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458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薛白笑着摇手,表示不在意。 元载道:“何况,万年县尉一职可遇不可求,错过了这一次,不知何年才能有阙额。官场上,一旦受挫就耽误一辈子的例子屡见不鲜啊。” 他很热切,因为换作是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升官,他认为薛白是同路人。 薛白确实也喜欢升官,但不爱做选择,他喜欢都要。既然敢拒绝这个万年县尉,他自是不怕没有阙额,因此一直显得很淡定。 元载见他这态度,不由疑惑问道:“薛郎到底是为何?” “我在偃师县还有未竟之事。” “何事?据我所知,王鉷已答应由你来推荐偃师官员。” “对民生不放心。” 元载一瞬间似有些讶异,挑了挑眉。 薛白笑了笑,问道:“信吗?” 元载沉默了一会儿,叹息道:“我亦出身贫寒,如何不信?” 这态度倒是让薛白有些诧异。 他深深看了元载一眼,意识到自己总是以千年后的眼光,将其看成一个大贪官、大奸臣。 其实今日的元载已显出些贪心、不择手段的特点来,但至少此时此刻,还未泯一颗经世济民之心?但不知还有多少。 元载竟没有再劝薛白,一路奔波而来,他亦是累了,在驿馆住下。 …… 次日,两人一道往偃师城郊巡视,边走边谈。 “薛郎可知,杨国忠自从改了名,愈得圣人器重,尤其是打点太府之后,更是青云直上。” 薛白听了毫无羡慕。 在他看来,杨国忠以圣眷打点些财物的东西,他在地方上的收获亦不小。 “换作是你打点太府。”薛白问道:“能做到让圣人满意吗?” 元载沉吟着,应道:“应该是……能的。” “我大概是不能。” “实话与薛郎说。”元载道:“我很希望你能尽快回长安,除了应对朝中局势的变化,也是压一压国舅身边一些爱捣乱的人。” 可以看得出来,薛白离开长安之后,以杨銛略有些软弱的性子,杨党内部很快已经出现了矛盾。 元载这话,指的显然是杨国忠了。 “我会回去。”薛白道:“沉住气,等到入冬以后吧。” “这样吧,等到新任的县丞颜春卿到了,薛郎若放心,则可早些谋划升官。” “地里的庄稼却不能早些熟,总不能拔苗助长。” 元载转头看向远处正在修水渠的人们,注目良久。 他是懂怎么当官的,薛白若是想要政绩、或者说是收买人心,只要趁现在粮价还未涨,以官府的名义低价收了粮食,等今年若是旱情欠收,高价卖一批,再拿一批赈灾,如此,政绩与民心也就都有了。 薛白却大动干戈做这些事。 这趟来,元载本是有所期待的,助薛白谋划升官;联合王鉷扳倒右相;往后再压倒王鉷、杨国忠,十余年或二十余年间他们或能携手进入宰执之列。 此时他不免有些失望,薛白似乎变了,又好像没变。 “一县之地终究是太小了。”元载道,“国舅已有资格与王鉷、李林甫争宰执之权,到时能改变的远不仅是一县的民生。” “争的哪是宰执之权?是圣眷。” 薛白笑了笑,心知那些人争的仅仅是一个给李隆基当狗腿子的机会。 一旦脱离了田亩人口这些最底层的东西,庙堂之争夺的权力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 元载最终还是没能劝说薛白尽快调回长安。 他在偃师待了两日,在一个清晨赶回长安,奔向一个他认为的能够迅速让他飞黄腾达的权力斗争当中去。 薛白反而慢了下来,安安稳稳地当着他的县官。 *** 元载赶回长安,才到家中,王韫秀便告诉他杨銛有急事相招,让他一回来立即过去。 待到他一到杨府,杨銛便问道:“阿白何时回来?” “薛郎醉心于治理偃师,言最快也要待冬月归长安。” “这如何来得及?!”