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第78节
书迷正在阅读:亏成首富从烂片开始、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姑奶奶下山养崽,却全民轰动!、替代品、风月局、我那长命的龙傲天丈夫、小镇南塔[悬疑]、快穿:渣女她只攻略不负责、你发癫,我更癫,恋综上面肩并肩、他只对我乖[重生]
众人起身见过德妃,宜妃也懒懒说了一声:“德妃姐姐真是大忙人。” 她顿了顿,唇边溢出一丝冷笑。 “这宫里要是少了你,可如何是好?姐妹们怕是冬衣都凑不全了。” 这话就不好听了。 不过德妃并不理会她,只让众人落座,才沉稳坐到了宜妃对面的椅子上。 她的目光在众人面上扫过,然后才问邢昭仪:“赵昭媛怎么没到?” 才人之上,除了赵昭媛和汪才人都到了。 邢昭仪忙笑着说:“赵妹妹这几日身体不适,夜里睡不好,今日便让臣妾帮她告假了。” 德妃也不强求,就道:“若是还不好,得让太医院仔细看看。” 邢昭仪继续笑着说:“还是每一月的那点事,太医院看过几回,都不见好,只能养着。” 德妃又关心了两句,才把目光放到众人身上。 “你们也知晓,再过几日就是庄懿太后娘娘的千秋,今年虽不是整寿,可定国公府刚立下大功,陛下便想给庄懿太后娘娘大办一场。” 今年是庄懿太后四十六岁的生辰。 听到定国公府立下大功,宜妃脸上笑容更胜,得意两字几乎要刻在眉宇间。 “还是陛下孝顺,从来都敬重懿太后娘娘。” 众人眼观鼻,鼻关心,都不发表意见。 德妃也淡淡同宜妃点头,道:“正是如此。” 德妃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方才庄懿太后娘娘忽然遣人过来,说如今夏日汛期,各地都有水患,陛下国事繁忙,百姓孤苦,便还是不要大办。” 皇帝说要给太后大办,太后却又不让大办,德妃自己可做不了主。 但昨日德妃已经派人到各宫通传了,今日又变卦实在不好,所以她急急忙忙去了一趟乾元宫,这才忙得一头是汗。 大办有大办的说法,小办有小办的体面,德妃需要萧元宸给个准话。 看德妃这态度,萧元宸应该是果断给了口谕。 果然,德妃吃了一口热茶,才道:“陛下口谕,谨遵太后懿旨,不过虽不大办,却也不好简薄,让咱们掂量操持,定要让懿太后娘娘过一个开心生辰。” 她这样一说,其余的宫妃们立即就夸陛下有孝心。 沈初宜却低下头,心底里忍不住念叨一句。 之前顾庶人也喜欢如此,说话含糊不清,看似给了明确的旨意,但实际办起来却又不知要如何行事。 问就是你自己想办法。 不还是干活的人费心? 若是做得好,也不过就夸奖几句,若是做的不好,大抵还要被训斥。 沈初宜分神想,恐怕这皇宫里,只有陛下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 德妃说完,宜妃就开口:“那德妃姐姐可有个章程?” 她道:“毕竟德妃姐姐秀外慧中,是京中有名的才女,有你在,懿太后娘娘的千秋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德妃还没开口,宜妃就又看向步充容。 “对了,说起才女,这不还有步充容?” 这些时日沈初宜同这些宫妃打交道,渐渐熟悉了各人的性格,其中性格最强烈的就是宜妃了。 这位顺风顺水的宜妃娘娘也不知是怎么了,见了任何人都气不顺,非要说上一句,仿佛不把人得罪光了不罢休。 不过德妃不同她一般见识,其他宫妃也不会忤逆她,倒是没出什么大风波。 步充容确实不喜同人交际,很少在外走动,沈初宜想不到她如何能得罪宜妃。 沈初宜原有些担心步充容,结果抬头就瞧见步充容依旧老神在在坐在那,似乎都没听见宜妃的话,心里不由莞尔。 如此看来,步充容也是个厉害人物。 宜妃一连挑衅了两人,结果德妃客客气气,步充容理都不理,她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顿时更生气了。 “你们真是无趣。” 宜妃念叨着:“整日里只会吃斋念佛,到处装作贤良淑德,没意思极了。” 倒是耿贵嫔哄了她一句:“因为咱们都知道宜妃姐姐没有坏心,只是直爽了些,自然不会觉得委屈,也不会同姐姐置气。” 这耿贵嫔也很有本事。 耿贵嫔开了口,德妃就顺势给宜妃台阶下:“如今咱们要做的,还是好好办一场懿太后娘娘的千秋宴,宜妃妹妹。” 德妃特地点了宜妃的名字。 “您是懿太后的堂侄女,同太后娘娘最是亲近,这宫里若说谁最亲近太后,自然是你了。” “去岁两位太后的千秋都是在玉竹芳景摆的,都请了京中有名的南戏班子,唱了一整日的大戏。” 