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今天同样如此。 结果他吃完都夸完了,并不见有人动筷:“你们怎么都不吃?” 左小丫低声提醒:“肉是常妈妈端过来的。” 听见“常妈妈”三个字,左庄头下意识想将吃下去的吐出来,还好肉香及时唤醒了他的理智。 他示意左婆子:“你尝尝,常妈妈做菜长进不少。” 左婆子撇着嘴吃了一口,又吃一口,吃到第三口,心中隐隐感觉自己仿佛错过了什么。 冯巧儿说肉是姑娘教她炖的,显然是第一次做。第一次炖肉就比她这个长年做饭的炖得还好吃,可见姑娘不止有漂亮的脸蛋,还很会做饭。 这一顿晚饭,左家吃得各怀心思,却诡异地全都吃撑了。 有人吃撑,有的人却在绝食,比如乌拉那拉家的大姑娘舒心。 她的名字叫舒心,奈何重生之后,就从没舒心过。 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亲事。 上辈子她被圣祖爷指给了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之后便开启了她贤惠且憋屈的一生。 由德妃牵线,盲婚哑嫁,成亲时年纪又小,这桩亲事几乎每一步都踩在四阿哥的反骨上。 再加上四阿哥性子冷,她自己也有点端着,后能和谐才怪。 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中间也格外波折。成亲六年后她生下长子弘晖,夫妻成为父母才算有了共同话题。 然而八年后,弘晖急病夭折,带走了她半条性命,也带走了这个家大半的子孙缘。 她从此再未生育。 没有孩子承欢,没有夫君宠爱,她只能守着嫡福晋之位和贤惠的名声过活。 看着府中的小妾一个一个地生孩子,又一个一个地夭折,差点因此连贤惠的名声都保不住。 她敢对天发誓,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胤禛与生母德妃不睦,德妃不敢找胤禛的麻烦,就朝她撒气。不是拿她与十四福晋做对比,嘲讽她占着鸡窝不下蛋,就是拿嗣子单薄说事,指责她为妻不贤。 总之十四福晋做什么都对,她做什么都错,完全忘了她是如何成为四福晋的。 在宫里受婆母的气,回府还要跟宠妾李氏斗法,管着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身心俱疲。 原以为胤禛就是这样一个冷清冷性的人,对谁都缺少耐心和热情,哪知道他也有老房子着火的时候。 在胤禛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毕生真爱,年氏进府。 年氏入府便是侧福晋,斗倒李氏之后一枝独秀,几乎包揽了当时后院所有生育。 可惜最后全部夭折。 年氏的到来很好地压制了李氏,她作为无人能撼动的嫡福晋一直冷眼旁观,并不会偏帮谁。 直到四爷坐上龙椅,追封了年氏夭折的儿子为亲王,却对弘晖视而不见,她才终于愤怒了。 差点与皇上撕破脸。 可她的唯一的儿子仍旧没有得到追封。 她的心碎了,命也快跟着去了。 皇上听说她病重,直接将她挪去了圆明园,临死前都没见她最后一面。她死后,皇上也找理由,拒绝出席她的葬礼。 而敦肃皇贵妃年氏病逝的时候,皇上亲自为她盖棺,还亲自主持了她的葬礼。 一世夫妻,终成怨偶,她最在意的什么都没留住,哪怕母仪天下,又有什么意思。 重新来过,她只想远离那个寡情薄幸的男人,远离皇宫,过一过夫妻恩爱,儿孙绕膝的平凡生活。 “姑娘,宫里来话了,说德妃娘娘忙,没空儿见福晋,后天不让福晋进宫了!”丫鬟跑进来报信。 舒心一惊,不应该啊,上辈子她额娘拍德妃的马屁拍得很成功,不然她也无法得到推荐,嫁给四阿哥。 “可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原以为这辈子仍旧会按照上辈子的轨迹发展,她才无奈出此下策,打算用激烈的方式反抗。 如果注定像上辈子那样憋屈的活着,活成一个笑话,她宁愿去死。 这个丫鬟哪里知道,就连当事人,舒心的额娘觉罗氏自己都不清楚。 她听说之后也吓了一跳,慌忙托人去打听,然后被巨大的惊喜撅住。 “什么?太子看上我了,要纳我为侧妃?”舒心听完觉罗氏报喜,直接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就在乌拉那拉家乱成一团请太医的时候,姜舒月已经利用无性繁殖又种出两筐空心菜来。 冯巧儿望着炕上绿油油的菜叶,问姜舒月:“这么好的菜,卖给印公子能赚十两银子,姑娘真要白送给印四公子啊?” 这个时代冬天的菜确实值钱,却没值钱到两小筐水培空心菜能赚十两银子的份儿上。 姜舒月总觉得印公子厚待原主另有原因。 见色起意应该不是。一则原主年纪小,还没长开,印公子看起来也不是那种有特殊癖好的人。二则几年过去,除了上回见面有些不老实,并没见印公子对原主有过什么表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人会无缘无故地特别关照一个陌生人,在搞清楚印公子照拂原主的原因之前,姜舒月不打算与他深交。 冯巧儿嘟囔了一句没人理,又补充:“白送的话,送一筐就不少了。” 姜舒月看冯巧儿一眼,宽慰她:“上回印四公子买了我挖的山参,这回他又买了一筐叶菜,算是照顾了咱们的生意。菜没了还能种,不需要本钱,白送他两筐也是咱们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