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爷知道有人养牛,到时候去买点。”姜爱国倒没有拒绝姜向北的钱票,接过来叠好放进上衣口袋:“等做出面包来,咱们给平子爷爷也送几个去。” 姜向北说“好” 目送姜爱国走出厨房,立刻就开始忙活起来。 “向北,你要做什么好吃的?” 夏家客厅里开的门大大敞开着,相当方便夏彩霞观察姜家厨房。 姜向北刚提着火桶到门口,一道大红色身影立刻就从小门中窜出,三两步冲了过来。 “灯笼果酱。”姜向北头都没抬,继续跟柴火作斗争。 平时都是姜向南生火,没想到光是点燃柴火都这么难。 一阵黑烟窜出,宣告她再一次的失败。 姜向北:“……” “用油柴点,要不这么大根柴火怎么点得着!” 看姜向北准备划亮火柴再一次伸入搭起的柴快下,夏彩霞终于伸手按住。 姜向北疑惑的“啊?”了声,整张脸上都写满了你在说什么几个大字。 什么是油柴? “你一边去,我来烧。” 夏彩霞挤过来,一屁股把姜向北挤到边上,转身在门口箩筐里翻翻找找。 一小节褐色的柴被塞到柴块下,夏彩霞这才划下火柴塞了进去。 火势瞬间暴涨,手指粗的柴块开始熊熊燃烧。 这时候夏彩霞才用火钳夹着蜂窝煤放到了灶桶里,等柴全部燃烧完,蜂窝煤底下也开始散发出红色。 “真厉害!” 干脆利落,一次成功。 “是你们家人不让你干活儿,你出咱们大院去看看,别家十几岁的姑娘都得当大人使唤。” 夏家算疼闺女,重活累活都很少让夏彩霞干。 可跟姜家一比,人家过得那才叫好日子,直到今年过年以前,她都没瞧见姜向北进过厨房。 她爸夏伟只要回到家,那就是大老爷们,就是连杯水都得送到嘴边。 哪像是人家姜爷爷和姜向北爸爸,洗衣做饭什么都干。 “咱们换换,你当老夏家的闺女,我来当姜彩霞咋样?” 夏彩霞翻白眼,手下动作却没停,转身又夹了个蜂窝煤放上去。 姜向北不接话,只是傻笑。 穿越是不是好事现在还看不出来,但能穿到姜家是百分百的正确。 “你到底要弄啥?” “灯笼果酱啊!”姜向北说。 “上回带回来的灯笼果不是全进那些臭小子的嘴了吗!”夏彩霞说。 就晚起了一早上,哪知道半筲箕灯笼果已经被姜半送得只剩下薄薄一层。 姜向北伤心得连吃两大碗姜半赔罪的馄饨才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你看那是什么?”姜向北笑,弯腰从桌子下拖出个盖得严严实实的木桶来。 夏彩霞凑过来。 “噔噔——蹬——蹬——” 伴随着姜向北走调的哼唱,满满一大桶灯笼果出现在眼前。 “这么多!” “我爷和我爸今天天没亮就骑车去袄子山摘回来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新鲜!” 姜爱国说天没亮,可姜向北估算过时间,应该半夜两三点就出发,才能在九点半前返回送姜向南去考场。 “还不止,你看这里还有不少山莓子。” “你爷爷要是我爷爷就好了。”夏彩霞叹。 果子想摘肯定摘得到,但家里长辈把孩子的话放在心上那才叫人羡慕。 至于她爸……夏彩霞觉着可能会换来几巴掌。 姜向北此时真就是个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向伙伴炫耀长辈疼爱,只要对方露出羡慕神色,心里就跟热水泡胀了一样软绵绵的。 炫耀完,如愿让夏彩霞羡慕不已,这才昂头挺胸地开始忙活正事。 野外采来的野果子,只用摘掉枝干,用水这么一冲就干干净净。 “这么多,得分好几锅熬。” 只是倒出小半,就有整整一搪瓷盆,瞧着两锅都好像煮不下。 姜向北沉吟片刻,决定:“咱们还是换大锅,要不天黑都熬不完。” “那蜂窝煤怎么办?” “先盖起来,一会儿我煮油泼面。”姜向北立刻说。 “油泼面又是啥,面条还是饺子皮?” “你帮我熬酱,中午就在我家吃面,划不划算!” “划算!” 两人默契拉钩。 夏彩霞赶忙从手腕退下彩色橡皮筋,把头发扎起来,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 熬果酱不是什么技术活,只需要掌握好火候不熬糊就成。 有夏彩霞看火,姜向北转到一边开始做油泼面团。 油泼面的面团姜向北习惯揉得比较软,揉一会醒一会,以此反复好几回。 直至面团光滑细腻,才切开搓揉成长条刷油放到碗柜里。 酸甜的味道渐渐飘散开来时,姜爱国和姜向南正好推着车走进院里。 “姜老哥你家做啥好吃的?馋得我小外孙女口水都流了二里地。” 胡奶奶和奇爷爷坐在自家门前编草绳,一个编,一个就把草绳围拢编织起来。 很快,草绳就变成了个结实的草墩子。 “齐老哥手艺不错,你这草墩编得结实,等明个儿我砍些竹条,帮你做个小竹桌子,以后放院里下棋。” 姜爱国架好车子笑道。 齐爷爷有些内向,闻言只是抿嘴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