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书屋 - 历史小说 - 满唐华彩在线阅读 - 满唐华彩 第964节

满唐华彩 第964节

    才问出口,李亨自己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军中有些将领担心他之所以愿意嫁女,是有心勾结回纥。”

    “无妨,只是你这般做,作用不大。”

    这日,说到了岳飞北伐,硕果累累,进军朱仙镇,与金军对垒而阵,遣背嵬骑兵五百奋击,大破金军。于是河北豪杰纷纷来降,聚众数万人。

    “够了,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辛云京!我看你就是想诬陷我,明知是离间之计,是阳谋,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没看到……”

    “如今安庆绪败退到相州,像不像金兀术在朱仙镇败逃之后?那,李光弼、郭子仪就可以比作是我们大唐的岳飞。此时是一鼓作气平叛,还是再生事端,取决于长源兄了啊。”

    话到这里,仆固怀恩顿时杀气腾腾地瞪向辛云京,差点要在这大殿下爆出粗口来。他一发作,顿时有不少原本就对他有些不满的官员将领站出来。

    “当然是假的。”李亨连忙安抚,道:“朕必然信仆固卿。”

    “我有位红颜知己,她也是个道士。”薛白道,“我以为我很擅长乱人道心,还想凭此技艺,让长源兄助我一臂之力。”

    “仆固公一心要请回纥援兵,安知是何主意?”

    理由也很简单,一旦退出关中,李亨的声望与正统名义就要大减。那与李琮争位也就不可能了,能做的也就是苟延残喘,当一个流落异乡的所谓皇帝。

    “是我失言了。”薛白举起了那碗李泌煮的抹茶汤,自罚一杯,道:“好苦。”

    他付出了足够的忠诚,现在,他需要一点对他忠诚的回报。李俶只需要拿出不及他忠心的十分之一的诚意就够了。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

    国事败于当权者的短浅、懦弱与自私,比毁于法度崩坏、重积难返还要让人愤慨。于是,李泌不自觉地养成了每天傍晚听说书的习惯。

    李亨麾下的官员将领们对此多少是有些犯嘀咕的,可危急之际,谁也不会真的说出来。

    李亨正连连点头,忽然,有一人出列道:“陛下,史思明南下,那便不得不考虑郭子仪的态度了。”

    “造反吗?!”

    若不是紧急消息,也不会特意还送到这里来。薛白接过看了,脸色逐渐凝重。

    “不可!”仆固怀恩当即出口喝叱,道:“庆王不过是薛逆的傀儡,如何能向这种逆贼退让?!今既已向回纥请援,长安必然先于我等支撑不住。再者,郭节帅忠心耿耿,绝不会背叛陛下!”

    “说得好啊。”薛白道:“说回那故事,长源兄觉得,岳飞是奉诏回师好,还是一意孤行、继续北伐好?”

    “可李琮如何会答应?”

    李亨连忙让宦官把两员大将分开来,草草罢了小朝议,认为这件小事就到此结束了。

    “何意?”

    “雍王放心,卑职完全明白。”

    李泌摇了摇头,自嘲地一笑。他是修行之人,自然比那些童子要淡定得多。可到了夜里做晚课时,那经书却如何也看不下去,打坐也进入不了忘我的境界,总是不自觉地想起那个发生在宋代的故事。

    “天晚了,歇了吧。”老先生道:“今日的书都说完了。”

    有人矢志报国,有人满怀私心,有人忠耿直率,有人生性多疑。

    “辛将军拿到一封信,想要递呈圣人。仆固将军不让辛将军递呈,辛将军偏递呈,两人便打起来了。”

    仆固怀恩擅自点兵要与辛云京开战,此事往大了说是造反。他真的很难现在就当着李亨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对的。

    此前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原本还以为仆固怀恩的女儿是嫁给了没前途的庶子。

    李泌摇头道:“这话,你未免太自以为是了。”

    开门见山地说着,薛白在李泌对面坐下,自来熟地舀了一碗茶汤,道:“重创了回纥骑兵。”

    两人沉默了片刻,换了个话题。

    郭子仪是一个忠于大唐,心怀公义之人。很有可能为了顾全大局而与李光弼联合起来,先对付安庆绪、史思明。更有甚者,郭子仪还有倒向李琮的可能。

    “假的!”仆固怀恩当即打断道:“陛下、殿下,这封信是假的,是薛白离间我们君臣的!”

