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嗯,你二妹想吃地皮菜包子了。姑爷,你吃不吃地皮菜?”陶母问女婿。 邬常安看女鬼一眼,她过得还挺像个人,挺有活泛气。 “吃,我嘴壮,能吃的都爱吃。”他玩笑道。 “我去和面,我们晚上吃包子。”陶母笑着往灶房走,快进去了又回头说:“老大,你换双鞋去捡鸡蛋,再逮两只肥鸡,明儿中秋,我们炖两只鸡吃。” 陶青松把怀里的孩子递给陶桃,他去屋后捡鸡蛋。 陶椿拍手,她逗着侄女,“要不要二姑姑抱?” 陶桃试探着递过去,陶椿伸手去接,见小丫头不抗拒,她高兴地接过来。 “嘿,你还不认生。”陶椿乐,“看着不算胖,抱着还挺压手。” “她骨架大,随大哥。”陶桃说。 “以后要长成一个高挑的姑娘。”陶椿认真地看着春涧,又看了看陶桃,说:“春涧的眼睛长得像你,也像她爹。” 陶桃点头,余光瞥见她姐夫盯着春涧,她笑着问:“姐夫,你也想抱孩子?” “春涧不要他抱,还没到他怀里就哭。”冬仙从屋里出来说。 邬常安讪笑,他又觑小娃娃一眼,心里止不住的纳闷,老人不是说小孩子的眼睛干净能看见脏东西,这小丫头在女鬼怀里怎么还乖乖巧巧的? 心里这么嘀咕着,一抬眼看见小丫头在瘪嘴,他欣喜道:“春涧哭了!” “呜呜呜——”春涧看见她娘了,她掉着眼泪要去找她娘。 “让大嫂出来哄孩子,我去灶房帮忙。”陶椿说。 陶桃接过侄女往灶房走,陶椿也准备跟上,慢了一步被邬常安喊住了。 “你等等,我有事跟你说。”邬常安收敛了脸上的笑,他正色说:“我打算过完中秋就回家,天晴了,家里要收粮了。” 陶椿垮下脸,她有些后悔了,陶家的人口少,老少和睦,短短两三天,她就不想走了。 “我后天一早就走。”邬常安通知她。 陶椿没说话。 邬常安等了一会儿,见她装死不吱声,他恼火说:“之前的约定作废,我俩一拍两散。” “你去跟我爹娘说。”陶椿说话了。 邬常安当做没听见,他提要求说:“你要是跟我回去,你得答应我,之后的日子你就像这两天一样,不能做奇怪的事。” “我能做什么奇怪的事?”陶椿纳闷,“吃人?还是杀人?” 邬常安下意识看天,天是亮的,他瞪她一眼。 “行,我答应你,要做什么事先问你,你觉得是奇怪的事我就不做。”陶椿很是宽容,“不过我也有意见,你提的意见我答应了,我提的意见你也考虑考虑。我想你心里也明白,我爹娘挺看好你,也喜欢你,所以才一个劲撮合你我,我愿意跟你走主要是不想让二老操心。我俩的约定虽然仓促,但我不是玩笑,也不想跟你过家家。你得答应我,我们约定的期限里,你我要是吵架了,你不能来气了就说一拍两散,或是让我滚蛋,三思而后行,再一再二不再三,我这次跟你说了,你以后再如此说话,我就当真了。” 陶椿目前顾虑的是没有落脚地,她有明确的身份,但身份受制约,她不想挑战荒野逃生的困境,故而选择走上一条随大流的路,跟着传统走,离了娘家去婆家,换个地方踩踩地盘,要是站不稳脚跟,她能有理由光明正大地再回娘家。或者是等在山里混熟了,她可以再挑选一条其他的路子。 邬常安思索了好一会儿,他认真说:“只要你像个人,两年内,我不会赶你走。” 陶椿点头,“好,我后天跟你走。还有事吗?没事我回屋歇着了。” “没事了。” 目送女鬼僵着腿一颠一颠地离开,邬常安猛然反应过来,这本来是她求着他的事,眼下怎么演变成他求着她跟他走了? 灶房里的事不要陶椿插手,她提桶热水回屋泡了会儿腿,脱了衣裳倒在床上睡觉。 晚饭是地皮菜鸡蛋馅的包子,还煮了一大锅的稀米汤, 山里的陵户吃的油是荤油,鸡蛋和地皮菜都用猪油爆炒过,包在面瓤里蒸熟后极为鲜嫩,蒸熟的地皮菜比生的还要绵软,几乎是不用嚼就下肚了。 “山里的地皮菜要比山外的好吃吧?”陶母见二丫头一脸满足,她很是得意,“要论土生土长的东西,还属长在山里的更有味道。山外人多,有人的地方土被刨了一遍又一遍,草长得都像后娘养的,这菌子更不占便宜,能有什么好味道。就像咱家的鸡,那都是养了两年才宰了吃,年数短了肉不香。” 陶椿点头赞同,“咱家的鸡蛋都比山外的香。” 陶母满意了,“明年开春,你来捉一窝小鸡回去养。” 陶椿先答应,捉不捉到时候再说。 因着明早天不亮就要上山采菌子,吃过晚饭大家伙儿洗漱过后就睡了。 雨后的夜晚,山里雾气愈发浓重,云上的月光完全无法穿透浓雾,油盏一灭,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邬常安拢着被子躺下,他竖着耳朵听隔壁的动静,陶椿不知道在跟陶桃说什么,若有若无的声音传来,他隐隐觉得心安,抓着这个机会,他忙闭眼酝酿睡意,睡着了就不怕鬼了。 …… “邬常安,起了。” 邬常安猛然睁眼,回味着梦里听到的声音,他紧张地透过黑暗盯着木门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