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这场危机显然是因为速度太快引起。 艾莫斯看着屏幕喃喃接话,“余看起来并没有要减速的意思。” 费利克斯目光一凝,也在心里补充,何止是没有减速。 他甚至在上了横切之后继续放任自己离弦箭般贯穿山脊! 是真的贯穿那种。 梅斯纳尔横切本质上就是一道隆起的山脊,顶端细窄,仅可供一人横穿,多一个人并排都容不下。 简书杰坐在班开元旁边辅助解说,汗如雨下。 “过这样的路段,最好的办法是把雪板横过来,就像是坡面障碍追逐里横跨过竿和桥类道具一样,用推坡的方式增加阻力和横向面积,避免一个方向没把控好,直挺挺地掉进悬崖……” 可话又说回来。 k2峰上,哪一个路段不是推坡下山更加安全? 横向面积的增加会加大阻力。 也只有小余才会特别定制更加细长的雪板,唯恐自己的速度不够快。 所以,他到底想要多快? 简书杰不理解地看向屏幕,观众们亦然。 大家能理解余曜想要追风逐雪的心思,但放到乔戈里峰上,不应该是平安下山更重要吗。 他滑的这么快,到底是想干什么? 观众们胆战心惊地守在直播间,心脏紧张到了麻木。 但说实话,即使不知道余曜的意图,还是微妙地觉出一种与强大对手对抗的刺激爽感。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死神斗,其乐更无穷! 被枯燥沉重的工作生活磋磨久了,没有人不向往抛却生死,孤注一掷的搏命快感。 那是没有任何人力可以介入的领域。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更没有世俗的眼光和苛刻定义,在这一刻,你只是你,只需要活出自己,只需要拼尽全力。 所有所有的结局,山都会给出答案。 少年掀起的风和雪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观众们心驰神往。 放任着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感觉宛如一道强烈的电流,穿过他们的头顶,再穿过身体,从无人机和主视角的切换里代入自己。 仿佛那个正在冰雪山崖上肆意驰骋的黑红身影就是自己的梦一般。 【梦可能都不敢梦这么大的!】 有观众忍不住调侃,【我可能会梦见自己站在k2山顶,往下一看,就哐当一声,吓得从山上掉下来】 【那我可能还好一点,我估计会在冲下雪崖的时候直接撞成肉泥】 【那个大转弯,我做梦都不敢梦,真的太吓人了,我开车都不会这么开】 【开车也没有余的速度高,他现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66km/h,我怀疑他还要继续加速!】 这条弹幕印入祁望霄的眼帘。 持相同意见的青年看向屏幕里几乎要出现虚影的少年身形,在心里轻轻叹息,唇角却是温柔扬起。 只不过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巡查好路况。 祁望霄的视线只在弹幕和修长身影上定格一瞬,就继续观测着屏幕上方的诸多数据。 密密麻麻的数字字母列表从风速、温度山体陡峭度到积雪深度一应俱全,还有专业人员用模型计算预测结果的实时反馈。 最醒目的还是右上角的红色数字。 两位数的数字代表的是雪崩发生的风险评估概率。 一旦数字超过预警值,祁望霄就会压低无人机高度,用两人默契的机器动作提示避开风险。 从已经完成的路程来看,他们的配合堪称无间。 只不过模型却不能达到百分百准确。 祁望霄无暇分心帐篷里其他人的话语,眼神完全没离开过屏幕,连路斯塔姆给他倒来热水,都没抬头,只是客气地道了声谢。 “快过横切了。” 简书杰远远看了眼青年专注的模样,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 横切虽险,但以余曜的控板能力,眼看着就要有惊无险地通过。 但接下来的波兰人路线才是这个路线中最长的一段。 由于靠近山脚,处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尖端,还有冰川裂隙,再加上雪崩频发,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祁望霄的无人机能继续发挥作用。 简书杰在心里暗暗祈祷。 观众们也是如此。 他们看着屏幕左下角实时更新的速度,手心捏出的汗就没有停过。 170km/h! 175km/h! 180km/h! …… 很惊人,但余曜的速度还在继续提升。 【够了够了,该减速了吧】 有玩单板的网友惊呼,【再快一点,就要打破滑雪速度记录了!】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滑速记录是203.3km/h,但那是在某场平行大回转赛事时创下的,也就是说,滑行的雪道经过人工翻整,危险性大大降低。 但余曜现在可是在k2峰的野雪上。 别说机器翻整,连雪道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白茫茫一片的冰川之上,压根就没有被标注过的路线痕迹。 懂行的滑雪爱好者又担忧又激动。 他们当然期盼着余曜能够打破记录,其中的单板爱好者甚至希望少年能够在原有的记录上更上一层楼,要是能一举打败双板的255.5km/h的记录就更是扬眉吐气。 但他们同样不希望余曜出事。 这可是单板赛场上最年轻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