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801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数日之后,袁履谦躬着身子站在安禄山面前,诚惶诚恐地禀道:“回府君话,下官以为,若非下官尽心尽力,薛白岂止是占据了土门关……他该是占据了常山郡才对。” “哈哈哈。”安禄山捧腹坐在主位上,两侧文武云集,大笑道:“袁卿认为自己有是功劳的?” 袁履谦听着这称呼,愣了一愣,低下头,掩住眼中的异色,应道:“是。” “好!好!” 不知是肥胖还是其它原因,安禄山看起来比田承嗣要好说话得多,脸上时常浮起憨气的笑容。 他抬起肥胖的手,招过李猪儿,道:“本王要赏赐袁卿,把东西拿来。” “喏。” 袁履谦等了一会儿,看着李猪儿的靴子到了面前,他目光上移,只见托盘里摆着的是一叠衣物。 “袁太守,袁太守,接着吧。” 李猪儿连唤了两声,袁履谦才反应过来,接过托盘。 “谢府君。” 抬头看去,只见安禄山眼中带着温和的笑容,鼓励道:“换上试试。” “喏。” 那是一身崭新的官服,但并非大唐的官袍。 说是奉旨讨贼,但才起兵,伪朝的野心就已经毫不遮掩了。 袁履谦迟疑片刻,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开腰带,褪下了大唐官袍,接受了这份恩赏。 安禄山再次呵呵笑起来,像是个财神爷。他不是田承嗣,非要试探出这些地方官员是不是真心,他只要让他们趟进脏水里就够了。 “袁卿回真定城吧,治理好常山。” “喏。”袁履谦执礼告退。 安禄山看着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凝固了起来。 他不想再克制心中的暴躁,迫切地想要发泄。 “我的小舅舅,他还不死,他就在我看得到的地方,就在太行山里!你们全都是废物!” “府君息怒,末将马上拿下土门关……” *** 新任的常山太守袁履谦终于离开了叛军营地。 他低头一看,见到的是一身崭新的伪朝官袍,心中登时泛起强烈的屈辱感。 往后便是平定了叛乱,他也是接受过伪朝官职的人了,非大功无以洗清。 好在,他是有机会立大功的。 袁履谦转头望向巍峨的太行山,告诉自己得忍辱负重,耐心等到消除屈辱的那一刻…… 第420章 恩人 石岭关之战后,王难得这位云中守捉使还带着兵马留在太原。 哪怕朝廷的公文频繁下达,任命了新的节度使、勒令兵马各回驻地,但在将领们看来,只觉得朝廷昏了头了,安禄山肉眼可见地叛了,云中军即使想听朝廷的也回不去,于是开始各自为政,听调不听宣。 当然,这样一支兵马驻扎在石岭关不走,粮草便是大问题。好在新任的河东节度副使李光弼到了之后,清查天兵军的空额,调派了一部分钱粮给云中军。 这不是长久之计,但王难得让李光弼放心,这情形长久不了。 一直到五月,安禄山麾下大将蔡希德派来信使,说是邀王难得赴宴,希望能消除误会,又说朝廷已任命了新的雁门关守将,保证他们可以安全返回驻地。 “狗屁。” 当李光弼把人招到太原商议,王难得只用了这短促有力的两个字回应。 都是陇右的熟人,说话也没甚忌惮。李晟道:“我看圣人是愈发老糊涂了。” “住口!”李光弼脸色一沉,“提醒过你莫再胡言乱语,愈发没规矩了!” 李晟只好讪笑着执了军礼赔罪。 李光弼这才放过他,又提醒道:“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让我听到不要紧,莫落到王节帅耳中了。” 等他走后,李晟当即道:“什么‘王节帅’,王承业也配吧。” “李副帅如今还是维护圣人的。” 王难得方才话不多,一直在都观察着李光弼的反应,思考着能否把他拉进他们那个签了血书的团体里来,此时看来,时机还未到。 “走吧,回营。” 他们如今还占据着安禄山攻石岭营时的营地,回营的路上,王难得忽然聊起了当时李岫说过的那个计划,李亨想借着烟花典礼宫变登基结果失败了一事。 “上次见薛郎,看起来他已不再支持忠王了?” “是,他看起来更支持庆王。”李晟应道,“毕竟庆王才是如今的太子。” “可这位殿下,威望与实力都太薄了啊。”王难得莫名地感慨道。 