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她是公主,父亲是将来的皇帝,底下的侍女说她就算骄纵上了天,也不会有人拿她怎么样。 秦知夷是有些赞同这话的,直到这侍女的话传到了姜妩耳朵里,素来娴静温柔的姜妩竟打骂了那侍女,又将人赶出了府去。 事后,秦知夷还被罚了两日的抄经。 后来,年岁渐长,想来是男儿家要建功立业、带兵打仗的。 萧羿渐渐地也就不和那些簪缨世家的混账子弟一处了,连带着秦知夷也甚少见他了。 萧羿此时在颍州,若是放在两人以前的交情,她还会思虑要不要去寻他帮忙。 但如今她与皇帝不对付,刺杀一事的真凶也不明朗,皇帝与萧家又有着亲缘,她与萧羿虽有个久远的婚约,倒更有些疏途陌路。 食肆里,食客酒足饭饱,临桌剔牙。 这时,蔺九均从后头拿了个牌匾出来,放在了门口。 牌匾上面贴着张秦知夷早前写了几个字的纸,写着今日小食:栗糕、水粉汤圆。 秦知夷见了一身布衣布鞋的蔺九均,她的思绪才将将拉回。 照理说,蔺九均做的饭比请来的厨子做的还要好吃。 但到底是做生意,不像从前只是一日三顿饭,他身患眼疾,就不好在忙碌的后厨操劳了。 不过,食肆生意不好,后厨不忙,蔺九均就会偶尔做个糕点、小吃,然后挂个牌匾在门口招揽生意。 食客乙见了牌匾动静,问道,“早秋的栗子似乎不大甜,做的栗糕能甜吗?” 蔺九均言道,“甜而不腻,客官可尝一块。” 不多时,就端来了一碟,食客乙尝过后,连声说道,“掌柜的,给我包两包!” 食客甲不解说道,“你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竟好这样的甜食,都不如黄口小儿。“ 食客丙闷笑着出声,“他哪是买给自己吃的,给他那枕头风吃的!” 食客乙挠了挠后颈,不好意思地说道,“她就爱吃这个,不甜不爱吃。” 秦知夷听着食客乙这话,有些愣神,忽而脑中灵光一现,她抬了眼去看蔺九均,一时许多细节涌上心头。 与此同时,嘉平县城外,萧羿带着自己的兵马从颍州南部一路北上,风尘仆仆。 途径嘉平县郊外的一处高山,萧羿突然让部下在此作休整,明日再赶路。 部下看着还大亮的天光,虽有疑惑,但仍然领了命令,吩咐下去。 一众兵马熙熙攘攘地在原地扎起了帐篷。 这座高山,可以俯瞰整个嘉平县。 萧羿从马背上翻身而下,透过厚重的树枝,看着山下。 他确实占据先机,打了淮南王一个措手不及。 但淮南王与他周旋了几次,及时止损,没有继续攻打颍州,转头往东去攻打与儋州北部接壤的凉州了。 淮南王的军队退守至颍州南部,颍州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官府、百姓上下都对他是一片歌功颂德。 而他得知淮南王往东打去了,气得在马背上大骂。 从颍州去凉州需经过并州,淮南王转头攻打凉州,他若要前去,就得带着他的人马,越过并州。 他接的旨是镇守颍州,怎能擅离职守? 他随即请旨去凉州,但京里的消息迟迟不来,他的兵马只能在颍州宛中县待命。 等了好几日,他等到的却是谢太后的懿旨,要求召他即刻领兵回京,凉州已派了谢耿行前去应战。 他气得在临时驻扎的帐篷里摔了懿旨,但谢太后如今垂帘听政,他不能不从。 嘉平县郊外的山崖上,萧羿褪了厚重的披甲,亲信副官何炳识眼色,小踱两步,匆匆接过。 萧羿话中寂寥,问道,“何炳,阿妁她是不是就是在这附近失踪的?” 萧羿的手中摩挲着一枚玉佩,隐约可见是个镂空的兔子形状,似是有另一对与之相配的。 何炳闻言,低低地叹了声气。 自家公子说的是谁,他如何不知,他是家生奴才,从小跟着萧羿,后又跟着萧羿打仗,领了些军功,才得了副官当。 青梅竹马的两人,本是今年春天就该成婚了,谢太后却突然让秦知夷去青州,于是再无音讯。 何炳思虑再三,还是劝道,“公子,陛下也派了人来寻,殿下她可能……” 何炳话还没说完,就被萧羿一个狠厉的眼光扫过来,何炳立时住了嘴。 萧羿再次看向山下,言语中尽是烦躁和不满,“找这么久连个影都不见,一帮没用的废物。” 何炳小心地揣摩着萧羿的心思,说道,“那公子这是打算亲自去找么?” 萧羿静了半晌,继而冷声道,“现在朝堂上多少双眼睛盯着越平侯府,就指着抓萧家的错处,如今谢太后急召回京,如何能在此处多待?” 何炳干笑两声,应道,“公子说得是,朝堂上的事公子也不必忧心,好歹萧太后还在呢,她又是您的姑姑,陛下还是相信咱们侯府的。” 萧羿闻言未语,面色不虞地看着山下。 快至日暮,嘉平县城门口的那条道,三五成群地走着出城的人,赶车的、走路的都有。 城里,天将夜,夜里炊记食肆的生意不比白天,连零星食客都没有。 待食客散绝,食肆也预备着打烊了。 蔺九均看不见,食肆没有请账房,秦知夷便代劳了算账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