台的开关,右手的这簇火光凑近灶眼,火苗立即窜向水壶壶底。 很满意迅速融入三十年前的时光里,林弘毅扔掉手中的火柴棍,听着水壶逐渐发出受热后的“呲呲”声响,再看了一下厨房内的陈设。 一个小橱柜,切菜板、菜刀、筷笼等厨具,摆在一张小桌上。 油盐酱醋,青菜几捆。 这就是平凡人家的状况,很简单、很美好。 水壶的盖子“噗哒、噗哒”的,一下一下地耸动着,被壶内的蒸汽顶了起来。 林弘毅关掉液化气阀门,拎着水壶走去父母所住的北屋。 拉开屋门,他只见屋内烟气腾腾。几人坐在榆木八仙桌旁,或者沉闷着抽烟,或者呆坐。 高脚柜上,那台21吋“牡丹”牌彩色电视机,正在播放着电视剧《渴望》。剧情是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刘慧芳,与两位追求者王沪生、宋大成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出来的故事。 这部令万人空巷的热播剧,此时屋中几人谁也无心去看。 父亲林春平显得很是垂头丧气,母亲的眼圈也似乎因为抹了眼泪而红肿着。 另有两人,一个身穿中山装,一个身穿西服外套。他们坐在一旁,也是唉声叹气。 林弘毅往桌子上的搪瓷大茶缸里倒满开水,茉莉花茶的浓郁香气立即喷涌而出。 再找到桌边的暖壶,他拿掉瓶口的木塞,将水壶里的开水灌入。 母亲贺翠莲起身端起大茶缸,给那两人的茶杯中续了茶后再坐回一边。 “老林,这事再着急也是没有。”穿中山装的人,叹气说着,“咱们那里,才办个‘三产’小公司。也是为了能让职工们,多得一点奖金罢了。可,可现在这事,怎么办才好?” 另一个穿西服的人看了一下面容愁苦的林春平,忍住了发言,接着抽烟。 父亲满脸悲愤、悔恨,林弘毅看着不禁有些诧异,呆站在一边。 许久,林春平抬手拍了一下桌子。 “啪”的声响过后,他愤然地说:“出了这事,我必须负责到底!请你们转告领导,多少钱我都赔!就是卖掉这个小四合院,我也不能让国家资产受损失!” 那两人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现出喜色,觉得他们此行的任务基本完成。 带着自己释然,但是对林春平无比关怀的语气,这两人又劝慰他“看开一点,人生一世经历的,都是浮云……” 母亲听了,不禁哽咽着说:“这院子是祖辈传下来的,忍心卖吗?另外,还有吴家人同住的。真要卖掉小院,忍心轰走他们吗?!” 林弘毅回忆着往事,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位于美丽而著名的什刹海旁边的这座独进小院,前世因为种种缘由,很早就以低廉的价格卖掉了。 不要说多少钱,这是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 愧对祖辈不说,看看这些关键词,就足以令人悔恨不已: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接连成片,统称什刹海。 碧波,垂柳,荷花,银锭桥,夏天划船、冬天滑冰,遛鸟下棋唱京剧,美食咖啡泡酒吧……。 这处二环路内难得的,闹中取静、恬淡安逸的生活场景,远离了林家人。 一家人搬去了距此几十里外的,京城东面的通县(现通州),为旧时记忆耿耿于怀了一生。 既然现在重生回来,就绝不能再留遗憾! 上前一步,林弘毅着急地对林春平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小院不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