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他怒斥着“竖子”,拍案而起,径直转到屏风后取出军符掷向穆骏游,喝道:“杀了他!” 穆骏游接下军符,当即马不停蹄向丹州赶去。 丹州、浮州刺史,杜宣缘这个督军御史随他一并往南奔赴。 一行人顶着夜色赶路。 好在穆骏游夜行军经验丰富,加上杜宣缘带着系统地图,他们不仅没有因为夜晚迷路,反而事半功倍。 行至中途,穆骏游忽然一勒缰绳。 他盯着天上观察几息,口中发出一声嘹亮的哨鸣。 眨眼间,一只信鸽扑棱棱落在他肩头。 穆骏游展开信鸽脚上绑着的纸条,借着夜色看清上边的内容,道:“率兵在丹州救灾的将领已经发现丹州附近有异动,特来信告知于我。” 他皱着眉头喃喃:“也无纸笔……” 被软禁王府,他们自然无从豢养用于书信往来的信鸽,如今半路截获丹州那边来的鸽子,直接用信鸽传信,要比他们骑马回丹州快得多。 话音未落,旁边便递来一支炭笔。 杜宣缘耸肩:“有备无患。” 穆骏游也没工夫感慨杜宣缘瞧着清瘦,但跟个百宝箱一样总能及时掏出需要的东西。 他迅速在纸条背面写上“速回浮州”,绑到鸽子腿上放飞。 骏马在夜色中疾驰的同时,一队鬼鬼祟祟的人正在从山林里穿行,向浮州城逼近。 吴王压根就没给他们留什么军备。 是以严望飞带着的这些人,大多手中拿的都是木棍、木矛之流。 不过严望飞也不打算与安南军正面抗衡。 就他们这些跟野人一样的武器,跟安南军这种正规军撞上,那就是鸡蛋不想活了找上石头。 他的目的显然只是穆骏游的家人。 而另一边,听闻穆骏游已经出城的吴王现在冷静不少。 他琢磨了会儿,觉得就算自己扣押山南六州中四州的刺史,筹码也不够多。 毕竟军符给出去,人也放虎归山。 更见鬼的是,叫穆骏游带兵去打他自己辛苦养出来的兵。 这算什么事? 严望飞是决计不能再留,那些私兵穆骏游也不一定会交还给他,他要想让穆骏游为自己所用,现在手上的筹码看起来远远不够。 这样下去,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吴王猛然起身,唤来王府管事。 他道:“浮州附近,有多少人在?” 问清楚人数后,吴王便令管事飞鸽传书去,令浮州附近那一拨人马即刻动身。 “浮州生乱,速速将穆将军的家眷接到王府看顾。”吴王的双眼泛出寒意。 。 天将破晓,杨均心已经转醒。 她为尚在熟睡中的穆凭意掖了掖被角,起身穿好衣裳打算先去隔壁看看阿春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再去煎药汤。 杨均心刚刚走出房门,脚步一顿。 她皱着眉抬头望向外边,隐隐觉得有些奇怪的动静。 马蹄声踏破寂静黎明。 身在丹州的安南军将领一收到信鸽带回来的消息,立刻率兵奔赴浮州,在这天光乍破的时候远远瞧见浮州城门。 而围绕浮州城外找地方潜入私兵们听见动静齐齐一愣。 “是安南军……” “安南军来了……” 他们这几年东躲西藏,躲得就是安南军,这会儿一听见安南军的马蹄声,都齐刷刷脚下生油,只想快点溜走。 严望飞岂会让他们鸟兽状一哄而散。 虽然不知安南军为何突然折返回浮州,但现在当务之急是拦住安南军,给他留机会抓住穆骏游的家眷。 他早就打听过,知道穆骏游仅有妻女在浮州,更知道她们家住何方。 只要抓住这个把柄,安南军又奈他何? 思虑间,严望飞已然高声疾呼:“快拦住他们,若不能抓住穆骏游的家眷,我等焉有活路?” 这些私兵不了解山下的情况。 他们个个都以严望飞马首是瞻,得知他们已经暴露,生怕会被安南军围剿,一听严望飞要劫持穆骏游的家眷,只觉这是一线生机。 故而严望飞此言一出,这些人都顾不得思索什么,拿着木制的武器鸡蛋碰石头起来。 安南军自然也听见了高喊声。 还不待他们有所反应,尚未明晰的阴影处便涌出不少拿着武器的“流民”。 战斗力不强,人数却多,一时间还真把安南军给拦在城外。 而严望飞早趁机溜进城去。 穆家离城门到底有些距离,杨均心听不见城外发生的动静。 她有些不安,正在准备着药材。 忽闻门外有人高喊:“有流民攻城!大家快快紧闭门窗!” 杨均心一吓,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门前查看门栓,还未靠近大门,便听见墙头的动静。 一道身影从高墙上窜出。 杨均心立马转身往回跑去。 翻过院墙的严望飞远远瞧见匆匆跑走的身影,立马追了上去。 杨均心刚刚跑到拐角,便撞到叶慧娘身上。 “慧娘!”她扶住叶慧娘,急忙忙道:“有匪徒越墙而入,快跑!” 杨均心过惯平凡的日子,山南六州又从未有过大的骚乱,是以她们家中从来也不置备护卫的。 叶慧娘扫了一眼,还未见有人追来,便快速道:“穆夫人先带孩子们走,我去引开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