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263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李林甫正在批阅卷宗,头也不抬地道:“可见他话多。” 他反应很平静,因为薛白说过杨党要拉拢王忠嗣,自然是会有所往来的。 待罢了王忠嗣的四镇节度使之职,容杨党拉拢又何妨? “右相,薛白还送了王忠嗣一首词,小人抄在这里。” 那递上来的竟是一张竹纸。 李林甫凝神看去,只见这竹纸比先前见的稍白了些,更薄,问道:“你这纸何处来的?” “回右相,道政坊里现买的,十二钱一大张。” “十二钱?” 李林甫点了点头,这才落向那首词,眼中浮起些疑虑之色。暗忖薛白这词分明是在为王忠嗣叫苦,莫非是出尔反尔,想保四镇节度使之职? 似乎有些多虑了,前番已误会过一次,何况王忠嗣不识趣,哪怕请贵妃出面说情也没用。 “继续盯着他们。” “喏。” 李林甫将一点疑惑藏在心上,批阅好了大理寺递上来的卷宗,当即入宫觐见。 与此同时,延寿坊王宅之中,王忠嗣端起一碗醒酒汤一口灌下,看向匆匆赶来的元载。 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何不喜欢这个女婿了。比如,薛白虽也好钻营,却并不掩饰,且有一份公心。 “我听闻,杨銛与安禄山关系并不差?” “回丈人,是。” 元载一听便明白王忠嗣的意思,道:“于国舅而言,是保丈人河东节度使之职,还是任由安禄山占此职,区别是不大的。这正是李亨提出的理由之一,杨党有可能利用王忠嗣检举东宫之后,出尔反尔。” 元载的话却还没说完,继续道:“但对于国舅门下的心腹们而言,更希望能保住丈人。小婿不才,忝任盐铁转运使判官,屡次劝说国舅出手相助。” 王忠嗣皱了皱眉,道:“我听闻,安禄山昨日认贵妃为母了?” “是,安禄山让人将他包进襁褓里,逗得圣人与贵妃开怀大笑。” 王忠嗣听得一阵恶寒。 他在西北边境浴血奋战,眼见将士死伤近万,归来后却见同为节度使的人这般不知耻廉夺职,心中蓦地腾起一股怒气。 元载继续道:“不过,昨日宫宴上,安禄山与杨家诸兄妹闹得并不愉快。先是虢国夫人不赞同此事,故意出题刁难;另外,杨钊与安禄山一直看不顺眼,一直言语讥嘲贬损,揭开了安禄山意在河东节度使的野心,最后被圣人喝叱,宴会也就不欢而散了。” “杨钊这般大胆?” “他如今打点内帑,是圣人的钱袋子之一。” 王忠嗣道:“听闻,虢国夫人与薛白关系匪浅,她可是因薛白才出面阻止?” “是。” “你们普及的竹纸,可有?” “有!” 元载竟是有备而来,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竹纸,上前,动作一丝不苟地摆在王忠嗣桌案上。 “丈人请看,这是十二钱一张的白竹纸,这是二十钱一张的风流纸。往后还可再降价,我等所为,望天下寒门子弟都能读书习字……” “笔来。” 元载眼中光芒一绽,连忙侍候笔墨,将毛笔递上前。 王忠嗣道:“我说,你写,我再誊抄。” “喏。” “臣听闻京中有老卒杀人,核查陇右兵册,发现皇甫惟明曾暗带老卒入京,皇甫惟明死后,东宫内侍李静忠欺上瞒下,暗自蓄养老卒……” 元载持笔的手很稳,写到这里,心中却是一阵激荡。 一个李静忠能从皇甫惟明手中接手老卒,这谁能信?这封上书一出,何异于王忠嗣与李亨决裂? “陛下,这是大理寺呈报的卷宗,查出裴冕案乃是裴敦复麾下一个叫……叫曹鉴的郎将所为。” 李林甫擅于庶务,自然不会连如此大案的凶手都记不住,他是故意显出此事的荒谬来。 果然,李隆基不以为然。 