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一次……若不是有那三个刺史掺和,上次试探无果后她就不打算和任何官员往来了。 福乐还不知道上次的刺探把老底给送出去。 她只觉得自己什么话都没多说,杜宣缘的表现也不像有疑点,现在对杜宣缘可能到佛堂来的猜测还带着几分犹疑,只因为知道这里重要,才十万火急地跑过来。 现在看着一览无余的空荡荡佛堂,福乐也长舒一口气。 就说是自己多虑了嘛。 福乐松了口气,睨着身后那群人道:“还愣着做什么,继续去找啊!各处都找一找,还要我来提醒你们吗!” 侍从们一震,立马四散开来。 又听见他们那位难伺候的主子嚷嚷道:“佛堂已经看过了,连只老鼠都没有,去别处找,今日若是找不着,你们这群吃干饭的全都别吃这碗饭!” 正此时,外边突然有人跑来,道:“郡主,府外的护卫来报,陈御史先前就称有急事先走了。” 郡主府的护卫并不属于福乐郡主。 加上他们不久前还被交代了另一件事。 是以“不小心”将这个消息迟了些传递给郡主。 “什么?”福乐难以置信,“他们就这样放她走了!” 前来报信的侍从也讪讪不敢说话,分到这个苦差事时他就心有戚戚,现在更是生怕多说一句把郡主的怒火引到自己头上。 不过他低头腹诽着:那咱们也不能强留朝廷命官不是。 是福乐将人带进来的,既没有多吩咐什么,那人家“有急事”,谁能拦着不让人走? 福乐狠狠跺脚,再次将佛堂的事抛之脑后,转头问道:“走了多久、怎么走的?” “就是用脚走的……走了有一刻钟了。” 那边福乐得知消息立马派人准备马车去追,这边的田间正有一队汉子背着背篓在田里的清淤。 背篓里的淤泥被堆在两边的田埂上,这些晒干后也是用来施肥的好材料。 西斜的太阳将所有人的身影拉得细长。 杜宣缘拿沾满泥土的手抹去脸上的汗,泥水混着汗沾在脸上。 她佝偻着身子在田里干活,看着林间树影不正常的颤动。 杜宣缘绕这么大个圈子,主要目的就让吴王的人给自己铺好去找福乐看房子的台阶。 毕竟前两天福乐还拿这件事试探过她,若是突然改变态度,未免太过刻意,可如果自己是被他们同一阵营的人推着走的,可信程度便上一层台阶。 不过,大费周章演这场戏都负伤了,杜宣缘还想着再多搞点事情。 比如借此机会当个间谍玩玩。 但想混到吴王阵营去,还得先过了眼下这关。 吴王与福乐不同,他是个真正佛口蛇心的家伙,宁可错杀不会放过。 跟莫须有穆骏游的罪证比起来,还是莫须有发现郡主府上的秘密更让吴王重视。 一个小小的御史,杀了一劳永逸。 郡主府的护卫都是吴王的人,从她走出郡主府那一刻,截杀恐怕就已经在路上准备着。 杜宣缘刚出郡主府,便迅速脱掉外边的绸衣,露出里边的粗布衣裳。 她早有准备,也调查过郡主府的方位。 吴王将郡主府修在郊外,美其名曰山清水秀,但显然是担心城中人多眼杂,况且藏在郡主府里的东西是为他那些无名的兵准备的,自然还是在郊外方便。 又因为地方远离城区,安排截杀的王刺史本是信心满满。 日薄西山,杜宣缘在这儿人生地不熟,肯定想要尽快回城,他们只要在回城最近的那条路中途埋伏即可。 可王刺史从天亮等到天黑,愣是没等到走路回去的杜宣缘。 照理来说,走路的人走得再快,也不可能在他们之前就走过去了啊! 此时的杜宣缘正在跟身边的大妈打得火热。 一开始田里干活的汉子们并没发现他们中多了个陌生人。 大家都灰头土脸、累得够呛,哪有空注意那些有的没的? 等天黑下来,大家收拾着东西准备回村,在河沟里洗了把脸,才发现他们中间多了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 杜宣缘周围立马多了一圈人,七嘴八舌地问着她。 而杜宣缘则是憨厚一笑,挠着头说自己是隔壁村的,过来帮大家忙。 这个“隔壁村”,是指与这座山对面的村子,杜宣缘早早看过这里的地形图与下级村落的分布。 而她口中那个村子因为大半建在山上,平日虽往来不便,此次受灾却是最小的。 再多问下去,杜宣缘则说自己太奶是从这个村子嫁到那个村子去的,因为有这一番渊源,才主动来这里帮忙。 隔了两三代人,又隔了一座山,没有任何细枝末节会戳破杜宣缘的谎话。 她甚至白日里特意暗自学了当地的口音,言语间带上些他们熟悉的语调,很快便和这些农人打成一片。 毕竟是白给的劳动力,大家都很开心。 这位不知谁家的远房亲戚就这样被簇拥着带回村上。 等真正问起她“太奶”是谁家嫁出去的姑娘时,杜宣缘便摆出一副茫然回忆的模样,最后不了了之,谁家热情好客便将她塞到谁家去。 这边的杜宣缘已经找上了一堆“亲戚”,那边的王刺史一干人等还在喂虫子。 山间的蛇鼠虫蚁趁着天黑外出,不小心就撞上这群歹人。