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赵家河,你爹被人打了。” 婆子喊话落下,有少年回问的声音响起:“打死了吗?” 那婆子道:“你这孩子,那好歹是你爹,躺地上半天了,你还不过去瞧瞧?” 随着那婆子话落,跑出来一个瘦高瘦高的少年。 慢慢悠悠的朝姜璃这边走来。 他走到跟前,看了姜璃两眼,姜璃也打量着他,估摸着十三四岁得样子,个子挺高,但干瘦。 赵大春抓着他的腿喊道:“家河,爹起不来了,你快把我扶起来。” 姜璃看着赵家河,淡淡道:“他说话欺辱我们孤儿寡母,我是个喜欢动手的人,他动嘴我动手,很公平,我觉得此刻我们恩怨两消,若你们不满,可尽管来找我。” 赵家河看着姜璃冷漠的模样,对着姜璃鞠了个躬。 “伯母,我爹行事浪荡,若有冒犯之处,我替他向您道歉。” 伯母……这称呼,顿时就让姜璃鲠住了。 若按年纪算,这原身比赵家河也就大个三四岁。 “不用道歉。” “我喜欢让人长记性。” “轻飘飘的道歉,并没什么用。” 赵家河怔住了,忽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沉默了挺久他才问姜璃:“伯母,还继续打吗?” “若是不打了的话,我将他弄回家去。” “我已经打完了,你自便。” 赵家河这才把赵大春扶起来,架着回去了。 这是薛满第二次看到姜璃打人了,虽然是打外人,可这样的打法,他还是有些害怕的。 “娘,你……下次不能这么打人啊,要是打死了,可是要偿命的。” “他只是呈口舌之快,打死了他我们就亏了。” 姜璃听着薛满的话,脑子嗡嗡地。 她只是,打习惯了。 没有规则没有律法的末世,强者为尊。 她习惯了用拳头解决一切。 此时的赵家院子里,老太太见赵家河架着儿子进来,阴阳道:“这是在哪儿摔了吗?怎么没把你摔死?” “奶,他是被打的。” “被谁打了?” “薛家的那个新媳妇。” “你说谁?”老太太有些不敢相信。 “就是前两天刚死的薛大伯新娶的那媳妇。” 老太太哎哟一声,丝毫没有儿子被打的气愤,只骂赵大春:“你做啥孽哟你,欺负孤儿寡母,这张老脸,你不要的我还要,家河以后还要说亲的,你问问这十里八乡,就你这个当爹的名声,谁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 第9章 赵大春听着老娘数落,也觉得委屈。 “我还不是为了家河娶媳妇,要不然我会被打?” 老太太还以为赵大春是去找姜璃,让姜璃改嫁给赵家河,差点一口气就憋过去了。 “人家新丧啊,你……你,你作孽啊你。” 这下赵大春不乐意了。 “我说的是薛宁,你以为我说那寡妇姜氏呢?这姜氏前两天说进山打猎去了,两天不见人,还以为跑了,我说薛满,他后娘跑了,他养不活妹妹的,让把阿宁许给家河。” “谁知这姜氏回来了啊,我刚说完,她就从屋子里冲出来了,冲着我就跑过来一飞脚就把我踹翻在地,爬都爬不起来,还又被她踹了两脚,哎哟,家河你帮我看看,被她踹过的地方估计都青了……” “这娘们看着瘦瘦小小的,打人竟这么厉害。” 老太太道:“看来前两天说薛老二被她打,是真的咯。” 赵大春:“肯定是真的,我先前没信这传言,还跟她说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老太太给他看了一下,都是些皮肉伤,没伤到骨头,死不了也就没管他了。 她从屋子里拿了十个鸡子,放在竹篮里盖上松叶拎着,喊着赵家河就朝破草屋去了。 