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他们不知道的是,华国冲浪协会自打确认了余曜要参加世锦赛开始,就在为转播而奔走。 废话,整个协会上下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余曜,很有可能马上就要扬眉吐气,扩大影响力。 这时候不行动起来,难道要等余曜拿了成绩再宣传? 那黄花菜都凉了好不好。 至于余曜输了怎么办? 冲浪协会的高层很光棍地想,输了就输了呗,反正他们冲浪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整个冲浪协会主打的就是一个光脚不怕穿鞋。 不仅连夜动员了赞助商,打算自掏一部分腰包,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务必要让这场第一次有华国运动员参加的冲浪世锦赛在华国电视台有转播可看。 如果能上大台五套,那就更好了! 冲浪协会虎视眈眈地盯着电视台的排档期。 但事情却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容易。 冲浪世锦赛在七月,刚好撞上了游泳世锦赛,乒超联赛,排球篮球世锦赛等一干大热赛事。 大台五套忙着转播这些热门赛事都来不及,哪里还会顾得上一个冷门的冲浪项目。 如果不是冲浪协会直接报上了余曜的大名,大台主任可能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冷门项目申请。 可即便有余曜当幌子,大台五套也不是很买账。 “先看看余曜的出场时间再说,”大台主任犹豫再三,才勉强有了最后决定。 “如果跟其他重要比赛不冲突,也不是黄金时段,就可以播出。” 因为海浪的不确定因素,冲浪世锦赛的赛程长达八天,谁也不确定余曜具体什么时候出场,当然不可能把暑假黄金期留给一场结果全然未知的比赛。 余曜自己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漫长的比赛。 滑雪也好,攀岩也罢,都是出场几分钟就能决定胜负的快速比赛。 就算是别的世界里多人对抗性的比赛如冰球,也很少有长达八天的漫长赛程。 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要求极高。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八天的不确定因素环境里沉得下心,静得住气。 更何况还要面对几人一组的淘汰赛制。 时间紧迫,余曜略作休整后,就抱着自己的冲浪板去了海边。 他只在华国冲过浪。 华国的浪点是出了名的平缓,纳兰群岛的浪况却是迥然不同的惊险。 还没靠近沙滩,远远的,一行人就能听见海浪撞击礁石的劈劈啪啪声。 再走近些,就看见了汹涌海浪撞碎在石上时,闪着光,如珍珠一般迸射四散的浮沫。 海风都掺杂进了细碎的水珠。 原本温暖的阳光也被氤氲的水汽隔开,平添了几分湿冷。 秋聆歌远远望着比平时训练高上一头的浪尖,还没有上板,就已经开始心神动荡。 “就得冲这样的浪才够带劲!” 余曜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细沙里时,想的却是离这里不远的纳扎雷峡谷里的浪。 他在视频里看见过,巨大翻卷的浪墙甚至能达到八层楼高,海水凝成的峭壁倒塌砸下时,轰隆隆的声响如惊雷般。 “这样的浪才是真的刺激。” 余曜闭了闭眼,从记忆里抽出身,“我们也去试试吧。” 秋聆歌还以为师弟说的是眼前海浪,哈哈哈地就答应了下来,开始绑固定绳。 余曜也在沙滩上席地而坐。 固定绳,全名固定脚绳,作用是把冲浪者的一只脚和冲浪板相连接。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冲浪者摔倒,还在被浪打翻时,能够尽快地找回自己的冲浪板。 不止是为了节省时间,关键的时刻甚至能够救命。 余曜喜欢追求极限,却不想白白送命。 所以哪怕只是眼前在浪报里据说最高一米九四的浪花,他也很认真地把脚绳绑在了自己的脚踝背后的位置。 绑好之后又调整了一下位置,让绳头向外且朝向斜后方,以免自己在冲浪时不小心被脚绳拌倒。 一切准备就绪。 少年和青年就在摄像头的记录下一起冲向了层层叠叠的浪涛。 直播间后的观众们精神一震,心道正菜可算来了。 主要是大家伙都挺好奇的。 余曜一消失就是一个来月,如果不是red bull加紧剪辑出了黎明墙纪录片的预告片花,还有偶遇网友隔三差五的无图repo,大家真就挺无助的。 谁家好运动员一消失就是无影无踪,丢下一句自己去新项目就再没有个确切消息。 所以……他的新项目练的到底怎么样? 网线那端的观众们无需催促地坐直起身,个个眼瞪得像铜铃。 戚本树和戴维也僵立原地,视线牢牢地黏在两道高矮差不多的师兄弟背影上。 黑且圆的摄像机镜头转来转去,试图精准捕捉到少年和青年的身影。 焦距冷不丁地向后拉长一下,就把海浪里已经趴在板上的一道人影收录进来。 【怎么海里还有人呢】 有观众开始着急,【会不会有点挤】 这个弹幕马上就迎来了一阵嘲笑声。 【大海!为什么叫大海!因为它够大,怎么可能会挤】 这句话看得正儿八经的冲浪爱好者直翻白眼。 【你一定是没听说过冲浪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