    李泌马上就问道:“仆固怀恩?”

    “没有?”

    “嗯,忠王当时虽听了我的建议,却认为派兵北上太过兴师动众,因而使人去招抚史思明,许其归义王之名。此举,反而让史思明竖立了威望。”

    当然,泾州现在兵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只能先向回纥求援,让回纥因叶护的大败而对薛逆同仇敌忾。

    道理他都明白,可这根本不是道理的事,而是他凭什么为了大局而放弃搏一搏的希望,回到长安去当一个牢囚?

    一时之间,小小的泾州城内汇聚了太多或心怀大志、或野心勃勃、或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因为战败而不得不挤在一起,想要克制、团结,共渡时艰,彼此的利益冲突却无法消弥。

    果然,群臣纷纷愤慨,骂薛逆耽误朝廷平叛。认为当今之计,唯有坚守泾州,等待时机一到,必可平定薛逆。

    “为何?”

    过了一会,薛白接过李泌写的几封信,看过之后十分满意。

    “故意让人说给我听的。”李泌道:“我若连这都猜不出,也不值得你拉拢了。”

    仆固怀恩转头看向李俶,道:“殿下,我的忠心,你信得过吗?”

    “圣人,不好了!”

    可所谈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争论不出结果,到最后反而是越吵越凶。

    薛白问道:“如今叶护大败,李亨必然要给回纥一个交代。”

    李亨目光看向说话之人,见是大将辛云京,问道:“依辛卿所见,当如何?”

    一直以来,仆固怀恩给的忠诚实在是过了,过犹不及,李俶有些回报不起了。

    “我与李亨说,是你在为我出谋划策。”薛白道,“先教他自乱阵脚。”

    李泌知道薛白就是故意的,不肯接招,云淡风轻地闭上眼睛打坐。

    但他想了想,回到公房却是提起笔又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仆固怀恩。

    “陛下何不遣使于庆王,请庆王以大局为重,暂且罢兵。先对付范阳叛军?如此,化被动为主动,还可赢得人心声望。”

    李亨乍听,以为是两个人拳脚相向。然而听到后面才知道,情况要严重得多。

    “耐心些,等它的回甘。”

    “臣知罪。”

    一众童子不依,央着老先把故事说完,结果反而挨了叱骂,只好发出“噢”的失望声音。

    李亨不肯看信,将信全都扣下,把那使者挥退。召过群臣,忧心忡忡,对史思明南下一事表示担忧。

    “不谈这些细节,我们只说你的心愿。”薛白道:“假设没有钱粮这回事,你希望他如何做?”

    好不容易等到次日傍晚,他煮着茶汤,坐在庭院中等着。果然等到童子们催促老先生说故事。

    “谁拉拢伱了,大可不必自以为是。”薛白道:“那故事是前些年随口讲给旁人听的,长源兄也感兴趣?”

    “给我。”

    说罢,他双手递上一封书信,道:“臣无意中得到这封书信,乃薛逆所书,寄给仆固……”

    不到半日,薛白就到了,他是刚从泾州战场回来的。

    “仆固怀恩!”辛云京不甘示弱,也打断道:“除了薛逆,郭子仪、李泌没有私下给你递信吗?”

    “你什么意思?!”