姜璃想着薛满的话,她以后似乎是真的需要注意,古代家族尤其团结,她打一个人没问题,但一族人,她难不成还能全部打死吗? 再说,打死了赔命,也确实不值当。 她一边思索着,一边收拾昨天买回来的东西,全部都收到了稻草下去。 刚收完,就听到薛满招呼人的声音。 她走出来,只见一个老太太和赵家河一同来了,站在院里。 她不知何意,并没有率先开口。 只听老太太说道:“是姜璃吧,我是那赵大春的娘,他说话行事不过脑子,冒犯了你,我这特意过来给你赔个礼。” 姜璃连连摆手。 “大娘,他说话不中听,我也是冲动,动了手,可能还下手重了点,我们的恩怨就了了。” “实在是受不起您的礼。” 老太太听着姜璃这话,仔细的瞧了她两眼。 赵大春常年惹事她道歉平事,就算是打了,那她上门也是舔着一张老脸,就算是别人打回来了,也是他们家自找的,还是惹人生厌。 倒是第一次上门听到说恩怨了了。 “恩怨了了,也是娘子你大度。” 姜璃在这村里,也是人生地不熟,虽然那赵大春可恶,但看老太太和这个半大孩子,好像还行,她道:“大娘屋里坐。” 其实屋里也没什么可坐的地儿,不过都是石头和稻草。 进屋后,老太太就把竹篮里的鸡子拿出来放在了稻草上。 姜璃连连拒绝。 这年头,省下个鸡蛋是多难的事情,她都知道。 哪里能她打了别人还收人东西的。 “大娘,真无需这样。” 老太太道:“他那个人嘴贱,挨打是他活该,东西你一定要收下,不然我老婆子真是没脸。” 鸡蛋易碎,禁不起折腾,要是推过来推过去弄碎了一个,都得心疼死。 姜璃也就没再和老太太推拒。 老太太放下鸡蛋后,也没多留,带着赵家河就回去了。 姜璃最不擅长的就是这种推来推去的人情往来,看着那稻草上的几个鸡蛋,她就有些愁了。 她昨天在镇上看人卖鸡蛋,一文钱两个,十个也要五文钱。 五文钱…… 姜璃把薛满喊了过来。 “小满,这家人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赵奶奶家是前年逃荒来的,虽然和咱们村赵家同姓,但不是一宗,而且他们家逃荒路上儿媳就病死了,只剩下那个儿子和这个孙子还有两个没出嫁的女儿,那赵大叔游手好闲的,嘴也很欠,经常惹事。” “赵奶奶经常去别人家道歉。” 姜璃寻思着,这老太太这么做,估计是为了孙子吧。 他们是外来人,可能本身就遭排斥,再加上赵大春这种人,更是惹人厌烦,自然对他们家人也不会有好脸色,老太太也是不容易。 姜璃是心软,但她最恨张嘴就造黄谣胡咧咧的人。 所以她过些天想个法子把鸡蛋折价还了,她不想有多的往来。 看着稻草上的鸡蛋,姜璃忽然想起来。 她昨天还买了饴糖,忘给他们俩了,冲着门口喊道:“你俩进来下。” “娘,怎么了?” 姜璃把那两块饴糖找了出来,递过去。 “昨天买的,忘给你们了。” 兄妹俩接过饴糖,阿宁迷茫不解地望向姜璃:“娘,这是什么?” 薛满则是双眼放光,激动的看着姜璃。 他拉着妹妹,兴奋地说:“这是糖,饴糖,听说特别特别甜,我见村正爷爷家的研哥吃过。” 薛满小心翼翼的舔了一点,咽着口水。 “好甜。” 阿宁也想往嘴里喂,喂到嘴边又看向姜璃:“娘,我们一人一半。” 姜璃摸了摸她的头笑了:“你吃,我买了三块,咱们都有,不过我的已经被我在路上吃了。” 听到姜璃的话,薛宁才安心吃自己的糖。 兄妹俩都舍不得一次全吃掉,咬下来一小块,慢慢的吃,剩下的拿去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