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节
书迷正在阅读:三国董卓大传、南阀、魔帝穿书后变成了香喷喷cake、重回高一、美强惨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异界之踏上巅峰、郡主她幡然醒悟了、替身和白月光在一起怎么啦、某人别装了,你暗恋我太明显、春满月圆
春晚过后,新的一年大家开始走亲访友。 姜闻为了郝运这个关门弟子也是费尽了心思,丢下怀胎八个月的大肚婆周韫,带着郝运到处拜访首都的圈内大佬。 “去三爷家里。”姜闻示意助理开车。 “姜蜀黍,你看过马识途的小说吗?”郝运坐在姜闻身边,现在春晚已经结束,他终于决定把《让子弹飞》这个剧本逐渐摊开在姜闻的面前了。 不可能直接拿出来的,就算拿出来了,姜闻也会改的面目全非,不改他心里难受。 还不如一点点的引导着话题,逐渐形成一个适合姜闻的剧本。 “看过一些吧,不太记得了,可能时间有点久。”姜闻不知道郝运为什么提到这事。 但是也不觉得奇怪。 两人在一块经常谈天说地,并不局限于电影,古今中外,随手拈来都是话题。 “我最近在看《马识途全集》,里头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 “哦,你有什么灵感了吗?”姜闻顿时就来了兴趣。 郝运“创作”的剧本,经常会拿来和姜闻一起讨论,他的《团长》明确立意“我们为什么差点亡国,我们又为什么没有亡国”,就得到过姜闻的大力肯定。 能够为《团长》找到爹,姜闻也帮了不少忙。 “目前还只是有一些想法,我看的是这个故事。”郝运把书拿出来。 《夜谭十记》属于长篇小说,但也就三十万字出头,《盗官记》作为其中的一篇,字数就更少了。 姜闻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这个故事是好故事,就是有点儿普通了。” 《盗官记》的故事原型在文化环境剧烈变迁后的今天看来并无甚瞩目之处,在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的如今,一个平民英雄、绿林好汉的传奇故事已经激不起现代人的万丈豪情了。 故事框架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个懵懂少年的家人被当时的大地主豪绅迫害致死,少年成人后自立山头,招兵买马,劫富济贫,钻了当时世道弊端的空子后由盗成官,最终手刃仇人的故事。 而故事结尾的悲剧回归——“张牧之”被戕害——是在意料之中的。 这样的悲剧结尾无疑更契合作品的讽刺意味,可以更夸张点说是为了达到悲天悯人,警世疾呼的目的。 当然,故事只是个皮囊,皮囊中的血肉才是作品的精神内核。 “故事重要吗?”郝运反问了一句。 姜闻想了想,问道:“故事不重要吗?” “你哪部电影的故事重要了?”郝运毫不客气的来了一句。 姜闻顿时就陷入了沉默。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改编这个故事……”郝运开始简单的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姜闻则是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郝运刚才说的很直接,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往故事里装什么东西。 当然,这个故事不重要是相对而言。 两人聊了一会就已经到韩散屏家门口了。 “不如回去吧。”姜闻突然就不想去给韩散屏拜年了,韩散屏黏黏糊糊的,进了这个门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出来。 “这……不太好吧。”郝运哑然。 “他又不缺我这一个拜年的,有的是人给他拜年,走!”姜闻大手一挥,对他了解甚深的助理直接掉头。 “要不打个电话解释一下?”郝运觉得,如果哪天看到韩散屏封杀姜闻,他都觉得不奇怪。 韩散屏确实不缺人拜访。 可人家听说姜闻要来,推掉了其他所有人的约见,整了一桌子菜,泡了最好的茶…… 结果呢。 不好意思,刚到了你家门口,突然不想进去了。 这和到了临门一送的阶段,然后提上裤子转身走人有什么区别啊。 第548章 三爷来端茶倒水 韩散屏在圈内人称三爷。 三爷在华夏影视行业内,是当之无愧的“江湖老大”。 “三爷”的尊称,多少有点江湖的味道。 有人说他借助的是“华影”这块金字招牌,呼风唤雨,还有人炮轰他是垄断,是独大的“座山雕”,因为他手下的盘子确实太大了。 不管怎么说,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他现在的权威。 此时的他正坐在会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摆正在煮的茶,武夷大红袍,别人送的,据说花了几十万才搞到一斤。 闭着眼睛闻着茶香,想着待会和姜闻聊点什么。 这个时候电话响了。 “喂~到哪儿了。”韩散屏听到是姜闻的声音,就问了一句。 接着他就被告知不去了。 “什么,你都快到我这儿,居然又回去了,我特么……” 韩散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晋书·列传第五十》里头说,(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没想到这种事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感觉实在说不上有多好。 “生了?”大概只能如此猜测了,姜闻家里有个大肚婆,韩散屏是知道的。 “那倒没有,主要是聊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想法,担心回头就忘了,所以赶紧回去完善一下,行了啊,我挂了~!” 姜闻文思如泉涌,灵感如尿崩。 担心这种状态丢失,根本不敢和韩散屏多说废话。 反正大家多年的老朋友了。 “哎……哎……你……姜闻你特么的……” 韩散屏气得蛋疼。 不过,姜闻刚才说啥,有个好的想法。 而且这个想法好到让姜闻掉头开车回家,那他又是和谁聊的。 好奇的点实在太多,韩散屏心里跟猫爪似得。 他看了看眼前已经煮好的茶,突发奇想的拎起了茶壶。 得嘞,你不来看我,我去看你还不行嘛。 “张麻子的背景得改……”车子停下,姜闻从车里出来,还在和郝运讨论剧本的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故事一般般。 后来经过一路的讨论,他发现这个故事就像是能够装很多东西的大瓶子,把他所有想表达的东西装进去都绰绰有余。 而且,既能讲好故事,又能兼顾内涵。 “怎么改?”郝运当然知道怎么改,但是他就是不说。 就像是教小孩算数,2+3等于多少,大人肯定知道,但是大人的目的并不是求知,而是教学。 郝运的目的不是教学,而是让姜闻自己悟。 这样成型的剧本,姜闻就不会折磨郝运了,姜闻只会折磨他自己。 “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韫挺着个大肚子,看到老公回来还很惊讶。 以她对姜闻和韩散屏的了解,这俩人聊到深夜甚至不回家都不稀奇。 “有点事没去,我和郝运有个剧本需要聊。” 然后姜闻就带着郝运去了书房。 《盗官记》! 姜闻拿出稿纸,在上面写下了这个名字。 开始整理今天和郝运讨论过的东西,然后一边说一边写。 等到韩散屏赶到的时候。 盗官记已经划掉,改成了《让子弹飞》。 “你怎么来了?” 姜闻看到周韫带过来的人,非常的惊讶,三爷你这么闲的吗? “听说你是回来写剧本的,我这不是好奇嘛,我不耽误你们,你们继续……” 韩散屏现在满足了第一个好奇心。 姜闻是和谁讨论的剧本。 原来是郝运。 在韩散屏看来,郝运的实力倒也说不上有多顶尖,但是胜在年轻有才,有姜闻带着混,将来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你那拎的什么?”姜闻倒也没觉得韩散屏给他拜年他受不起。 又不是头一回了。 “我泡的茶,就等你们喝呢,你们没去我就给拎过来了。”韩散屏说道。 “那我来热一下吧。”姜闻放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