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书迷正在阅读:心声暴露后,真公主被全天下盛宠、穿越成科举文里的极品继妹、重生后,阴鸷摄政王被我撩晕了、小情郎、表姑娘她弱不禁风、穿成农家老妇、摄影师古代再就业计划、老婆今天怀崽了吗[快穿]、大唐验尸官、禁脔H<重生>
一家人,他渴望了多年的家人,在有了宋朝月后,随之而来,待他回来,他们便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孟祈笑着应了一声好。 时辰到,整军,启程。 在城中与亲人们告别的士兵们依依不舍离开了家人,他们即将告别故乡,踏上征途。 玉姑牵着两个孩子,与宋家四口站在一起。 同城中许许多多的百姓一样,他们挥别了自己的亲人,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大军启程,扬起漫天沙尘,江念靠着丈夫,不停地喃喃道:“佛祖保佑,我家两个儿郎一定要平安归来……佛祖保佑,我家两个儿郎一定要平安归来……” 队伍末尾的将士也离开了城门,宋朝月突然提起裙摆,飞步登上城楼,两个孩子亦挣脱玉姑的手,跟着宋朝月跑了上去。 猛烈的北风吹着帅旗,山林里枫叶初红,松柏旧绿,宋朝月一手抱着褚玉姜、一手牵着楮玉珩从城楼之上望下。 北苍王夫妇身着玄色铁甲,骑马立于上万大军前,他们的左边骑在高大黑马之上的是孟祈,而右边则是宋明泽。 他们目视着前方,严阵以待,目光与秋风同样悲凉。 这一去,不知要何时才能重回凉城。 被抱在怀里的褚玉姜尚不知晓发生了何时,兴冲冲地冲底下转过头的宋明泽挥手打招呼。 于此同时,北苍王夫妇与孟祈也回了头,两人看向自己的儿女,另外一个则望向自己心心念念不愿分开的人儿。 大军走出了很远很远,久到只能看见一个个模糊的黑点,孟祈这才回过头,看向前路。 他望向身边的宋明泽,见他嘴巴里叼着一根已经发黄的狗尾巴草,嘴里还哼着歌。 孟祈疑惑,出言问他:“你为何如此轻松?” 宋明泽转头看向孟祈,那双眼睛笑起来如他宋朝月别无二致。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苦明日受。”宋明泽朝天伸出了手,气势豪迈。 他说完,突然将马拉近,靠近了孟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咱们此战,必胜!” 孟祈显然不信他的信口胡诌,可下一瞬,宋明泽却压低声音告诉他:“闻人氏卜卦算出来的,你还别不相信。” 孟祈看向宋明泽,不知为何,他明明比自己小上七八岁,却有一种曾历经千帆的自在与从容。 他,真的才十八岁吗? - 一晃,北苍军队已经出征半月,他们首战告捷,顺利拿下了第一座城池。 然与之而来的,还有东边藩王与西边藩王的虎视眈眈。 起初结盟的三位藩王因分配不均起了内讧,如今各自为营,争抢地盘。 加上如今北苍王一同加入了这个战局,这大衡,彻底被撕裂的成了五瓣。 战场刀剑无眼,凉城却在混乱下保有安宁。 大衡四处起战,生意又变得不怎么好了。 宋朝月上午随便去寻寻店,看看账本,午饭过后便百无聊赖待在府中。 她不时去王府之中看看褚家姐弟和云方。 哦,对了,如今他们已经不再姓褚,而是回归本姓,重新姓了戚。 这一切,都得追溯至大衡建国之际。 前朝气数将尽,各方战乱频起,如当今之局势。 那时,被前朝皇帝灭了九族的褚家独独活下来了一个褚寰,他苟延残喘二十多年,终于等到时局大乱。 他以武功才学获得当时的辽远候戚恒赏识,从此跟在他身后为他鞍前马后。 彼时的戚恒并不知褚寰是褚家的儿子,只当他是一个出身布衣却有真才实学的老百姓。 戚恒手上握有兵权,前朝动乱,他亦不能独善其身,于是他开始成了这乱世一枭雄。 而褚寰,则是枭雄身边的一名大将。 褚寰厉害,戚恒却更厉害。他的武功学识,均到了常人无法企及之地。 越临近胜利,褚寰一直藏在心中的妒火越发深,他不甘心屈于人下。 在拿下皇宫的前夜,褚寰接着戚恒的信任,将他杀害,并借此夺取兵权,一人吞下胜果。 他杀了每一个知道内情的同僚,登基后,本欲杀掉戚恒唯一的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戚麦冬,却在深夜里得到一封来自闻人氏的预言信:杀了戚恒的女儿,他费尽心思建立的新朝即将不复存在。 于是,褚寰将其戚麦冬改姓褚,由皇后亲自抚养实则监视下长大。在其及笄后将其嫁给北方一武将,并承诺,往后她的子孙后代皆为北苍王,如此百年。 戚麦冬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因何而死,她甚至教育自己的儿女,要感念褚寰。 如此,便过了百年。 往事陈黯难有人知,除了当时的广闻司主司封十三。 褚家被灭族,封十三为褚寰亲卫,自小同他一道长大,又同他一起颠沛流离这么多年,感情甚笃。 可是在褚寰毫不留情杀掉戚恒后,一向忠心的封十三却突然有了惧意,他担心自己和自己的后人,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 他紧紧握住在戚恒死时苦苦哀求他交给女儿的绝笔血书,一念之间,他没有将这绝笔血书交给戚麦冬,也没有交给褚寰,而是自己放好,最后搁置在了通天塔顶。 他还是忠心耿耿的广闻司主司,他教导自己的部下,要效忠于皇室、效忠于褚家。 他短短四十多年的光阴之中,膝下并无一儿一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