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42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忽然。 前院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一众大汉当即安静下来。 “谁啊?” 院子里响起了老仆的喊声。 “金吾卫巡街!开门!” “……” 吱呀的开门声传入堂中。 姜亥已从后堂拿了弩出来,将弩架在窗枢上,从窗户的小缝往外看去。 隔着一整个院子,灯笼的光亮一点点从大门照进来。 几个披甲的金吾卫正站在门外,还有一个少年带着华服婢女站在其中。 姜亥眯了眯眼,认出了对方。 那便是方才他们说的被活埋了却不死的薛白,姜卯被拿那日也在场。 弩箭的角度稍稍调整了一下,指向了薛白。 有披甲的金吾卫动了,走上前两步,站在院中张望。 “今夜坊间有飞贼,金吾卫正在搜查!这是谁的院子?” 姜亥遂冷笑了一下。 果然,只见那老仆不慌不忙上前,应道:“我家阿郎姓王,讳焊,在户部任职。” *** “打扰了。” 郭千里勉强从脸上挤出些笑容来,向守院的老仆点了点头,带着人往外走去。 “下一家吧。” “王焊是谁?”薛白问道。 今夜他总觉得有些奇怪,最后还是督促郭千里按着武康成巡夜时的路径查一遍,一家家宅院敲门问询、登记,以期能查到一些线索。 “你不知王焊,可知王鉷?” “有听说过。”薛白回想着那日去大理寺前听到的一些名字,道:“也是右相的人?” 郭千里点点头,伸出一只手来,边数边道:“和籴使、长春宫使、户口色役使、监察御史、京畿关内采访黜陟使……总之王鉷身兼十数职,乃是右相的得力助手,圣人面前的红人,他的弟弟的别院,不是我们能查的。太子的死士也不可能藏在里面。” 薛白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心想太子的死士有可能藏在李林甫母亲的别业里,为何又不能藏在王鉷弟弟的别院里? 当然,这只是他今夜查访的诸多宅院中的一个,能做的也只是将他们一个个都记下来。 *** “走了。” 宅院大堂中,姜亥转过身来,只见一众大汉还在饮酒。 没人将几个金吾卫当成一回事,淡定地将手里的陌刀、匕首收起来。 “一共也就几个披甲的样子货,没进来算他们走运。” “哈,老的那个,金吾卫郭千里,以前也是陇右的老兵,不会说话,被贬到金吾卫了,投靠了索斗鸡。” “管他是谁,敢进来就剁了他。” 姜亥笑了笑,其实有些巴不得那些金吾卫进来。 跟着东宫办事以来,总觉得压得慌,让他想砍杀些什么。 *** 薛白重新走上望火楼,扫视了一眼长安城东北隅这几个坊,低头在手上的纸上写写画画着,补全地图。 他做这些事时,常常会忘了什么忠奸,只是正常地接了这帝国宰相的文书,正常地做事而已。 相比别的敷衍了事的人,他认真得多。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武康成很可能是借着金吾卫巡街使的职务之便为东宫联络陇右老兵,并在今夜以某种方式给东宫传了信。 “走了一圈,酒都醒了。”郭千里打了个哈欠,道:“薛郎君真没弄错吗?没有证据能证明武康成与姜氏兄弟有关。”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薛白道:“没关系,我们慢慢查。” 郭千里叹了口气,道:“还以为能在右相跟前立一功……薛郎君住哪?我派人送你回去。” “升平坊。” “那我送你回去,我住修行坊。” “多谢了。” 走下望火楼,薛白回过头看了一眼,若有所悟,又拿出纸笔来在自己的纸上划了一笔。 *** “咦?这是什么?地图?” 次日中午,杜五郎走进薛白屋子,很快就看到了他放在床头的笔记。 “昨夜查到的结果。”薛白还未醒来,迷迷糊糊应了一句。 “你不用交给右相?” “右相都不急着迫害太子,你急什么。” “我急?”杜五郎道:“我有甚可急的,可如何是好呢?太子坑杀你与青岚,结了仇了。且这事不解决,右相总是要逼迫于你。” “那你便搞错了。”薛白打了个哈欠,道:“我早与你说过,这是权争,不是求是非对错。” “何意?” “权争讲的是筹码、利益,不是求结果,所以不急。” 薛白随口应着,起身,从杜五郎手里拿回自己的笔记,看了一眼,收好。 “咦。” 杜五郎似乎明白了些,低声问道:“你是不是找到了什么,故意不给右相。” “为何这般说?” “我不是琢磨着你告诉我的话吗?” 薛白摇头苦笑,也不知教杜五郎这些好是不好。 “哎,你起来吧,已经是中午了。”杜五郎道:“阿爷想见你一面。” “是吗?”薛白看了看天色,疑惑道:“他上午出门了吗?” “没有,但有客来过。” “谁?” “总之是京兆杜氏的人。” 薛白点点头,不知为何,脑子想到了前几日听说的那位曾击败吐蕃的鄯州都督杜希望。 他近来查陇右,意识到一件事—— 李林甫捉不到东宫的证据不是因为东宫真的无权无势,事实恰恰相反,是因为东宫的关系网太深、太广,才能够互相掩护,深藏不露。 仅目前他所知的,便有京兆韦氏、京兆杜氏、太原王氏、安定皇甫氏、河东薛氏…… 第31章 寻亲 昨夜查访到了四更才睡,薛白起身已是中午。 与杜五郎说话吵醒了耳房里的皎奴,她出来时脸色十分难看,吓得杜五郎话也说不利索。 “我,我阿爷要见薛白,我带他过去,你那个,可以再睡一会。” “杜有邻想说何事,是连右相府的人都不能听的?”皎奴反问道:“我若连此事都要避讳,右相遣我来做什么?” 杜五郎只觉她好没道理,便是右相的人,也不能这般光明正大要求听人谈话的。 他却不敢多说,苦着脸带着他们往书房走去。 穿过三进院,路过前厅时,只见卢丰娘正与杜家姐妹坐在那说话。 卢丰娘手里捧着本账簿,长吁短叹。 薛白只看一眼,便知她在愁什么。 如今杜有邻失了官职,没了俸禄,这杜宅平时开销便大,一场案子上下打点,已是颇为拮据。 卢丰娘都不必开口,脸上的愁容只是看着便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听了许多抱怨的疲惫。 “唉,娘亲。” 杜五郎一见她,连行礼都是先叹了一口气。 “你好歹劝劝你阿爷。”卢丰娘开口便道:“如今不是卖弄清高的时候,大伯既然过来了一趟,郎君如何都该开口求他帮忙说情复官才是。” “我?我劝劝阿爷?”杜五郎欲言又止,道:“娘亲,我带薛白去见阿爷了。” “去吧。” 卢丰娘看着薛白,温和地笑了笑,又看向他身后的皎奴,下意识站起身,显得有些尊敬。 她敬的是右相府的权势。 可心里也忍不住犯嘀咕,右相也没给杜家安排路走,让人想依附也不知如何依附。 倒是杜家姐妹依旧端坐不动,杜妗淡淡瞥了皎奴一眼,甚至并不掩饰眼中的反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