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1211节
书迷正在阅读:小可爱穿越后成了大佬心尖宠、恋爱脑怎么你了、我有七个发疯人格[无限]、不是AB也不是O!怎么还被盯上、我靠极限运动封神、独悦你[带球跑]、沙雕美人揣崽连夜跑路、直男绑定cp系统后、我用娇妻系统称霸星际、敢向皇帝骗个娃
而杜妗的失势,使得公卿世胄们一开始就认为这次不是针对他们的,等到他们随着李唐宗室一同被清算,再想反抗也来不及了。 最关键在于李泌,作为整个事端的“罪魁祸首”,他没有被治罪。若猜测原因,天子很难为了一个不能公开的女人的死而治罪一个宰相。 可李泌既然还作为宰相摆在那里,就得为所有的宗室、公卿们负责。 人的心思有时候奇怪,他们不敢反抗更可怕的薛白,认为薛白本来就是这个立场,可他们却会怪罪李泌没有保护好他们。 于是,李泌承担了几乎所有来自宗室、公卿们的压力。 直到皇城司一日之间斩杀了七十六名宗室公卿,长安震动,据说当日李泌入宫请辞,天子不见。 至此,薛氏代唐的传闻甚嚣尘上,有人说天子要改国号为“新”,偏要效仿王莽。 更奇异的是,这种情况下,朝堂里竟还维持着一种异常的平衡。 这次,所有人都怕了天子的手段,也都猜不到天子的心思,于是都小心翼翼地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杜五郎得知李月菟终于被捉了。 思来想去,决定求见薛白为她求情。 他甚至都没有为杜妗求过情。 因他知道,薛白不会杀杜妗,而他近来却见到了太多人在纷争之中死去,希望能够借机劝劝薛白结了这一桩大案,也对取代李唐的传闻有个了结…… 第629章 城府 大明宫外。 一名禁军入内通禀之后重新回到建福门,对待杜五郎的态度就显得冷峻了许多。 “五郎请回吧,陛下并不想见你。” “能否再……” “不能。” 杜五郎还想再争取一下,遭到了直接的拒绝。 他转身打算离开,可想到已有许久没有见到薛白了,心中不免愈发担心,遂停下脚步,道:“那我干脆就在宫门外等着吧,直到陛下见我为止。” 那个禁军没搭理他,小声地嘟囔自语了一句“到了现在还不称臣,真当自己是个人物”。 杜五郎虽没听清,却意识到自从杨玉环死后,薛白似乎迁怒并疏远于他。 往日他是长安城炙手可热的人物,谁见了他都会奉承几句。可这天官员们从宫门来来往往,却都像没瞧见他一般。 待到暮鼓声起,天渐渐黑下去,一轮明月悄然爬上高高的宫墙,守卫宫门的禁军换了一批,杜五郎饿得肚子咕噜作响。 他原本是个做任何事都没太大毅力的人,换作旁的事早打退堂鼓了,可这次越来越受罪却依旧没被召见,他越来越害怕,反而不敢离开了。 艰难地熬了一夜,四更天时,渐渐有官员到了,始在宫门外列队准备上朝。 杜五郎见状,干脆凑了过去,试图跟在他们后面排队,理所当然被拦了下来。 “我也是官员,准备上朝,这是我的鱼符。” 依唐制,五品以上官员才有鱼符,但杜五郎并没有五品,他的鱼符是薛白另外赐下的。 因此,他竟是被赶出了队列,难得地体会到官位太低的痛苦。 “早知如此,平日里还是该上进些。” 他心里其实已经很焦急了,站在一边却还嘟囔着些无聊的话打趣自己,正在此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背。 转头一看,是个小道童。 “是你?”杜五郎认出这是李泌身边的人,“闲云,对吧?李泌还能来上朝?” “五郎请随我来。” 杜五郎知这是李泌要见自己,很不情愿。 闲云走了几步,见他不跟来,只好停下脚步,问道:“怎么了?” 杜五郎附在他耳边小声道:“如今局势敏感,我与李泌单独说话,不太合宜吧?” “五郎未免高看自己了,无妨的,请随我来吧。” 闲云年岁虽小,私下里完全是孩童心性,有时却能表现出世外高人的镇定气质。 杜五郎遂快步跟上,不一会儿,就见李泌在一辆马车里休息。 “咦,一段时日未见,你憔悴了好多。” 李泌已没了原先那种与世无争的淡泊气质,那张原本气血感极佳的脸庞上也布满了深深的忧虑。 他眉头皱着,皱纹间夹满了世俗的琐事。 就像是一块洁白的玉落在泥尘里滚了一圈,像是一朵高远的白云被水汽压成了沉重的乌云。 同样作为宰相,元载任相时就显得志得意满,神彩飞扬。 “有几桩事想问问五郎。” “好。”杜五郎道,“但你上朝来得及吗?” “很快。”