他正在鉴赏一个酒器,乃是安禄山献上的,可在温泉中用。如今华清宫的扩建已到了收尾之时,近来他正在准备驻跸华清宫。 “太子能干啊。”李隆基漫不经心道:“这么快就查出凶手了。” “殿下查出的结果,想必能让诸臣满意。” “自然。” 李隆基丝毫不意外,显然早就习惯了,拿起另一件酒器端详着,问道:“王忠嗣回京也有些时日了,没听说此案?” “也许此案真的与河陇边军毫无关系。” “也许吧。” 李林甫偷眼瞥去,道:“圣人,臣近来听闻了一件事。” “说。” “济阳别驾魏林的奏报,提及在朔州当刺史时,曾听王忠嗣言‘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 话到最后,李林甫声音渐小。 李隆基动作一停,放下了手中的酒器,显出沉思之态。 “石堡城之战,哥舒翰打得不错啊。” “圣人明鉴。” 李林甫来了精神,心知让三司刑讯王忠嗣之事不急,定好四镇节度使之位要紧,遂道:“此臣之所以举荐边镇用胡人……” 下一刻,有内侍匆匆赶来,禀道:“圣人,王忠嗣请求觐见,有紧要事上书。” 第160章 志不灭 殿中气氛有些安静。 李林甫躬身侍立,目光瞥去,圣人正在看王忠嗣呈上的竹纸,眼神带着些玩味之色。 “李静忠?” 李隆基喃喃了一句,似乎因这名字而觉得好笑,道:“十郎也看看吧。” 自有内侍把竹纸递在李林甫手上。 李林甫看过,目光一凝,有些诧异于王忠嗣竟会使出此等手段自救,这完全不符合他对王忠嗣的了解。 他心中有了一个猜测,因联想到昨夜薛白与王忠嗣同饮、赠词一事。 “十郎如何看?” “老臣确感诧异,王忠嗣一向与太子情厚,此番竟能上书罪太子身边之人,不知是否有隐情?” 李隆基不询问意见,径直道:“既然敢在京杀人的是陇右老卒,此案便交由王忠嗣查,找出证据,尽快定案。” “遵旨。” 李林甫迟疑片刻,还是没忍住,问道:“敢问圣人,边镇之事?” 李隆基没有马上回答,目光又落回竹纸上,这次看的却不是上面的字迹一号纸质。 就在昨日,杨钊竟敢在御宴上公然称胡儿想要贪河东节度使一职…… “河西、陇右正与吐蕃交战,换帅之事先安排稳当。朔方、河东暂无边事,不急,容朕慢慢考虑。” “臣遵旨。” 李林甫明白李隆基的心意,不会因为一封上书就相信王忠嗣立场已改变,四镇节度使必定是要夺职的。唯独对王忠嗣的处置或许会有不同。 勤政务本楼外,王忠嗣等了许久,终于有内侍赶来。 “王将军,圣人正与右相在商议国务,暂不便召你相见。至于王将军上书所言之事……圣人命你查出证据,给百官一个交代。” “多谢内官。” “还请将军去北衙寻陈玄礼将军,调派人手,助将军督查此案。” “遵旨。” 王忠嗣听懂了,领了旨意出了兴庆宫。 薛宅。 主屋已经被青岚布置成了另一番样子。 因薛白在外面宿醉不归惹得她很担心,她不免抱怨了几句,自觉是以侍妾的语气。 “郎君酒量那般浅,若是醉在外面,没有人照顾,着凉了怎么办?” “酒量还是有涨些的。” “才不信。”青岚已经敢嗔薛白了,道:“待我……那日,灌你一杯酒,看你醉不醉。” “哪日?灌我什么酒?” “不与郎君说,反正我到时回杜宅,郎君过来接我……” 说的其实是纳妾的一些礼仪,青岚身兼多职,忙着布置新房安排流程,倒像是自己将自己纳进来。 薛白看她勤劳又害羞的样子,正觉有趣,忽听到通传。 “郎君,有客求见,自称是元载、王韫秀。” “我去见见。” 薛白离开了一会,却是又转回来了。 青岚正往铜镜上贴花钿,听得动作不由道:“郎君怎么回来了?” “有桩事告诉你,可记得当日骗我们去活埋的那宦官李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