杨銛不由着急,道:“朝中已有大事。” “请国舅指教。” “就在数日之前,丹州刺史赵奉璋列举李林甫二十余条罪状上告。” 元载眉头一动,莫名有些兴奋,他感到这是鹬蚌相争,已准备好渔翁得利。 杨銛又道:“奏状还未送入宫中,李林甫却得知消息,命人罗织罪名逮捕了赵奉璋,以妖言罪将其杖杀。” “是王鉷指使的赵奉璋。”元载道,“必然如此。” 薛白不在,发生了如此大事,杨銛遂问道:“公辅可有高见?” 元载听了,忽然意识到其实薛白不回来于他未必是坏事。 他或可以成为杨党真正的智囊。 “李林甫有些力不从心了。”元载分析道,“换作是以往,他绝不会让事情闹到这般大的地步。可见王鉷出手确是凌厉,远不是东宫的实力可比。” “可赵奉璋已被杖死了。” “这是给圣人看的。”元载道:“看似李林甫赢了,可若是圣眷不在他,杖杀堂堂太守,反而是李林甫惹圣人不快的开始。” 杨銛悚然而惊,问道:“王鉷故意的?利用赵奉璋之死对付李林甫?” 元载点了点头,道:“当是如此。” “我们该如何做?” “国舅不急,静观其变即可。”元载沉吟着,又道:“但若想知事情进展,可向贵妃打探圣人对赵奉璋案的看法……” 仅过了三日,元载便确定了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赵奉璋案发生之后,圣人亲自下诏,贬谪了一些李林甫的心腹官员。 其中包括谏议大夫宋浑甚至还是名相宋璟之子,只因与李林甫亲善便被贬谪岭南。 再加上薛白从偃师送回的一些证据,直指逆罪案与安禄山有关。 如此种种,让人感到王鉷这次或许真能扳倒李林甫…… *** 五月初十,一名五旬年岁的老者骑着驴进了偃师县城。 他对此地十分好奇,也不先找住处,而是到处逛逛。 难得的是,这么小一个县城,茶馆里竟还有卖民报,甚至还有专门读报的人。 老者见那边热闹,于是也过去买了一壶茶汤,坐在那听人读报,一边喝茶。 这民报上刊的却是些离奇的故事,此时在说的这一个是《狸猫换太子》,讲的是海外有个小国…… 老者正听得有趣,忽然,有人在他面前坐下,问道:“敢问可是颜县丞?” 这是个女娃,一身男装打扮,手里拿着柄短刀,站没站像,坐没坐像,歪着脑袋看着老者,一脸得意。 “你是谁?”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偃师渠帅任木兰是也!” “久仰,老夫颜春卿,渠帅如何知晓我是我?” 任木兰道:“我自然有一帮兄弟盯着,你一进城就认出你了……走吧,报纸也听好了,随我到县署去。” 颜春卿颇有闲情逸致开玩笑,抚须道:“有劳渠帅带路了。” 他这态度倒是让任木兰颇为欢喜,认为这个新来的县丞也不错。 …… 到了县署,先是见过吕令皓,之后才去见薛白。 从这里,颜春卿就看出薛白虽无主官之名,却已有主官之实。 “薛县尉。” “不敢。”薛白忙道:“我该称颜公为大伯。” 颜春卿也不推拒,笑道:“公堂上还是称官名,私下再称大伯不迟。” 他作为长辈,态度很谦和,隐隐地对薛白还有些敬畏。 “好。”薛白道:“大伯放心。” 两人落座,尚未开始叙旧,颜春卿已先开口道:“薛县尉可知老夫从何处调任来的?” “何处?” “丹州,云岩县。” 薛白马上反应过来,问道:“赵奉璋一案,可与你有关?” 颜春卿缓缓道:“不仅是有关,而且赵太守所拟的二十余条罪证,证据皆在老夫手中。不过,老夫也并非有意沾惹此事,恰逢其会罢了。” 薛白马上明白过来,王鉷这是非要将他绑到同一条船上…… 第270章 当归 五月中旬,杨齐宣夫妇护送李腾空、李季兰到王屋山并拜会过玉真公主之后,再次回到了偃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