李泌道,“自陛下城外归来,五郎可曾觐见过?” “没有,我昨日从午时等到现在,陛下也不曾见我。” “你觉得这是为何?” 杜五郎道:“杨娘子是我帮陛下安顿,出了这样的事,陛下心里怪我。” 李泌道:“陛下既将此事托付于你,必早知瞒不过杜二娘,故而错必不在你,陛下是通达之人,岂会因此迁怒?” “你虽然不懂,而且反对,但陛下与杨娘子就是情深意笃。听过《白蛇》的故事吧?我今日在宫外想了很久,才懂了这故事,白素贞为何是蛇妖,指的是她过去的贵妃身份,至于法海,指的便是阻碍他们在一起的世俗礼法,他早便料到会有人要拆散他们,写的是个和尚,却没想到是个道士,唉,造化弄人……总之,陛下对杨娘子的深意都埋在这些细微之处,旁人难以体察。” 李泌没想到杜五郎如此多愁善感,还挺能感慨,这让他上朝的时间有点赶了。 他不得不打断杜五郎,道:“听五郎话里的意思,认为杨氏果真是死了?” “你问我?我还能比你更清楚吗?” “只说你的直觉。” “死了。”杜五郎想了想,叹息着下了结论,又道:“陛下并非是迁怒,而是心中难过,因此不愿见我。” 李泌喃喃道:“那便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你刺杀时没想到吗?” “并非我刺杀的,是杜二娘。”李泌道:“但我料错了,没想到陛下会处死杀手,坐实和政郡主的罪证。” “你这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啊。”杜五郎也不知从何处学来的戏词,过了会又问道:“那也就是说,陛下知道和政郡主是冤枉的了?” “嗯。”李泌道,“他若不杀和政郡主,便得杀杜二娘。” 杜五郎一愣。 他此时才想到这关节,如此说来,最不能替李月菟求情的人反而是他了。 想来想去,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他不由道:“我真不懂你们这些人,好好地过日子不好吗?非要勾心斗角,旁人也便罢了,你不是世外高人吗?怎也看不透。” “见过斗鸡吗?下了场的斗鸡岂有不斗的。” “道士也会斗鸡?” 宫鼓已响,马上要早朝了,李泌懒得再和杜五郎掰扯没用的,问道:“之前,陛下从郑州微服回洛阳,先是见了你?” “是,你问这个做什么?这都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我问,你答。”李泌道,“当时陛下与你见面的情形细细说来。” 杜五郎道:“你不说缘由,我为何告诉你?你便是宰相,我也不是你手下的官。” 李泌看了眼宫门处早朝的队伍,无奈之下,只好低声说道:“我需要探明白,陛下对杜二娘假装遇刺之事知道多少。” “为何要探明白?” “如此,才有可能救杜二娘。” “我看你是要害我二姐。” 杜五郎是好说话,却不傻,一听李泌这话,怎么也不愿如实相告了。 此时宫门已开,早朝开始了,李泌只好先去上朝,表示之后再找杜五郎详谈。 杜五郎想了想,判断李泌问那些,必然是要找到更多陷害杜妗的证据。 他看着百官进入大明宫的情形,四下一看,往大理寺赶去。 赶到大理寺时,天光已然大亮。 杜五郎没有直接入内,而是拿了一块布蒙着脸,在衙门外面张望。 他在大理寺狱坐过好几次牢,因此颇有些熟人,不一会儿便招手冲一个小吏道:“刘典狱,你过来一下。” “咦,可是五郎?” 这些小人物不像那些官员们势力眼,又或许是消息不灵通,不知杜五郎已失了圣眷,因此见了面还是十分欢喜。 “刘典狱,我问你,大理寺是否新任了一个司直,本是原武县尉,名叫刘介。” “是哩,与我是同姓,三百年前是一家,刘司直是个健谈的。” “你帮我唤他出来见我。” “五郎里面请呗,你许久没到我们狱里坐坐了。” “不坐了,我就在外面见他。” 很快,刘介就出来了,看着年岁颇大,精神却很好,神采奕奕的。他虽品级不够,还没上朝的资格,但在县尉任上数十年,骤升为京官,还是十分兴奋。 旁人不知刘介是从哪跑来的小人物,杜五郎却知道这是随陛下从郑州一起回到洛阳的人,算是有过与陛下一起餐风饮露的交情。 “刘司直,我有桩事想问问你。” “五郎太客气了,只管吩咐。” 杜五郎吸了一口气,问道:“你与陛下一同回洛阳之后,直接来找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