李晟隐隐能感受到他说这句话的深意,可见石岭关一战之后,他对圣人的失望到了最大的程度。 还未到营地,前方迎一骑,是王难得麾下亲兵。见礼之后,却是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翻身下马,上前耳语了一句。 王难得不愧是名将心态,脸上的表情波澜不惊、毫无变化。 直到回了营地,他才招过李晟,低声道:“得到的消息是,安禄山反了,叛军已至常山郡,薛郎已至土门关,你先领一支兵马去支援他。” 李晟问道:“这般大动作,为何我们从未耳闻?” “或是北面封锁了消息,雁门、飞狐口都在叛军手里。”王难得叮嘱道:“但消息未必是真,小心是安禄山诈我们过去,你走井陉务必提防遇伏。” 这是作为将领面对消息的谨慎使然。 李晟道:“好,我先少带些人,轻装简从,确定真假后再给你报信。” 王难得脸色愈发沉着,道:“不论消息是真是假,叛乱都已经来了。” 李晟当日便点了百余骑,星夜赶路,路上倒未曾遇到埋伏,但关城前却是传来了喊杀声。 “快!” 李晟连忙一挥鞭,策马赶到城下,高声呼喝,让关城守军打开西面城门。 这种来不及确认情况的状态下,贸然开城显然存在着风险,但城门还是打开了。 李晟并没有看到薛白,脑子里也设想过万一是圈套,直接冲进城去就成了瓮中之鳖。然而大敌当前,他有种义无反顾的坚决。 从另一匹战马背上搬下盔甲换上,他大步而奔,半点不见奔波之后的疲惫,显得精力无比充沛。 “入城!随我退敌!” 盔甲铿锵作响,拾阶而上,李晟已持弓在手,搭上了箭支。这种兵器上的选择,他是完全没再考虑中伏的可能。 前方,城垛边,一个全副武装的将领正持陌刀把攀上云梯的敌兵劈下去,于飞溅的血花中转过身来。 这人的盔甲样式与一般将领有些不同,看不出是什么品阶,倒是十分威风。他浑身都透着一股彪悍之气,脸上带着伤疤,咧嘴一笑,显得分外野性。 “姜亥!” 李晟一见姜亥便知薛白到了,当即大喜。 他表示喜悦的方式很简单,不是寒暄打招呼,而是持着弓冲了墙垛边,锐利的目光一扫,盯准了一個自以为躲在安全之处的叛军校尉。 “嗖!” 刚到土门关,李晟还有些手生,这一箭略偏了一些,没能射中那叛军校尉的脖颈,钉到了他的面门,他惨叫倒地,痛叫不已,显得异常惨烈。 “他们的援兵到了!”叛军有人大呼道,士气大降。 又鏖战了近半个时辰,叛军见今日显然攻不下土门关了,于是鸣金收兵,在日落前如潮水般退去。 李晟收了弓箭,便听姜亥盛赞道:“不愧是万人敌!” 说来,他们一个是无名小卒,一个是将门之后,同在陇右效力之时,分别处在两种阶层,不太可能平等地对话。但如今姜亥虽没有品阶,心态上却并不怯于李晟,敢于在他面前哈哈大笑,甚至上前给了一个熊抱。 姜亥也说不出这种松弛感是从何而来的,但知道必然是因为追随了薛白。 比起功名利禄,他如今死心踏地地效忠于薛白正是因为这种自我成就。 李晟也哈哈大笑,道:“快,带我去见薛郎。” “将军随我来……那位在指挥的是土门县尉贾深,一会再来与他相见。” “好。” 李晟感到姜亥今日有些不同,特别会安排,有种独当一面的气质。 他们进了城楼,拾阶而上。 “太守,李晟将军来了。” 门被打开,李晟先是见到了三个男装打扮的女子,愣了愣,听了介绍才知这是薛白的朋友季兰子,以及一个女婢、一个女护卫。 这里的光线十分昏暗,阳光只能从细窄的箭窗中透进来。 李晟先是一瞥,见薛白倚坐在担架上,透着箭窗看着关城外,头上、身上缠着些包伤口用的裹帘。他瘦了很多,但身上那股坚韧挺拔的气质没变。 “薛郎受伤了?” 才问出口,李晟一愣,下意识地肩膀一耸,有个防备性的小动作。 他认出了眼前人根本不是薛白,只论身材就瘦小得多,长相声音更是完全不提了。 “你是……李十七娘?” “是。” 李腾空其实并不是在假扮薛白,只是薛白让她先行一步,以保证先把她安全地送走。 但她穿着男装策马在队伍当中时,总有些并不认得薛白的人把她当作薛太守,她便下意识地缠上裹帘,轻易就摆出他平日的仪态,希望能为他分担一些危险。 “见过李将军,薛郎不日便可抵达。让我们先转告将军,尽快出兵常山,以期在最快的时间内平定叛乱……” 李晟听了,感到有些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