德妃的目光淡淡落在宜妃身上:“宜妃妹妹,今年你可有什么想法?” ———— 宜妃没想到最后这事居然落到自己身上,当即就闭上了嘴。 德妃同她从小就认识,当年一起上书院的时候就知道她什么秉性,嘴上说的厉害,却是个外强中干的草包。 所以平日里宜妃如何挑衅,她都八风不动,因为宜妃自己也讨不到好处,搭理她反而不美。 这会儿要动真格,宜妃自然说不出什么花样来。 “这般仓促,我哪里想到好法子?”宜妃支支吾吾。 德妃也不逼她,只问:“宜妃妹妹先想想,贵嫔妹妹可有想法?” 耿贵嫔倒是很认真。 她思忖片刻,道:“不如别出心裁?” 德妃来了兴致:“如何?” 耿贵嫔就笑了。 她生得小家碧玉,原来容貌并不很出色,现在一双女儿承欢膝下,身上多了几分温婉和柔和。 竟是有一种别样的美。 “如今宫里炎热,两位太后娘娘年岁也大了,前几日臣妾领着溪儿和湘湘去看望睿太后娘娘,才发现娘娘已经许久未去御花园了。” 她很细心,就道:“臣妾便猜到是因为宫里太热,太后娘娘们不便出宫,可整日憋在宫里也不是好事。” 德妃不由坐直身体。 她处理宫事一直有条不紊,样样都能办得妥帖,为人正派稳重,做事公允,上至两位太后,下至普通宫人,没有不夸奖她的。 但她确实不如宜妃娇俏可人,也不 如耿贵嫔温柔婉约,她自己心里很清楚,她太中规中矩,不知道如何讨人欢心。 她只能更努力,能勤勉,才能让自己在宫里稳坐德妃之位。 耿贵嫔的小心思确实是她最需要的。 所以德妃听的格外认真。 沈初宜听得也很认真。 她原不熟悉这些高高在上的娘娘们,直到现在可以一起坐在花厅里叙话,才慢慢知道各人的性格和习惯。 果然,每个人都有出色之地。 沈初宜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劲头,她知道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都是年少时家境贫寒带来的缺失。 她并不以自己的出身为耻,相反,她很感谢父母对她的教导。 五湖四海,沙漠森林,整个大楚幅员辽阔,百姓不止万万人。 如同德妃宜妃这样的名门千金,只是沧海中的一粟。 沈初宜才是芸芸众生。 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比旁人差,这半年来,她如此勤奋,努力学习所见所得的一切,她相信,用不了太久,她也可以成为如同德妃这样优秀的女子。 耿贵嫔见众人都认真看向她,倒是有些羞赧了。 她浅浅一笑,道:“先帝时京中暑热,若不去玉泉行宫避暑,大约都去畅春园纳凉,那边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最重要的是比长信宫要凉快得多,又不用兴师动众挪宫。” 畅春园位于长信宫以北,玉泉山脉延续嘉陵山以南,背有高山,遮挡风沙,南有金沙湖,凉风能送爽。 得天独厚的位置让畅春园冬暖夏凉,十分宜居。 早先成文皇帝时,畅春园已修建暖阁湖苑,到了先帝时畅春园已经基本完工。 同长信宫的工整威严相比,畅春园更有江南风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先帝中年时有数年都在畅春园,后来重病才回到长信宫。 到了萧元宸登基为帝之后,一开始要守孝,后来国事繁忙就一直没有挪动。 如今耿贵嫔忽然提起畅春园,倒是都把妃嫔们的心思勾了起来。 有畅春园的山水美景,谁还想住逼仄的长信宫呢。 耿贵嫔抬眸看了看德妃,见她鼓励地看着自己,便深吸口气,道:“不如趁着懿太后娘娘的生辰,咱们陪着两位太后娘娘去一趟畅春园,游湖赏景,也不用弄多大的架势,只要能一起用一顿午膳便好。” 她道:“畅春园距离长信宫不远,只要御膳房提前备了膳食过去,打扫一条游船和临时的休息楼阁,大约就可以了。” 这样既不花费什么,也不用准备各种歌舞宴席,到时候内外命妇都不叫入宫,只请两位一太后娘娘的娘家近亲入宫,一起游湖看景,纳凉避暑。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德妃很难得笑了一下。 她看向众人,问:“诸位妹妹如何看?” 大家自然也想出宫游玩,耿贵嫔这个提议真是深得人心。 就连一向挑剔的宜妃,这回都真心实意夸了一句:“我觉得这提议很好。” 她说完,端嫔也开口:“臣妾以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