    这次换作是仆固怀恩的长子仆固玚出使回纥,因为叶护已经被俘,薛白当然不可能放走叶护。回纥可汗年老,不会亲自出征,要派援兵,只能是仆固怀恩的女婿移地建率兵前来。

    辛云京的认罪态度极好,一见到李亨就拜倒,承认自己有罪,涕泪交加地说请陛下重罚。

    终于,还未等到仆固玚出使回纥归来。一件小事,突然使得冲突爆发了出来。

    “非议?”

    “放心,陛下断不会手足相残。”

    李泌点点头,便去拿了纸笔,一边写劝降信,一边缓缓说起来。

    辛云京见此情况,为李俶解围,大喝道:“仆固怀恩,你到现在还不知自己到底有何错吗?!”

    “正是。”薛白道:“请教长源兄,如何能策反仆固怀恩?这并不是要逼你出山,就只问一策,为的是保全更多的朔方军精锐。”

    听到这里,连李泌都为其十余年的艰辛救国而感慨,激动不已。

    李泌叹道:“我写封信相劝忠王、广平王,但有两点要求。”

    他们明知道眼下是紧要关头,可有时恰恰就是这样,越是不能内讧的时候,且众人都知道得忍着,却越是忍不住猜疑与爆发。

    李俶毕竟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在仆固怀恩、辛云京面前还是有面子的,去了许久,终于还是把二人带了回来。

    “我们想招降李亨。”薛白道:“若打下去,我必然能击败李亨。问题是大唐拖不起了,且不说郭子仪、李光弼隔着太行山对峙,拖一天就是无数钱粮,万一等到史思明兴兵去救安庆绪,这仗又得打多久,一年,两年,五年,八年?男儿大丈夫,该愿赌服输。泾州一败,李亨大势已去,他再守着泾州、逃到灵武也不会有胜机,只会拖累大唐。可他一定不会这么想,他会觉得他还有希望,我们得打碎他那虚假的希望才行,长源兄说呢?”

    “两位将军恐要点齐兵马决战……”

    ***

    泾州。

    “建炎南渡的故事,后续是什么?”李泌问道。

    “这封,你设法递给仆固怀恩。”薛白道:“但不必真做成,无意中遗失了它,使得旁人捡到,明白吗?”

    李泌颇感失望,连着又等了两日,始终没能再听到那老先生说岳飞。

    李泌还是睁开了眼,自觉地拿起消息看了,无奈地微微一叹,道:“我曾向忠王献策,先取范阳,因范阳是贼兵的巢穴,且贼头不断在把抢掠的钱粮运回范阳。”

    “诡辩无益。”李泌道,“你我心里清楚,此事,关键在于你的身世。”

    “谁是叛逆?守住了长安,击败并招降了范阳骁骑的皇长子、监国储君是叛逆,准备劫掠长安的外虏反而成了大唐的救星不成?”

    “好吧,那就不谈公事了,今日得闲,只叙私谊。”

    “死心吧,我断不会为你出谋划策。”

    他独坐在那了,才撕开李泌的来信看起来,上面无非是劝他暂时退位回归长安,言辞虽恳切,却被李亨卷成一团抛在地上。

    “忠王请回纥援军时,回纥可汗接连要求联姻。除了敦煌王李承寀娶了回纥公主,忠王也嫁女给了回纥可汗,仆固怀恩也有两个女儿和亲嫁给了移地健。”

    辛云京道:“我亦与仆固将军言明,我丝毫未相信薛逆所言。可将它秉呈陛下,是臣子应有的本份,你不该试图抢夺。”

    “今已依约歼灭叶护,使令婿可主回纥,稍减令媛塞北风霜之苦,全仆固公爱女之心,唯盼仆固公晓明大义。”

    “你这话就僭越了。”薛白道:“岂是为我?是为在长安的大唐天子。”

    李泌道:“当时回纥可汗提出要求,忠王不好拒绝,宗室大臣又都推诿不前,或说逃出长安未带儿女,或是不愿将女儿远嫁,唯有仆固怀恩站了出来。此事他确是出于忠心,可后来反倒引起了不小的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