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有贵客上门。 。 “千两黄金啊。”薛景看着一箱金灿灿的大宝贝,“啧啧”许久。 他瞧了眼杜宣缘,道:“给我千两黄金,我给您卖命都成。” “你这不是已经给我卖命了吗?”杜宣缘不为所动。 薛景嘴角一瞥:“啧,当初还是要少了。” 他见杜宣缘当真把这一箱黄金搬走,又有些着急:“主子,这可是咱们的全部家当啊,这报十个养育之恩都绰绰有余。” “安心。”杜宣缘神情轻松的不像是从她身上掏钱,“会叫他们还回来的。” 陈仲因一觉睡醒,也被整整一大箱子的黄金吓了一跳。 “这是……”他茫然地望向杜宣缘。 “用千两黄金,偿还陈父陈母的养育之恩。”杜宣缘认真地说道。 陈仲因瞪大眼睛。 “我以为……那只是玩笑话。”陈仲因难以置信。 “对你我从不开玩笑啊。”杜宣缘笑着说,“所以早些做好肉偿的准备吧。” 陈仲因还是觉得震惊,面对这些凭空冒出来的黄金产生的震撼,都短暂压制住杜宣缘对他的调戏带来的羞赧。 他们家什么时候能凑出千两黄金的现钱了? 就算皇帝封赏的真金白银加起来也不过百两黄金,杜宣缘从前寄回家补贴家用的俸禄拢一拢也不知值不值十两黄金。 这笔天文数字打哪儿来的? 陈仲因神色躲闪,问:“杜姑娘,咱们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吧?” 一无所知,还用“咱们”这样一条船上的说法。 杜宣缘因他这话轻笑出声,道:“当然没有。这些都是正常渠道来的钱。” “怎么会有这么多?” 杜宣缘停顿片刻,道:“还记得刚买下这座院子的时候,我常常问你要钱吗?” 陈仲因当然记得。 那些钱本就是杜宣缘赚来的,她交给自己保管已经是极大的信任。 虽然如此,陈仲因当时还是时常盯着见底的钱匣子感慨,生怕哪天入不敷出。 又听杜宣缘说:“我拿那些钱请人做了些‘买卖’,查不到我头上。” 陈仲因本来在点头,但听到杜宣缘后半句话,又疑心这个“买卖”是正经买卖吗? 杜宣缘像是瞧出他的疑虑,又补充道:“放心,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 “我还记得杜姑娘当时说,拿这些钱买的是‘人命’?”陈仲因显然对杜宣缘当时跟自己说的“买人命”耿耿于怀,这么长时间还惦记着。 虽然他现在还不明白什么是“活在人们心中的已死之人”,但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个极其赚钱的买卖。 “买他们为我卖命咯。”杜宣缘笑着说。 自太医院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杜宣缘就在思考收买人心、增加人手,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也是遇上了梅不忍,提醒杜宣缘在这偌大皇城中还有不少无人注意到的影子。 在太医院上班那些日子,杜宣缘着重花钱挑选培养合适的人。 和薛景那样类似的人。 薛景是杜宣缘用于联络那些皇城尚未入仕或官运坎坷的青年子弟。 还有许多人,或开设酒肆茶楼探听消息,或乔装改扮混迹在那些放值后出来找乐子的官员之中。 他们大多出身低微,而今改头换面,对杜宣缘当时的援助感激涕零。 ——自然,也偶有陷入灯红酒绿间,心生叛意的,杜宣缘从来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不过要探听到什么关键的消息,还是要多花些心思。 这世间人人都有憾事,对昔年求而不得、英年早逝的佳人、挚友有所怀念,遇到一个有着相似影子的人,往往更容易交付信任。 这也是杜宣缘最费心神的安排。 单是要挖掘一些人早年的辛秘就费了不少工夫。 不过这是攻心之举,拿人的感情做算计,仅仅是听听都叫许多人心有芥蒂,杜宣缘无意同一向重情的陈仲因说这些。 陈仲因也并未联想到什么,闻言只是点点头。 他又道:“即便收益颇丰,取用这样大的一笔钱款,恐怕也会伤筋动骨吧。” “不要紧。”杜宣缘微笑着,目光温柔而深情,“只要能抵你心中的愧疚遗憾,区区身外之物,何足挂齿。” 陈仲因闻言,浮现出动容的神色。 他道:“杜姑娘,这笔钱我一定会想办法还给你的。” 杜宣缘趁机偷袭,在他头顶“吧唧”一口,随后情深意切地说:“不用你还,只要我的小陈太医以后不会因为这件事郁郁寡欢就好。” 第127章 还债 陈母忧心忡忡地呆坐在院子里。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去做什么——虽然去年有一些龃龉,但主家这边一直不曾将陈仲因的名字除去。 也是因此,陈母总觉得这件事还有些转圜余地。 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陈父显然对陈仲因极其不满,恐怕是决心要将他除名。 她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精致的丝帕都被她的手指绞成一块烂布。 陈母又抬头看了眼院门外,陈父还没有回来。 她犹豫着起身往外走去。 双手刚刚轻柔地阖上院门,一转身,却恰与身后的陈父对上视线。 陈母一惊,紧张地唤了一声“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