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她又看看皇帝,皇帝正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宁欢别开眼,她挥挥手:“圆团,这药太烫了,让它晾一晾。” “啊——”,圆团看看药又看看宁欢。 他又笑嘻嘻道:“小主子您放心,奴才试过热度才呈上来的,保证不烫。” 宁欢瞪他:“你……”怎么这么不识相。 圆团当作什么也不知道,只笑道:“小主子您快些喝吧,师傅今日还准备了一些新上贡的果子,您喝了药便能得吃。” 在喝药这件事上,皇上的话才是最管用的,他们可不敢在这上头顺着这位小祖宗。 皇帝淡声道:“快喝。” 宁欢看他一眼,小声嘀咕:“冰鉴不让用,药也不能停,这是什么日子……” 前些时候她没诊断出寒凝症之时,养心殿的冰向来管够,如今她被太医把了回脉,皇帝便严格控制她在冰这方面的吃喝和用度,还有这药,据说是给她调理身体用的,日日都得喝。 宁欢是苦不堪言——是真苦。 见皇帝没反应,她接着嘀咕:“明明是天下间权势最大的养心殿,用个冰抠搜地跟什么似的……” 在这儿她还得自己扇着宫扇汲取凉意。 圆团连忙低下头去,当作没耳朵。 小主子就是小主子,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就她能这般平淡的说出来。 嘿,谁让皇上这般惯着她,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皇帝果然气笑了:“小没良心的,你也不想想先前夏日才至没多久,你用冰的量有多多,你也不怕冬日难熬。” 宁欢想着她冬日那冰凉得跟什么似的手脚,心虚地没说话。 她心想,等着吧,到了冬日养心殿用炭的量还要大呢。 皇帝见她没说话,只当她心虚,他道:“抠搜便抠搜罢,你再怎么说也没用,要大方也得等你这病好了再说。” “快喝药。”他不忘提醒她。 宁欢自知自己逃不掉,除了每日打打嘴炮,她什么也干不了,认命的喝药。 圆团贴心地及时递上蜜饯。 宁欢含着蜜饯,便见李玉端着一盘红彤彤的果子进来。 她咽下蜜饯,瞧新鲜似的看着那盘果子:“红毛丹?” 皇帝倒是诧异地看着她:“你竟知道这果子?” 宁欢睨他一眼:“您这是什么话,是说我没见识吗?” 皇帝哑然失笑,连忙哄道:“没有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看了看那盘果子,倒有些疑惑:“这红毛丹是琼州府专门呈贡的,怎么,宫外也有吗?” 宁欢有一瞬的心虚,她轻咳一声:“这倒没有,只是我爱看杂书话本儿,这果子在那杂书上出现过,当时见它生得与荔枝相似却又不是荔枝,觉得有趣便记下了。” 皇帝倒也没有怀疑,他点点头。 他又有些疑惑地问她:“但这果子在琼州一向被叫做‘韶子’,红毛丹这名儿说起来还是当年呈给皇额娘时,她亲自赐的名儿,这样的小事儿话本上也会写么?” “啪嗒——” 宁欢手里的红毛丹落在了桌上。 她缓缓地抬头看他,下意识就解释道:“世人对皇宫里的事儿总是万分好奇,您瞧着是小事,在民间看了可能就是大事儿,这样的事儿不足为奇。” “不足为奇。”她遮掩似的重复道。 皇帝倒也没什么想法,他想到什么似的,煞有其事道:“你当初那般了解后宫之事,看来也是那万分好奇中的一员了。” 说到“了解”二字时,皇帝忍不住笑。 宁欢显然也想起来大昭寺竹林的事儿,她面露微笑,不想搭理他。 谁知他倒来了劲儿,继续笑着问她:“如今宁儿真真切切入了宫,觉着这紫禁城比之话本儿上的如何?” 宁欢面露微笑:“都挺好的,就是……” 她瞥了皇帝一眼:“就是皇帝不大正经。” 皇帝一下便笑了,并不以为忤。 李玉和圆团面无表情地低着头,他们已经麻木了。 这位小祖宗向来这样嚣张,皇上也向来这样惯着她。 宁欢不再搭理皇帝,她略显惆怅地看着那盘红艳艳的果子。 原名韶子,皇太后,亲自,赐名。 这信息量还真有些大,她隐隐猜测着,却又不大敢相信。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她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但她又忍不住往那上头去想,他说是皇太后亲自赐名,便是从前无人叫过这个名儿,这位皇太后是不是和她一样呢。 和她一样来自百年后,和她一样认识这果子,所以在见到时才会将这个名字脱口而出。 这个猜测实在是…… 她支着脑袋,默默想着,其实也没什么,毕竟是穿成筛子的清朝,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若真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方找到伴儿,该是好事才对。 “快吃罢……”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捏着一颗白嫩嫩的果子递到她面前。 宁欢顺着抬眸一看,怪她想得太出神,连皇帝什么时候替她剥好了果子都不知道。 皇帝见她眼巴巴地盯着果子,以为她是想吃又不想动,他瞧着又好笑又可怜,便体贴地亲自动手。 宁欢按捺下内心的掀起的波澜。 罢了,万一是巧合呢,找机会验证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