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节
书迷正在阅读:囧空间、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娇腴(重生)、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NPC恋爱守则[快穿]、穿成女主白月光后我恃宠而骄了、快穿:女帝穿越记、快穿:被渣后的偏执大佬黑化了、快穿,满级大佬在线手撕癫公癫婆、我小师妹好难杀
		
		    谢昭迎着老皇帝目光,再度否认,“陛下,谢家不会拥立任何一人。”    他缓缓剖白,“谢氏先祖曾答应过太祖,大统更迭,谢家务必遵从天授,不得干预。    若谢家也同朝臣一样,妄图以一家之言定一国之君,那与外戚权臣有什么区别?    所以高宗传位与你,谢家便听命与你;天命要你还政,我们便要确保下一任皇帝出自嫡长一脉。    至于最终是谁上位,谢家只信物竞天择,能者居之。”    “至于……”    至于天命为何不是你这一脉?    只因二三痴傻孙辈,如何守得住这泱泱国土?    他顿了顿,终是不忍揭露这残忍真相。    “陛下也看到了,高宗一脉有异星襄助、天命所归,你实在无以与之争锋。”    老皇帝颓然委顿,问出最后一个疑问,“朕的毒……究竟从何而来?”    抛开初时怒急攻心的假象,他早有所感,只是不愿相信。    这个问题,当属留仁最为清楚。    谢昭一个眼神,大太监就慌忙跪地,事无巨细一一交代。    “回……回禀陛下,您第一次吐血,太医院就已警觉。排查许久,才发现……毒原……毒原是柳巍赠给老奴的一块好玉。    臣贪财,不知其中有诈,见美玉心喜,时时佩戴,不想竟将毒气过给了陛下。”    “另一样毒引呢?”    神宗似是动怒的气力也无,只盯着留仁的颅顶发问。    “毒引便是……便是泰王那块遗诏。”    “咳咳咳……果真是朕的好兄弟……咳咳咳……”    神宗猛然咳嗽起来,大口大口血色涌出,一如泰王当时。    吓得留仁屁滚尿流地奔出去,“太医——太医——”    谢昭轻叹一声。    “陛下,你曾问昭何为命?这便是了。”    当年他放任周太后过毒给胞兄弟,如今所受背叛与苦楚,亦是兄弟馈赠。    命运的回旋镖隔了数十年,终是报应到他自己身上。    与御书房内日薄西山的萧瑟不同,东边司礼太监唱榜热闹正当时。    谢昭遥遥听得一二。    “永泰二年三月廿三日,策试天下贡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另特设监学一位,授状元称号——”    “有,特敕状元,休宁顾悄——”    “有,新科状元,休宁宋如松——”    “榜眼,金陵黄炜秋——”    “探花,休宁原疏——”    “再有,二甲头名——”    “三甲头名——”    五人姓名念罢,是众进士俯、起、四拜的山呼。    随后约摸是执事官举黄榜出了奉天门,张挂于闹市,他耳力好,甚至听得见细碎的吹拉弹唱声响,那是顺天府伞盖欢送新科状元归第的仪仗。    宫内依礼亦有庆仪。    礼部宣“天开文运,贤俊登庸,礼当庆贺——”    随后是鞭炮轰鸣。    极乐之中,林院正匆匆赶来。    在宫人帮助下,将已然昏厥的老皇帝移到榻上施针。    一个时辰后,林院正苦着脸出来复命。    “陛下年事已高,这毒又来势汹汹,恐怕撑不过半年……”    “知道了。”    疏忽一阵风过,带起绯色袍袖猎猎。    谢昭闭了闭眼,突然道,“东风起了。”    他倦怠的眉眼舒张,抬手感受一番空气中的潮息,“林锦方,尽你所能,让他务必熬到今秋。”    额……    这没头没脑的命令叫院正头皮一紧,好似他同阎王抢人是多么简单的事似的。    可他不敢反驳,等到活阎王走远,才小声哔哔。    “活到夏跟活到秋有什么区别?不过都是躺床上熬尸。”    因帝王突发恶疾,传胪之后的谢恩宴与孔庙祭,都由礼部苏训代为主持。    仪式结束后,众进士易冠服,这才完成了人生最大的一场蜕变——“释褐”。    自此,他们便不再是民,而是官了。    只是国子监里立了碑、题上名,等待诸生的却不是康庄大道。    几日后,翰林院。    听得笑得极其和蔼的顾劳斯逐一念完他们去处,所有人都傻了眼。    成绩好的,全进了农水部。    除开顾云斐入工部见习,其余人等,分配去种稻、养猪、喂鸡、桑蚕不一而足。    在一众新进士的哀嚎中,大宁朝上最负盛名的一次变革,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178章    永泰二年四月, 琼林宴后,神宗以病罢朝。    自此不见朝臣,只令卫英传出一旨, “朕之疾不可劳。以朕意达内阁, 天下事重, 令首辅与阁臣审处之。”    没有皇帝干预, 在首辅授意下, 吏部很快组织了一场急选,从一众青年干部里择了合适人员补齐六部之缺。    新一界内阁班底,包括苏训在内, 都是激进的改革派。    是以南直隶诸多新奇做法, 首当其冲被拎上日程。    中古版扫盲在顾劳斯不造的时候, 如火如荼推开。    拼音、简体、数理化……一整套小学课本纳入官学体系, 不惑楼作为私学典范、官学补充,也趁势而上, 遍地开花。    得南直户部吴遇请旨,不惑楼还加增了一项招引良才、申办专利的权限。    为规范不惑楼管理,吴大人还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设想。    另增设一套名目为“自收自支”的官职体系。    将不惑楼收归官办, 各地分楼可由顾氏授权开办,但须在吏部登记备案,所用人员也须由吏部划定人员职数列入官户管理,但人员俸禄不从户部列支,由各地不惑楼自负盈亏。    至于人员招聘, 可从各地举人、秀才中选取,也可从“揭榜挂帅”的揭榜人中选聘。    此举好处, 一是缓解朝廷压力,二是敦促官员有职但有劳,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额,干事挣钱的积极性。    这份折子一递上来,就叫吏部炸开了锅。    这么新的东西,阁臣们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拿到晨会商议,赞同的、迟疑的、反对的,各执己见,更叫老中青三波人吵得不可开交。    自有那老臣,指着“揭榜挂帅”四个字跳脚。    “自古哪有官身得的如此便宜?叫我等男儿寒窗几十载,不如一个会养蚕的女子?岂有此理!”    “真真是旁门左道,不可与之!”    老大人还套了句谢大人新鲜出炉的锐评,拂袖梗脖子就是不同意。    这般动荡,惊动了老皇帝。    不惑楼在民间、尤其是士子当中声誉空前,他正愁不知拿它怎么办。    吴遇这一招收归已用,无疑完美替他解决了这一大隐患。    如此这般,以后世人感念不惑楼有教无类、文人异士感念不惑楼再造之恩,可都不再感念顾氏,而是感念他神宗!    于是,难得归隐的皇帝出手替这份奏折点了个赞。    一众大臣们瞬间安静了。    至于实行诸事,自是由谢昭这位吏部尚书主持。    书房里,谢大人似笑非笑。    “顾老师公考干久了,连事业编制都不放过了?”    小顾:……    等他一目十行扫完这方案,一口水差点喷出来。    咳,这吴遇当真是个触类旁通的人才!    竟真叫他琢磨出体制改革来。    “我发誓我可没向吴大人透露现代编制体系!”    他举手赌咒,什么行政编、事业编、军队编、企业编,他通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